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美國車來,大家都會不約而同的想起一個關鍵詞“費油”。比如大家常見的別克凱越,別克君威,科魯茲,jeep自由光等車型,油耗都會比同級別競爭車型高出不少來,美國車真的就那么廢油嗎?今天小編在這里就試著和大家分析一下美系車這樣的口碑從何而來。
首先從美國的汽車文化上面來講
可以說,美國車的油耗是個歷史問題。
德國人民和日本人經過二戰的洗禮后,變得更加的精打細算喜歡開小車,用小排量發動機,用手動變速箱。而老美呢?尺寸越大越好,發動機也是越大越好。
美國人民執著于大排量自然吸氣V8發動機,動輒7L、8L的排量。因為燃油對美國來說并不是個特別嚴峻的問題,美國的汽車公司也對節油方面沒有研發改進的動力。所以美國自身研發的發動機幾乎都是6缸起步,8缸機是當時的標準配置。在燃油危機之后,美國車企才開始考慮油耗問題。但他們那時的燃油價格只相當于歐洲的三分之一,中國的一半左右。所以,當燃油對一個國家都不會成為問題時,他們的產業鏈以及研發方向都會在另一個方向上,美國人選擇了高動力,他們覺得把成本花在省油方面根本就是不值得的事兒,這種事兒交給其他國家去做吧。
接下來就是發動機和變速箱的匹配
日系車大規模的裝配CVT變速箱,而CVT最大的優點之一就是低油耗。美系車則很少搭載CVT。觀察最近通用的幾款上市車型,別克新英朗,威朗,威朗GS,新邁銳寶,全新科魯茲,新君越,統一的換上1.5T 7速雙離合,但如果看對應的美版車型,會發現它們配都大部分都是AT變速箱和大排量的自吸發動機。
這里不可否認的是,中美之間的排量政策的不同,導致中國的車型更傾向于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以及上汽捆綁的雙離合變速器,從某種程度上的確有助于改善油耗。但不是說小排量 渦輪就一定比自吸 AT省油,最明顯的例子,就是1.5T的福克斯油耗,要高于2.0L的昂科塞拉,這得益于馬自達對于發動機和變速箱的匹配做得更好,逆序噴油點來的更晚。而雙離合的傳動直接設計的確也能改善油耗,但對比同樣的1.5T的威朗和新思域,雙離合并沒有幫助威朗取得油耗優勢。
整體做工方面
有人評價,老美的車糙、快、猛,非常到位。有人看到老美造的柴油機火車頭(進口的ND5型內燃機車),在運行時噴火,可見燃燒之粗暴,據說這還是正常現象。美國人買車以實用為主,并不像德系車和日系車那樣追求極致。美國人的造車理念不同于其他國家,發動機普遍著重結構簡單、皮實耐用,而技術相對德系和日系則老舊一些,這也是導致同排量車型美系油耗更高的一個原因。
車重也是一個大問題
美系車的特點就是用料實在,輕量化做的少,因此車重都比同級車要重(這方面不得不說美系的車安全性和穩定性還是很好的,尤其是通用的車),自然油耗也下不來。
美國人比較大條,不像日本和歐洲那樣資源緊缺,所以對用料也不那么小氣。比如通用的一個設計規范要求某塑料件壁厚大于2.5mm,而其他公司一般可以做到2mm。這一項重量就多了25%。
再加上美系車做出來的車外形端莊,底盤也不低,風阻自然下不去,也是導致油耗增加的原因之一。
說了這么多,相信許多讀者開始噴小編是美黑了。But接下來就要給美系車證明了。
其實美系車油耗高這種現象普遍出現在一些老車型上,而這樣的口碑也都是老司機傳下來的。
近幾年來,美系車企開始意識到燃油經濟性的重要,于是著手研發相應技術。更多的美系家用車都順應趨勢搭載了小排量增壓的發動機和混合動力發動機,同時更注重發動機的節油技術的研發,其中福特Ecoboost 1.0T L3發動機也在沃德十佳榜上有名。另一方面,近幾年的新款車型比如新科魯茲,新君越,威朗等車型都采用了流線型車身,對風阻進行了進一步降低。在輕量化方面,美系車也進步顯著,新車發動機幾乎是全鋁的,車身和底盤重量也得到很大的降低。目前新一代威朗、科魯茲相比于09一代產品已經下降了20%左右,已經可以和同級車在一個水平線上比較了,“油老虎”的帽子已經漸漸摘下。
然而,競爭對手也沒有放慢腳步,德系和日系車,降油耗技術也有較大的提升。大眾從上一代DSG+渦輪增壓的組合之后,又推出了Blue Drive的概念,進行部分制動能量回收,使得油耗更低;日系車雖然沒有使用渦輪增壓發動機,但是日本人另辟蹊徑,發展不插電油電混合技術,豐田雷凌卡羅拉都推出了雙擎版本,本田雅閣也推出了hybrid版本。導致現在日系車德系車的燃油經濟性依然可以甩開美系車一條小路。
說的最后,只能說美國車企對于省油概念的研發起步太晚了,導致其沒法跟日系車和德系車抗衡,不過小編相信,憑借美國雄厚的人力財力資源,想要超過他們也是可以實現的。
如果你喜歡汽車,喜歡玩車,或者準備買車,歡迎加入我們一起玩車吧。最真實、最有趣、最友好的汽車人,我們期待你的到來,我們每天為你找福利。
歡迎加入我們微信:一起玩車吧
微信添加一起玩車主編的微信號:wanche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