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急診室
醫院的急診室里可是個小天地,每個角落都藏著一段故事。
急診室會診,遇到在急診輪轉的張醫生,本來是個弱女子,沒多久就變成了女漢子,急診室真是個好地方,能讓林黛玉脫胎換骨,變成王熙鳳。
還有急診室的小護士,分身有術,一邊忙著手中的活,一邊回答家屬的問題,而且是同時面對好幾個家屬,如同象棋大師同時對弈多人,有條不紊,閑庭信步。
醫生都不愿意到急診室,這是不用專家也能達成的共識。
每天都是高度緊張,包括120送來的病人,好多都是診斷不清,一頭霧水,還要在家屬的呼天搶地的“鼓勵”聲中保持頭腦冷靜。
古人要想看好病,最講究的境界是要沐浴更衣,齋戒三日,平心靜氣才能有效。此時當然來不及做這些,但要力爭取得比古人更好的治療效果。
好不容易安頓下來的病人,齊刷刷鋪滿了留觀室,能在這里有一席之地,還算幸運,有的只能在走廊里將就了,躺在窄窄的加床上,連翻身都有些困難,在監護儀、呼吸機的報警聲的伴奏下,聽著周圍病人的呻吟大合唱,沒有飲料和瓜子,有的是藥水和藥片,病痛會讓一切變成了浮云,病痛會讓一個人老老實實地思考 人生。病痛會讓一個人忘卻領導的派頭,顧不上西裝革履,發膠唇膏。當下這幾平方米的空間,比家里的豪宅別墅親切多了,唯一奢望的就是醫生親、護士親多來看一眼。
深夜,似乎消停了些,細菌病毒可能也累了,急診室進到了暫時的安靜。但安靜的表面下暗流涌動,人體的淋巴細胞在重整旗鼓,加強工事,細菌病毒也在調整策略,伺機反攻。
還有阻塞的冠狀動脈,變成小混混的白血病細胞,隨時會出現的血管破裂咯血、便血、腦溢血,陣發性的心律失常,不期而遇的心臟罷工,以及憋氣、誤吸、肺破裂,醫生 就象中南 海門口的崗哨,又像是山頂的防火員,隨時盯著每個角落,一有情況,立即處置。
這位老先生年紀也不小了,還要陪著老母親看病。夜深了,就這樣將就著休息一會兒。
上帝在那頭,醫生在這頭。在這場拔河比賽中,家屬就是拉拉隊。我們不信上帝,拉拉隊一邊倒地站在醫生這邊。這和國外不一樣,他們的拉拉隊有時和上帝是一伙的。所以醫生的壓力也截然不一樣。
拉拉隊員中難免會有沖動者,稍有怠慢,便對醫護人員拳腳相加,這樣的豬頭隊友讓醫護人員寒了心。這幾年,從急診室辭職的醫生不在少數。
這些在急診室打砸的人,也容易在馬路上犯“路恕癥”, 這個病醫生也沒藥治。于是,總有一天,這種人會犯病出車禍被120拉到急診室。你把醫生都氣走了,看誰來搶救你。
對付在急診鬧事的人,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做為旁觀者,跟著醫生值幾天班,一定會幡然悔悟,立地成佛的。
所以,急診室雖然不是萬能的,但已經是那根最粗的救命稻草了,有什么理由不善待呢?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
王光強 2022.10.13
呼吸科醫生王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