《老話兒》卷三>>>>>關(guān)注永恒
(三十九句)
一
人們都關(guān)注切近的利益,誰關(guān)注無用的永恒呢?
二
人活著的意義在于證明永恒。
三
從短暫的生命之旅中體驗永恒,或許人的生命存在就是體驗永恒的。
四
天變、地變、人變。在這萬物皆流的時空中,有沒有一種不變的事物呢?
五
生活在永恒里,永遠地活過了! 生也千古,死也千古,笑也千古,哭也千古!
六
萬物皆流。人的精神境界也是如此。人不可能時時保持一種境界,他必須不斷開拓新境界,從而體驗 這些境界的美感和永恒感。
七
只有一顆追求真善美的心靈才能體驗永恒。
八
惟有自覺短暫的生命才追求永恒。也只有永恒感才能滿足人的一顆追求著的心靈。 九
在參與創(chuàng)造人類文明中體驗永恒,讓人類文明的光焰永不熄滅。
一0
宇宙精神是永恒的審美對象,那是我生生求解的不解之謎。
一一
體驗永恒高于體驗幸福。政治家在推進人類社會進步事業(yè)中體驗永恒,藝術(shù)家在審美創(chuàng)造中體驗永恒,宗教領(lǐng)袖在追求神秘體驗中接觸永恒。所以,體驗永恒是人的至高幸福。
一二
追求永恒才能體驗永恒。只有為著人和人類幸福而奮斗的人們才能體驗永恒。如此,他們超越了塵世人生的種種軟弱與悲苦。
一三
一定有一條通向永恒的道路,為探索這條道路,人類優(yōu)秀的兒女進行著不懈的求索。前人的崇高精神 一再激勵我輩超脫世俗關(guān)系對心靈的奴役,心往那永恒或堪稱永恒的事物。
一四
何為永恒,永恒是長駐心中的美麗。永恒的事物無它,美、善、智慧而已。
一五
以瞬間的美妙感覺獲至上蒼的永恒感知。
只有把心靈之羽引飛永恒的時空,我們的心靈才能獲得自由,涌流生命自在的喜悅。
一六
這世上的一切都不屬于我。我只擁有一顆鮮活的心靈。因有了這顆鮮活的心靈,我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世界。宇宙中的一切都先于我而存在,然而這整個先驗宇宙都需我們重新解釋,重新創(chuàng)造。
先于我們而存在的宇宙,將通過我們的再創(chuàng)造而獲得新生,靈性的新生。
一七
我覺得我與這個世界的關(guān)系是簡樸而真摯的對話關(guān)系。通過對話,我實現(xiàn)自我,寄托靈性。這場生命的對話,其潛臺詞是我面對美麗的虛空一再發(fā)問:“我能融入你永恒的懷抱嗎?” 那虛空反復(fù)回答:“我只是你心靈的幻影。”
一八
人生中永恒的對話,是一曲不斷重復(fù)的旋律-- 心靈宇宙的至美。
一九
假如有一天我的肉身消失,也不過消失在屬我的心靈宇宙里。
二0
靈魂的覺醒就是使命的覺醒。仿佛心中有一種神秘的呼喚,去完成這項使命。
若一個人立志以人類為服務(wù)對象,倘若心底沒有 一種神秘的聲音--那使命的呼喚,沒有神圣感,沒有將精神提升到永恒感知的心靈體驗,那是不可能成就的。
二一
需感召更多優(yōu)美的靈魂,與之同悲同喜同憂同樂。精神的事業(yè)需要老師和朋友。
二二
安慰人的靈魂,在塵世中掙扎著的靈魂。
二三
始終關(guān)注人和人類心靈,來塑造一個大氣的人生。
二四
人本可以永生,然而上帝不想讓人永生,便以世間一切誘惑誘引人們背離永生的道路。
二五
朋友說,他仿佛來自無際的星空,為了前世的大夢,來地球投生。為只為培育一顆慧美真善的心靈。
二六
縈繞于胸中的使命感,燃燒著的心靈,使人超越了塵世的繁憂與無聊。
二七
為使命而活。每念及心中回蕩著人類的心靈旋律,我就感到了永恒與神圣。
二八
盡可能地讓朋友感到智慧與快樂,讓人追求智慧和藝術(shù)的生活。
二九
人只過自己的生活。但總有一些人替人類唱歌:耶穌的愛心,智慧的佛陀,老子的天道,柏拉圖的理想國......千古仁愛道德心,在人類歷史的汪洋中放舟巔簸。它曾失敗,卻不曾失落;它曾蟄伏,卻不曾 軟弱。仁愛迢迢千秋路,一路遍灑心靈的歌。
三0
了悟于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神的統(tǒng)一,也便知人寓形于有限之中的無限。了悟于有限人生感知著無限的靈光,也便讓塵世人生充滿喜悅。
三一
當宇宙意識通過人而覺醒的時候,人會感悟到自己似乎參與了宇宙的創(chuàng)生,并將歸結(jié)宇宙的進化。人的永恒性正是宇宙的永恒感召。
三二
所有的人都或早或晚地死去,但在這死的過程中,卻有一個不死的“人”。這個“人”,便是人類的靈魂。你若在有生之崖接觸到這顆靈魂,你便會感悟到什么是永生。
三三
我們所看到的是一個一個的個體死亡,卻看不到那個不死的“人”始終生生不已。我們所有的人都是他的影像,在世間短暫的影像。
三四
人希望自己永生,便在精神上造就了上帝。上帝是人的影子,人是上帝的影子。但這并不意味著人生虛幻。我們唯一擁有的,便是這真實的人生。
三五
與永恒的虛空相比,我的存在是涉小的;而正因了我的存在,那無岸的虛空也似是微不足道的。
三六
追求永恒的想法,滲透給每一個具有理智的生靈。然而宇宙法則證明,宇宙萬物不存在永恒。一切都將被否定。
靈魂離開肉體便不復(fù)存在,永恒也就失去了最后的避難所。
既不存在永恒,那么,人對理想的追求是否失去崇高的價值?沒有。永恒不在外部宇宙,只存于心靈時空。
三七
對理想的追求,對永恒追求,是人類本質(zhì)賦予的。然而,任何理想都是暫時的(變成現(xiàn)實成為非理想),任何永恒不過是短暫的,包括人類生存在內(nèi),只不過是宇宙發(fā)展變化大循環(huán)的一瞬而已。沒有永恒而追求永恒,實現(xiàn)不了自我卻又去極力實現(xiàn)自我,這種矛盾是人生的主題。因此說,人生的法則,不過是矛盾的法則,每個人都是帶著缺憾離開世界的。
三八
對永恒的追求,實際上是對人生意義的探索。而人生的意義不在于追求短暫的感官歡樂,而在于對實現(xiàn)自己本質(zhì)力量的理想自我的追求。理想自我,即我應(yīng)成為的那個“我”。一種超越現(xiàn)實的“我”與理想自我的召喚,使現(xiàn)實的我奮斗不息,實現(xiàn)著“我”這個人:未來的我,彼岸的我,天堂中的我,偉大的我,善的我,美的我,真的我--理想自我。正是在這種對理想自我的追求中,人生的理想,人生的目的,人生的意義得以體現(xiàn)。短暫的人生因而具有了永恒感。
三九
現(xiàn)實的“我”和理想之“我”始終是一對矛盾,由這矛盾演化的人生,是勞動、創(chuàng)造、奮斗、追求的軌跡。我永遠不能滿足于現(xiàn)實的我,此時此刻的我,故而去完成我永遠不可能完成的理想之“我”,那種具有永恒感的我。在這個意義上,真正的人生永無終結(jié)。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