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履行期限不確定的協議謹慎對待
對于拆遷補償安置問題,法律允許拆遷方和被拆遷戶就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認定進行協商,并鼓勵拆遷方對積極配合的拆遷戶予以適當獎勵,即拆遷補償協議以雙方合意為主。但是,很多拆遷協議都是拆遷方作出的固定文本,除了關于補償方式和補償金額是空白的之外,所有人的協議都是一樣的。因此,很多拆遷戶就會想“大家都一樣的簽字,肯定沒有問題,而且關于補償方式和補償金額是我自己看著填上去的,我才簽的字,以后就坐等拿房(領錢)吧!”殊不知,在拆遷方制定的合同里有很多隱形陷阱,最常見的就是沒寫履行期限或者履行期限不確定。一旦合同里出現這樣的字眼可就要小心了:“待全部拆遷戶簽訂協議以后進行安置或補償”“待安置房建好之后,進行選房安置”,也就是說,拿房領錢沒有寫具體的期限,而是需要“等待”,等到什么時候可就不確定了。這也就是被拆遷戶幾年拿不到房子領不到錢的原因之一,簽訂這樣的合同以后,你去起訴,都很難告贏對方!因此,在簽字之前一定要通讀合同全文,不要著急簽字,有些人一輩子就拆一次遷,還被坑的血本無歸,真是又讓人可憐又讓人氣憤。
二、領導的口頭承諾和空白協議需謹慎對待
拆遷過程中,空白協議和口頭協議往往是一對難兄難弟,一般口頭承諾出現,空白協議就會擺在你面前。什么是口頭承諾?就是在嘴上說的天花亂墜,書面合同只字不提的承諾。回想一下,給你承諾的是哪個級別的領導?他有什么權力對你承諾?他的口頭承諾能給你實現么?前面拆遷完畢,后面人家政績好,早就高升了,到時候你找誰?為什么口頭能承諾,讓落實到書面上卻推三阻四?因此,口頭承諾不可信,根據以往的經驗,口頭承諾給被拆遷戶的實惠,99%以上是沒有實現的,也無法通過法律途徑要求對方實現。因此,無論什么樣的補償,都要白紙黑字寫清楚,而且用不能被涂改的筆進行簽署,以免以后你手里的協議和對方手里的協議有出入。
三、三天兩頭找你簽協議需謹慎對待
拆遷是一項費時費力的大工程,不僅是對物質的損耗,更是對精神的消耗。正常的拆遷需要的手續(xù)和流程都很繁瑣,但是,很多地方,從下發(fā)拆遷公告到拆遷完畢,幾個月甚至不到一個月整個村子都已拆遷完畢,成為廢墟。
“先把這個協議簽了,到時候肯定不會虧待你的?!边@是拆遷方哄老百姓最有效的“甜言蜜語”。你覺得補償低,不想簽,那就三天兩頭地來你家 “談判”:白天談不成晚上來談;自己談不成找和你的親朋好友來助陣,無論怎么談,補償是不能提高的,在軟磨硬泡之下,有些拆遷戶就坐不住了,草草地簽了協議,落個耳根清凈。
試想一下,如果沒有利益的驅使為什么拆遷進程這么快?為什么三天兩頭不辭辛苦地找你來簽字,不惜犧牲自己的個人時間?一旦遇到拆遷補償低,覺得不合理,千萬不要被各種說法沖昏了頭腦,三天兩頭就找你簽協議,一般不是好征兆。
拆遷維權,一定要防微杜漸,從每一個細節(jié)入手,各位拆遷戶不要讓我們的善良成為別人傷害自己的武器。謹慎簽字,防止中了被坑魔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