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高的漿砌石重力拱壩
公元1971年 中國在河南焦作建成群英壩,高100.5m,為世界最高的漿砌石重力拱壩。
小浪底工程
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采用先進技術、先進管理,在當今復雜的地層上建筑起了“最具挑戰性”的雄偉工程,小浪底創下了一項世界之最和中國第一。
—世界上最大的地下“迷宮’
小浪底洞群進水口,在一塊長270m、最高120m的人造絕壁上,開糟鑿了最大開挖直徑達19.8m,有19個洞口的16條大直徑的隧洞。在左岸約1km2的單薄山體中,一共開鑿了100多個地下洞室,整個山體幾乎被掏空,構筑起世界上最大的地下“迷宮”。
—世界上最雄偉的進水塔群。
進水口10座進水塔連成一座寬276.4m,高113m,最大長度70m的鋼筋混凝土塔群,混凝土澆筑量達80多萬m3。其工程規模,結構復雜和施工難度堪稱世界之最。
—3條世界最大的孔板隧洞。
依照設計,在完成導流任務后的3條直徑為14.5m的導流洞中,增設內徑為10m和10.5m的環形突坎—孔板,使高速水流通過孔板環的一縮一擴,在洞中消減大量能量,從而降低流速,減少水流對建筑物的沖蝕和破壞。每條導流洞增設3級孔板,改建成永久泄洪洞,是世界上最大的孔板消能泄洪洞。
—世界最大的消力池。
泄洪系統出口的3個一級消力池總長210m、寬356m、深28m。由9條隧洞和1條溢洪道下泄的高速水流在其中進行兩級消能,是世界上最大、最集中的消力池。
—3條直徑為6.5m的排沙洞,采用雙圈環繞坎黏接預應力混凝土襯砌技術,建筑出世界最大的排沙洞,同時填補了國內空白。
—水輪機的抗磨、防護技術達到世界最先進水平。
—土石壩聯合機械化高強度施工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世界最高的混凝土空腹重力拱壩
公元1980年 中國在湖南沅陵建成鳳灘壩,高112.5m,為世界最高的混凝土空腹重力拱壩。
世界規模最大的水輪泵站
公元1972年 中國湖南青山水輪泵站竣工。總抽水流量15.26m /s,凈揚程50m,年提水量1.3億m ,灌溉農田35萬畝,是世界規模最大的水輪泵站。
三峽工程:世界多項工程之最
三峽工程是當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它的許多指標都突破了我國和世界水利工程的紀錄。
●三峽工程從首倡到正式開工有75年,是世界上歷時最長的水利工程。
●三峽工程從四十年代初勘測和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全面系統的設計研究,歷時半個世紀,積累了浩瀚的基本資料和研究成果,是世界上前期準備工作最為充分的水利工程。
●三峽工程的興建問題在國內外都受到最廣泛的關注,是首次經過我國最高權力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和投票表決的水利工程。
●三峽水庫總庫容393億立方米,防洪庫容221.5億立方米,水庫調洪可消減洪峰流量達每秒2.7─3.3萬立方米,是世界上防洪效益最為顯著的水利工程。
●三峽水電站總裝機1820萬千瓦,年發電量846.8億千瓦.時,是世界上最大的電站。
●三峽水庫回水可改善川江650公里的航道,使宜渝船隊噸位由現在的3000噸級堤高到萬噸級,年單向通過能力由1000萬噸增加到5000萬噸;宜昌以下長江枯水航深通過水庫調節也有所增加,是世界上航運效益最為顯著的水利工程。
●三峽工程包括兩岸非溢流壩在內,總長2335米。泄流壩段483米,水電站機組70萬千瓦×26臺,雙線5級船閘+升船機,無論單項、總體都是世界上建筑規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三峽工程主體建筑物土石方挖填量約1.25億立方米,混凝土澆筑量2643萬立方米,鋼材59.3萬噸(金結安裝占28.08萬噸),是世界上工程量最大的水利工程。
●三峽工程深水圍堰最大水深60米、土石方月填筑量170萬立方米,混凝土月灌筑量45萬立方米,碾壓混凝土最大月澆筑量38萬立方米,月工程量都突破世界紀錄,是水利施工強度最大的工程。
●三峽工程截流流量9010立方米/秒,施工導流最大洪峰流量79000立方米/秒,是世界水利工程施工期流量最大的工程。
●三峽工程泄洪閘最大泄洪能力10萬立方米/秒,是世界上泄洪能力最大的泄洪閘。
●三峽工程的雙線五級、總水頭113米的船閘,是世界上級數最多、總水頭最高的內河船閘。
●三峽升船機的有效尺寸為120×18×3.5米,總重11800噸,最大升程113米,過船噸位3000噸,是世界上規模最大、難度最高的升船機。
●三峽工程水庫移民最終可達百萬,是世界上水庫移民最多、工作也最為艱巨的移民建設工
世界上最長的運河
京杭運河,世界上最長的運河,北京至杭州全長1794km,13世紀開通。
南水北調工程:創造多個”世界之最“
【世界規模最大的調水工程之一】南水北調工程橫穿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流域,涉及十余個省區市,輸水線路長,穿越河流多,工程涉及面廣,效益巨大,包含水庫、湖泊、運河、河道、大壩、泵站、隧洞、渡槽、暗涵、倒虹吸、PCCP管道、渠道等水利工程項目,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巨型水利工程,其規模及難度國內外均無先例。
【世界供水規模最大的調水工程之一】南水北調工程規劃最終年調水規模為年調水量448億立方米。其中,東線148億立方米,中線130億立方米,西線170億立方米。當前實施的東、中線一期工程,建成后的年調水量達182.7億立方米。
【世界距離最長的調水工程】南水北調工程規劃的東、中、西線干線總長度達4350公里。目前正在建設的東、中線一期工程干線總長為2899公里,沿線六省份一級配套支渠約2700公里,總長度達5599公里。
【世界受益人口最多的調水工程】南水北調工程主要解決我國北方地區,尤其是黃淮海流域的水資源短缺問題,規劃區人口4.38億人(2002年)。為這些地區經濟結構調整包括產業結構、地區結構調整創造機會和空間。同時,為黃河下游地區補充水量,為提高西北地區水資源承載能力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