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行走北京胡同 尋找歷史的痕跡 續
中國天氣網 鮑雅芳
米市胡同
聽名字就知道,這胡同肯定和“米”有關。確實如此,明朝時,這里是米糧集市。米市胡同位于北京宣武區東南部,北起騾馬市大街,南至南橫東街。
米市胡同
米市胡同形成于明朝,當時這里有米糧集市,形成街道,故而得名。延續至今。胡同43號是以前的南海會館,康有為故居。
珠朝街
北段西側5號院是中山會館,院內主殿等建筑保存較好,精美的雕刻和彩繪尚存,后會館辟為居民院,房屋損壞較嚴重。
珠朝街
其中魁星樓、戲臺已拆除,太湖石假山已移他處,花廳、過廳等保存較好。
牛街
牛街是北京市宣武區牛街街道內北起廣安門內大街南至南橫街的一段街道,因為在這條街上回族聚居而聞名,亦因為在這條街上擁有牛街禮拜寺而聞名于世。是北京規模最大、歷史最久的清真寺,始建于北宋至道二年(996年),明正統七年(1442年)重修,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大修,近年又有修繕裝飾。寺院面積不大,但建筑集中、對稱。
迎新街
迎新街胡同
一條南北長街,有云南會館等,還有57號院“地藏禪林”,現已成普通民居,但寺門上的“地藏禪林”等字完好。
3、美食攻略
牛街是傳統的回民聚居區,這里的清真小吃很多,有工夫的話就多逛逛,多嘗嘗。以下地方都值得一去:北京衛校東側的清真小吃城,里面有爆肚馮、奶酪魏、年記醬肉等;衛校東側的年糕李;牛街清真超市一樓的年糕錢;教子胡同南口的致賓樓飯莊小吃部和爆肚滿;輸入胡同西口的寶記豆汁店;南橫西街東口的小鋪豆腐腦;法源寺西里的洪記小吃店……怎么樣,口水快流出來了吧?
4、攝影攻略
法源寺的丁香遠近聞名,如果是在春季游覽,這是一個不錯的攝影題材。
如果喜歡胡同內小巷交錯的感覺,可以去醋章胡同與西磚胡同的交界處找找,會有不少的收獲。
方盛園胡同西口狹小,小巷感覺強烈。
5、交通
到該片區游覽,乘公交車的話,在廣安門大街和騾馬市大街上有5、6、102、105、745、687路等;牛街上有67路;菜市口大街上有603、613路等;如果沒有太多時間游覽胡同,只是想看看法源寺,可乘公交車在牛街的“禮拜寺”站或者“牛街南口”站下車,也可在菜市口大街的“南橫街”站下車步行前往,但距離均較遠,步行需十幾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