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來之后,苦都不太苦甜都特別甜
-from 花好-
“媽媽,我是從哪里來的?”
每對中國爸媽,都會經受孩子這樣的拷問,這時候,中國爸媽展示了超強的轉移話題能力,成功蒙混過關:
“垃圾桶里撿來的”
“充話費送的”
“石頭縫里蹦出來的”
其實有些家長都是心知肚明,“性教育”才是正確答案,可是,在中國一個“談性色變”的傳統觀念里,家長早已經曠了課,可他們卻自以為還沒有開學。
被拉黑的“兩性課堂”
“到底要不要給兒童講兩性?”
這個話題,是由一節“兩性關系”的課程引起來的,據說,是一名90后班主任,發現孩子對懷孕很好奇,就公開講了一堂兩性知識。
了解到情況的家長,不淡定了,一股腦的指責,孩子太小了,還不適合聽這個,甚至一些家長為了吐槽老師專門拍了視頻,公布到網上才引起了熱議。
但孩子真的不適合聽這個嗎?
根據資料顯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編寫的《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里,明確有寫,是支持9-12歲孩子,了解相關知識的,目的是為了讓兒童更好的保護自己。
可是中國家長卻覺得,我們認為不應該開學,就不能開學,我既然治不了你,我就找你的領導,他總能管你,所以,這件事,以老師的道歉結尾。
“掩耳盜鈴”的性教育
“白雪公主是因為貪玩跑出了城堡。小紅帽有件抑制自己,變成狼的大紅袍。”
每個家長都希望能給孩子,一個童話般的童年,但再美的童話,也會有邪惡的一面,有些事情,不是“掩耳盜鈴”就不會存在。
正如,韓國真實事件改編的《素媛》,小女孩只是好心給大叔,撐把傘,就引來了一生的噩夢,尿袋就成了素媛,這輩子如影隨形的痛苦。
世界上不止一個素媛,還有很多個不知情的兒童,成為不懷好意的人,眼中的獵物。
他們因為無知而沉默,因為羞愧而不敢說話,默默承受著,然而,對于罪犯來說,人的單純無知便是他們性侵最好的護身符。
所以,我們無法阻止世上的惡人犯罪,也無法保證孩子不會受傷害,唯一能做的,就是阻止同樣的悲劇重復上演。
急需降落的“性教育”
前段時間,被爆出來的“紅黃藍”事件,一下子抓住了多少大眾的眼球。
從“扎針”、“白色藥片”等跡象來看,多么的觸目驚心,擺上明面的只要這一兩件,但實際上,真的只有這點嗎?
引人深思的是,孩子承受了多少“善意”的傷害,在掙扎后,不明真相的臉龐,是中國家長想要的嗎?
一點一滴的背后,都是中國家長,阻止孩子接受性教育,所帶來的負面效果。
一味的消滅,壞人存在的痕跡,大范圍的覆蓋有色字眼,難道不是在替罪犯打掩護嗎?
披著好人的皮囊,帶著惡意的心,標榜著善意的舉動,去做壞事,是誰間接造成的?
所以,真正要改變的是,中國家長植入骨子里的“談性色變”,用開放的態度去面對“性教育”。
正如學游泳的初衷,為的不是成就,而是在溺水時能自救,以這樣的心態去面對“性教育”,才能阻止意外的發生。
由此,呼吁中國家長,不要做“性侵慣犯”的幫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