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首頁
好書
留言交流
下載APP
聯系客服
全息經絡刮痧的方法 (跟我學刮痧2) 轉載
月亮(616)
>《我的圖書館》
2010.03.06
關注
一.刮痧的工具與介質
刮痧工具包括刮痧板和刮痧介質。工具的選擇直接關系刮痧治療保健的效果。古代用湯勺、銅錢、嫩竹板等做為刮痧工具,用麻油、水、酒做為潤滑劑。這些工具雖然取材方便,能起到一些刮痧治療作用,但因其簡陋、本身無藥物治療作用,均已很少應用。現多選用經過加工的有藥物治療作用和沒有副作用的工具。這樣的工具能發揮雙重的作用,既能作為刮頰工具使用,其本身又有治療作用,可以明顯提高刮痧的療效。
(一)、刮痧板
刮痧板是刮痧的主要工具。目前各種形狀的刮痧板、集多種功能的刮痧梳子相繼問世,其中有水牛角制品,也有玉制品。水牛角質地堅韌,光滑耐用,藥源豐富,加工簡便。藥性與犀牛角相似,只是藥力稍遜,常為犀牛角之代用品。水牛角味辛、咸、寒。辛可發散行氣、活血潤養;咸能軟堅潤下;寒能清熱解毒。因此水牛角具有發散行氣,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玉性味甘平,入肺經,潤心肺,清肺熱。據《本草綱目》介紹:玉具有清音啞,止煩渴,定虛喘,安神明,滋養五臟六腑的作用,是具有清純之氣的良藥,可避穢濁之病氣。古人常將玉質品佩戴在手腕、頸部及膻中部位,若將玉質刮痧板佩戴在膻中部位,不僅方便使用,通過其對局部的按摩和某些成份的慢性吸收,還可養神寧志,健身祛病。水牛角及玉質刮痧板均有助于行氣活血、疏通經絡而沒有副作用。現代研究發現,玉石板刮拭皮膚局部所產生的超生波頻率較水牛角板產生的頻率強3-5倍。
刮痧板一般加工為長方形,邊緣光滑,四角鈍圓。刮板的兩長邊,一邊稍厚,一邊稍薄。薄面用于人體平坦部位的治療刮痧,凹陷的厚面適合于按摩保健刮痧,刮板的角適合于人體凹陷部位刮拭。中國中醫研究院設計的適合全息經絡兩種刮拭方法的刮痧板有身體板和美容板兩種,身體板一側短邊為對稱的圓角,其兩角除適用于人體凹陷部位刮拭外,更適合作脊椎部位及頭部全息穴區的刮拭;美容板根據面部結構而合理設計,使用方便,實用性強。
水牛角和玉制品的刮痧板,刮拭完畢可用肥皂水洗凈擦干或以75%灑精擦拭消毒。為避免交叉感染,最好固定專人專板使用。水牛角刮板如長時間置于潮濕之地,或浸泡在水里,或長時間暴露在干燥的空氣中,均會發生裂紋,影響使用壽命。因此刮畢洗凈后應立即擦干,最好放在塑料袋或皮套內保存。玉石板在保存時要避免磕碰。
(二)、刮痧介質
1.刮痧油,用于身體治療刮痧.刮痧油由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炎鎮痛作用,同時又沒有毒副作用的藥物及滲透性強、潤滑性好的植物油加工而成。藥物的治療作用有助于疏通經絡,宣通氣血,活血化瘀。植物油有滋潤保護皮膚的作用。刮痧時涂以刮痧油不但減輕疼痛,加速病邪外排,還可保護皮膚,預防感染,使刮痧安全有效。
2.刮痧乳,用于面部美容刮痧.刮痧乳由多種天然植物、維生素E、人參莖葉皂甙、鮮蘆薈汁等制成,具有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潤滑皮膚、活血通絡、增強刮痧美容效果的作用。對皮膚粗糙、皺紋、痤瘡、色斑等有較好的改善作用。
二.刮拭的方法
正確的刮拭方法可以提高刮痧的療效,縮短愈病的時間。本節介紹的7種刮拭方法,既針對刮痧的特點,又借鑒針灸、按摩的某些手法,適合于身體各部位的解剖特點和病證需要。臨證可根據部位和病證綜合運用,并應掌握刮拭要領,了解刮痧后的反應。
(一)、持板方法
用手握住刮板,刮板的底邊橫靠在手掌心部位,大拇指及另外四個手指呈彎曲狀,分別放在刮板兩側。
(二)、刮拭方法
1、面刮法
用手持刮板,刮拭時用刮板的3分之1邊緣接觸皮膚,刮板向刮拭的方向傾斜30度至60度,以45度角應用最為廣泛,利用腕力多次向同一方向刮拭,有一定刮拭長度。這種手法適用于身體比較平坦部位的經絡和穴位。
2、角刮法
用刮板角部在穴位上自上而下刮拭,刮板面與刮拭皮膚呈45度傾斜,單角接觸皮膚叫單角刮法,這種刮法多用于肩部肩貞穴、胸部中府、云門穴;雙角接觸皮膚叫雙角刮法,這種刮法多用于頸部膀胱經及背部脊椎兩旁的夾脊穴。
3、點按法
用刮板角與穴位呈90度角垂直,由輕到重,逐漸加力,片刻后猛然抬起,使肌肉復原,多次重復,手法連貫。這種手法適用于無骨骼的軟組織處和骨骼凹陷部位,如人中穴、膝眼穴。
4、拍打法
用刮板一端的平面拍打體表部位的經穴。拍打法多在四肢特別是肘窩和膝窩進行,拍打時一定要在拍打部位先涂刮痧油,拍打法可治療四肢疼痛、麻木及心肺疾病。
5、按揉法
平面按揉法用刮板角部20度角傾斜按壓在穴位上,作柔和的旋轉運動,刮板角平面始終不離開所接觸的皮膚,速度較慢,按揉力度應深透至皮下組織或肌肉。常用于對臟腑有強壯作用的穴位,如合谷、足三里、內關穴以及后頸背腰部全息穴區中痛點的治療;
垂直按揉法用刮板直長邊90度角垂直按壓在穴位上,作柔和的旋轉運動,刮板邊始終不離開所接觸的皮膚,速度較慢,按揉力度應深透至皮下組織或肌肉。常用于第二掌骨全息穴區的治療;
6、厲刮法
用刮板角部與穴區呈90度角垂直,刮板始終不離皮膚,并施以一定的壓力作短距離(約1寸長)前后或左右摩擦。這種手法適用于頭部全息穴區。
7、疏理經氣法
按經絡走向,用刮板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循經刮拭,用力輕柔均勻,平穩和緩,連續不斷。一次刮拭面宜長,一般從肘膝關節部位刮至指趾尖。常用于治療刮痧結束后或保健刮痧時對經絡進行整體調理,松弛肌肉,消除疲勞。
在治療過程中,根據病情和刮拭部位,幾種刮拭方法可選擇或結合起來靈活運用。
(三)、刮拭要領
1、按壓力
刮痧時除向刮拭方向用力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對肌膚向下的按壓力,因為經脈和全息穴區在人體有一定的深度,須使刮拭的作用力傳導到深層組織,才有治療作用。刮板作用力透及的深度應達到皮下組織或肌肉,如作用力大,可達到骨骼和內肌。刮痧最忌不使用按力,僅在皮膚表面摩擦,這種刮法,不但沒有治療效果,還會因反復摩擦,形成表皮水腫。但并不是按壓力越大越好,人的體質、病情不同,治療時按壓力強度也不同。各部位的局部解剖結構不同,所能承受的壓力強度也不相同,在骨骼凸起部位按壓力應較其他部位適當減輕。力度大小可根據患者體質、病情及承受能力決定。正確的刮拭手法,應始終保持按壓力。每次刮拭應速度均勻,力度平穩,不要忽輕忽重、頭輕尾重或頭重尾輕。
2、點、面、線相結合
點即穴位,穴位是人體臟腑經絡之氣輸注于體表的部位。面即指刮痧治療時刮板邊緣接觸皮膚的部分,約有1寸寬。這個面,在經絡來說是其皮部;在全息穴區來說,即為其穴區。線即指經脈,是經絡系統中的主干線,循行于體表并連及深部,約有1毫米寬。點、面、線相結合的刮拭方法,是在疏通經脈的同時,加強重點穴位的刺激,并掌握一定的刮拭寬度。因為刮拭的范圍在經脈皮部的范圍之內,經脈線就在皮部范圍之下,刮拭有一定的寬度,便于準確地包含經絡,而對全息穴區的刮拭,更是具有一定面積的區域。刮痧法,以疏通調整經絡為主,重點穴位加強為輔。經絡、穴位相比較,重在經絡,刮拭時重點是找準經絡,寧失其穴,不失其經。只要經絡的位置準確,穴位就在其中,始終重視經脈整體疏通調節的效果。點、面、線相結合的方法是刮痧的特點,也是刮痧簡便易學、療效顯著的原因之一。
3、刮拭長度
在刮拭經絡時,應有一定的刮拭長度,約市尺的4至5寸,如需要治療的經脈較長,可分段刮拭。重點穴位的刮拭除凹陷部位外,也應有一定長度。一般以穴位為中心,上下總長度4至5寸,在穴位處重點用力。在刮拭過程中,一般須一個部位刮拭完畢后,再刮拭另一個部位。遇到病變反應較嚴重的經穴或穴區,刮拭反應較大時,為緩解疼痛,可先刮拭其他經穴處。讓此處稍事休息后,再繼續治療。
(四)、刮痧后的反應
刮痧治療,由于病情不同,治療局部可出現不同顏色、不同形態的痧。皮膚表面的痧有鮮紅色、暗紅色、紫色及青黑色。痧的形態有散在、密集或斑塊狀,濕邪重者皮膚表面可見水皰樣痧。皮膚下面深層部位的脅多為大小不一的包塊狀或結節狀。深層痧表面皮膚隱約可見青紫色。刮痧治療時,出痧局部皮膚有明顯發熱的感覺。
刮痧治療半小時左右,皮膚表面的跡逐漸融合成片。深部包塊樣痧慢慢消失,并逐漸由深部向體表擴散。在12小時左右,包塊樣痧表面皮膚逐漸呈青紫色或青黑色。深部結節狀痧消退緩慢,皮膚表面12小時左右亦逐漸呈青紫色或青黑色。
刮痧后24至48小時內,出痧表面的皮膚在觸摸時有疼痛感,出痧嚴重者局部皮膚表面微微發熱。如刮拭手法過重或刮拭時間過長,體質虛弱者會出現短時間的疲勞反應,嚴重者24小時以內會出現低燒,休息后即可恢復正常。
刮出的痧一般5至7天即可消退。痧消退的時間與出痧部位、痧的顏色和深淺有密切的關系。胸背部的痧、上肢的痧、顏色淺的痧及皮膚表面的痧消退較快,下肢的痧、腹部的痧、顏色深的痧,及皮下深部的痧消退較慢。陰經所出的痧,較陽經所出的痧消退得慢,慢者一般延遲至2周左右消退。
三.人體各部位的刮拭方法及順序
根據人體各部位的解剖特點選用刮拭方法,根據病癥需要決定刮拭順序。治療過程中,同一部位的經穴刮拭完畢后,再進行另一部位的經穴刮拭。治療時應使患者體位舒適,有利于配合治療,盡量減少穿脫衣服的次數。
(一)、人體各部位的刮拭方法
1、頭部
頭部有頭發覆蓋,須在頭發上面用面利法刮拭。不必涂刮痧潤滑劑。為增強刮拭效果可使用刮板薄面邊緣或刮板角部刮拭,每個部位刮30次左右,刮至頭皮有發熱感為宜。
太陽穴:太陽穴用刮板角部從前向后或從上向下刮拭。
頭部兩側:刮板豎放在頭維穴至下鬢角處,沿耳上發際向后下方刮至后發際處。
頭頂部:頭頂部以百會穴為界,向前額發際處或從前額發際處向百會穴處,由左至右依次刮拭。
后頭部:后頭部從百會穴向下刮至后頸部發際處,從左至右依次刮拭。風池穴處可用刮板角部刮拭。
頭部也可采取以百會穴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狀刮拭。
全息穴區:額頂帶從前向后或從后向前刮拭。頂枕帶及枕下旁帶從上向下刮拭。頂頸前斜帶或頂顳后斜帶及頂后斜帶從上向下刮拭。額中帶、額旁帶治療呈上下刮拭,保健上下或左右方向刮拭均可。全息穴區的刮拭采用厲刮法。
2、面部
面部由內向外按肌肉走向刮拭。面部出痧影響美觀,因此手法須輕柔,忌用重力大面積刮拭。眼、口腔、耳、鼻病的治療須經本人同意,才可刮出痧。刮拭的按力、方向、角度、次數均以刮拭方便和病患局部能耐受為準則。
3、背、腰部
背、腰部由上向下刮拭。一般先刮后背正中線的督脈,再刮兩側的膀胱經和夾脊穴。肩部應從頸部分別向兩側肩峰處刮拭。用全息刮痧法時,先對穴區內督脈及兩側膀胱經附近的敏感壓痛點采用局部按揉法,再從上向下刮拭穴區內的經脈。
4、胸部
胸部正中線任脈天突穴到膻中穴,用刮板角部自上向下刮拭。
胸部兩側以身體前正中線任脈為界,分別向左右(先左后右)用刮板整個邊緣由內向外沿肋骨走向刮拭,注意隔過乳頭部位。中府穴處宜用刮板角部從上向下刮拭。
5、腹部
腹部由上向下刮拭。可用刮板的整個邊緣或3分之1邊緣,自左側依次向右側刮。有內臟下垂者,應由下向上刮拭。
6、四肢
四肢由近端向遠端刮拭,下肢靜脈曲張及下肢浮腫患者,應從肢體未端向近端刮拭,關節骨骼凸起部位應順勢減輕力度。
(二)、整體刮拭的順序
整體刮拭的順序是自上向下,先頭部、背、腰部或胸、腹部,后四肢。背、腰部及胸、腹部可根據病情決定刮拭的先后順序。每個部位一般先刮陽經,再刮陰經,先刮拭身體左側,再刮拭身體右側。
(三)、治療刮痧實施步驟
1、選擇工具
刮痧板應邊緣光滑,邊角鈍圓,厚傅適中。應仔細檢查其邊緣有無裂紋及粗糙處,以免傷及皮膚。
2、解釋說明工作
初診病人刮痧時,應先向病人介紹刮痧的一般常識。對精神緊張、疼痛敏感稈,更應作好解釋安撫工作,以便取得病人的積極配合。
3、選擇體位
應選擇便于刮痧者操作,既能充分暴露所刮的部位,又能使患者感到舒適,有利于刮拭部位肌肉放松,可以持久配、的體位。
一般采取坐位,選用有靠背的椅子。刮腰背部,男士面向椅背騎坐,女士側坐,使其身體有所依靠。刮胸腹部、上肢及下肢前側采取正坐位。刮下肢后側采取雙手扶靠椅背的站立姿勢,病情重或體力衰弱的虛證病人可采取臥位,根據刮拭部位的需要仰臥、俯臥或側臥。被刮拭部位肌肉放松有利于操作。
4、涂刮痧油
暴露出所刮拭的部位,在刮拭的經絡穴位處涂刮痧油。使用刮痧油則將瓶口朝下,使刮痧油從小孔中自行緩慢滴出,忌用力擠壓,因為刮痧油過多,不利于刮拭,還會順皮膚流下弄臟衣服。
5、刮拭
手持刮板,先用刮板邊緣將滴在皮膚上的刮痧油自下向上涂勻,再用刮板直長邊約1寸寬的邊緣,沿經絡部位自上向下,或由內向外多次向同一方向刮拭。注意每次刮拭開始至結束力量要均勻一致,每條經絡或穴區依病情需要刮至毛孔張開、結節變軟變小、沒有新痧出現即可。
四、刮痧的手法
刮痧療法以刮板為工具進行治療,對不同體質與不同病證者應采用不同的刮拭手法。臨床分為三種手法:補法、瀉法和平補平瀉法。刮拭手法是根據刮拭力量和速度兩種因素決定的。
(一)、補法、瀉法、平補平瀉法
1、補法
補法刮拭按壓力小,速度慢,能激發人體正氣,使低下的機能恢復旺盛。臨床多用于年老、體弱,久病、重病或形體瘦弱之虛證患者。
2、瀉法
瀉法刮拭按壓力大,速度快,能疏泄病邪、使亢進的機能恢復正常。臨床多用于年輕、體壯,新病、急病或形體壯實的實證患者。
3、平補平瀉法
平補平瀉法亦稱平刮法,有三種刮拭手法。第一種為按壓力大,速度慢;第二種為按壓力小,速度快;第三種為按壓力中等,速度適中。具體應用時可根據患者病情和體質而靈活選用。其中按壓力中等,速度適中的手法易于被患者接受。平補平瀉法介于補法和瀉法之間,常用于正常人保健或虛實兼見證的治療。
補瀉手法的原則適用于前面介紹的面刮法、角刮法、拍打法。
(二)、各種手法的具體運用
首先,根據患者的體質和病情確定刮拭手法。但不論何種證型,均應以補刮開始,然后根據體質和部位決定按壓力的大小,再逐漸向平刮、瀉刮法過渡,使患者有適應的過程。虛證型患者,以補刮法為主,治療過程中在補刮的基礎上,對主要經絡穴位,可以短時間運用平刮法,以增強治療效果。實證型患者可以瀉刮法治療后,以補刮法收尾。或在治療結束后,對所治經絡采用疏經理氣法調補氣血。掌握臟腑辯證方法者,可據病情靈活運用,如虛實夾雜型,對經氣實的經脈施以瀉刮,經氣虛的經脈施以補刮。(三)、決定補、瀉效果的因素
補、瀉效果是由機體狀態、腧穴特性和刮拭下法一種因素決定的。刮拭手法是其中的一種因素。機體狀態與補瀉效果有直接的關系,當機體正氣充足時,經氣易于激發,刮拭補瀉調節作用顯著;當機體正氣不足,經氣不易激發,刮拭補瀉調節作用緩慢。腧穴的特性也是一種因素,有些腧穴有強壯作用,如足三里、關元,刮拭這些腧穴可以補虛。有些腧穴有瀉實作用,如肩井、曲池,刮拭這些腧穴可以瀉實。中醫經絡的理論認為“順經氣而行則補,逆經氣而行則瀉”。在刮痧療法中,保健刮痧和一般病證治療不必拘泥于這一理論,主要以刮拭手法的速度和力量進行補虛和瀉實。對于體質較弱的虛證,可參考這一理論按經氣的運行方向刮拭進行補瀉。
第四節 全息經絡刮痧法的適應癥、禁忌癥及注意事項
任何疾病的發生,都是經絡氣血運行失常,臟腑陰陽失調所致。經絡學說是中醫治療的理論基礎,以經絡學說和全息診療學說為基礎的經絡全息刮痧法,廣泛適用于臨床各種病癥。經絡全息刮痧法采用刮拭皮膚的經絡穴位和全息穴區為治療手段,這種特殊的治療手段使其對某些疾病有顯著的療效,這些疾病就是其最佳適應癥。
經絡全息刮痧法安全、有效,雖無明顯的禁忌癥,但由于其治療方法在皮膚表面進行,并有一定的按壓力,因此對某些疾病應慎用或禁用。
(一)、適應癥
1、內科病癥
感受風寒、暑濕之邪引起的感冒發熱、頭痛、咳嗽、嘔吐、腹瀉以及高溫中暑等,急饅性支氣管炎、肺部感染、哮喘、心腦血管疾病、急慢性胃炎、腸炎、便秘、腹瀉、高血壓、眩暈、糖尿病、甲狀腺疾病、膽囊炎、肝炎、水腫,各種神經痛、臟腑痙攣性疼痛等,諸如:神經性頭痛、血管性頭痛、三叉神經痛、膽絞痛、胃腸痙攣等病癥。
2、外科病癥
以疼痛為主要癥狀的各種外科病癥,如急性扭傷,感受風寒濕邪導致的各種軟組織疼痛,各種骨關節疾病,坐骨神經痛,肩周炎,落枕,慢性腰痛,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頸椎、腰椎、膝關節骨質增生,股骨頭壞死,痔瘡等病癥。
3、兒科病癥
營養不良、食欲不振、生長發育遲緩、小兒感冒發熱、腹瀉等病癥。
4、五官科病癥
牙痛、鼻炎、鼻竇炎、咽喉腫痛、視力減退、弱視、青少年假性近視、急性結膜炎、耳聾、耳鳴等病癥。
5、婦科病癥
痛經、閉經、月經不調、乳腺增生、產后病等。
6、其他各科病癥
皮膚搔癢癥、蕁麻疹、痤瘡、濕疹、失眠、多夢、癲癇、精神分裂癥、肢體震顫、麻痹等病癥。
7、保健
預防疾病、強身健體、減肥、美容等。
(二)、慎用癥與禁忌癥
1、有出血傾向的疾病,如血小板減少癥、白血病、過敏性紫癜癥等不宜用瀉刮手法,宜用補刮或平刮法。如出血傾向嚴重者應暫不用此法。
2、新發生的骨折患部不宜刮痧,須待骨折愈合后方可在患部補刮。外科手術疤痕處亦應在兩個月以后方可局部刮痧。惡性腫瘤患者手術后,疤痕局部處慎刮。
3、化膿性炎癥、滲液潰爛的局部皮膚表面(如:濕疹、皰疹、疔、癤、癰、瘡等病癥),以及傳染性皮膚病的病變局部禁刮,可在皮損處周圍刮拭。
4、原因不明的腫塊及惡性腫瘤部位禁刮,可在腫瘤部位周圍進行補
刮。
5、婦女月經期下腹部慎刮,妊娠期下腹部禁刮。
(三)、注意事項
治療刮痧時,皮膚局部汗孔開泄,出現不同形色的痧,病邪、病氣隨之外排,同時人體正氣也有少量消耗。為有利于扶正祛邪,增強治療效果,治療刮痧時應選擇環境,根據病證選擇適當的手法,注意掌握刮拭的時間,防止發生暈刮。危重病人應采用綜合治療。
1、治療刮痧時應避風和注意保暖
治療刮痧時應避風,注意保暖。室溫較低時應盡量減少暴露部位,夏季高溫時不可在電扇處或有對流風處刮痧。因刮痧時皮膚汗孔開泄,如遇風寒之邪,邪氣可通過開泄的毛孔直接人里,不但影響刮沁的療效,還會因感受風寒引發新的疾病。
2、治療刮痧后飲熱水一杯
治療刮痧使汁孔汗泄,邪氣外排,要消耗部分體內的津液,刮痧后飲熱水一杯,個但可以補充消耗部分,還能促進新陳代謝,加速代謝產物的排出。
3、刮痧后洗浴的時間
治療刮痧后,為避免風寒之邪侵襲,須侍皮膚毛孔閉合恢復原狀后,方可洗浴,一般約3小時左右。但在洗浴過程中,水漬未干時,可以刮痧。因洗浴時毛孔微微開泄,此時刮痧用時少,效果顯著,但應注意保暖。
4、不同種類的皮膚病刮拭方法
皮膚病患行,皮損處干燥、無炎癥、滲液、潰爛者(如神經性皮炎、白癜瘋、牛皮癬等病癥),可直接在皮損處刮拭,皮膚及皮下無痛性的良性結節部位亦可直接刮拭。如皮損處有化膿性炎癥、滲液潰爛的,以及急性炎癥紅、腫、熱、痛者(如濕疹、皰疹、疔、癤、癰、瘡等病癥),不可在皮損處或炎癥局部直接刮拭,可在皮損處周圍刮拭。
5、糖尿病及下肢靜脈曲張者刮拭方法
糖尿病患者皮膚抵抗力減低:血管脆性增加,不宜用瀉刮法。下肢靜脈曲張局部及下肢浮腫者,宜用補刮法或平刮法從肢體末端向近端刮拭以促進血液循環。
6、暈刮的防治
暈刮,即在治療刮痧過程中出現的暈厥現象。經絡全息刮痧法雖然安全、無副作用,但個別患者有時因其本身在某個時刻不具備接受治療刮痧的條件,或治療刮痧時操作者的刮拭手法不當、刮拭時間過長,則會出現暈刮現象。
A、暈刮的原因
①患者對治療刮痧缺乏了解,精神過度緊張或對疼痛特別敏感者。
②空腹、熬夜及過度疲勞者。
③刮拭手法不當,如體質虛弱、出汗、吐瀉過多或失血過多等虛證,采用了瀉刮手法。
④刮拭部位過多,時間過長,超過35分鐘者。
B、暈刮的癥狀
發生暈刮時,輕者出現精神疲倦、頭暈目眩、面色蒼白、惡心欲吐、出冷汗、心慌、四肢發涼,重者血壓下降,神志昏迷。
C、景刮的治療
應立即停止原來的治療刮痧。撫慰患者勿緊張,幫助其平臥,注意保暖,飲溫開水或糖水。馬上拿起刮板用角部點按人中穴,力量宜輕,避免重力點按后局部水腫。對百會穴和涌泉穴施以瀉刮法,患者病情好轉后,繼續刮內關、足三里。采取以上措施后,暈刮可立即緩解。
D、暈刮的預防
①對初次接受刮痧治療者,應作好說明解釋工作,消除顧慮。
②選擇舒適的體位以便配合治療。
③空腹、過度疲勞、熬夜后不宜用治療刮痧法。
④根據患者體質選用適當的刮拭手法。對體質虛弱、出汗、吐瀉過多、失血過多等虛證,宜用補刮手法。
⑤治療刮痧部位宜少而精,掌握好刮痧時間,不超過45分鐘。當夏季室溫過高時,患者出汗過多,加之刮痧時汗孔開泄,體力消耗,易出現疲勞,因此更應嚴格控制刮拭時間。
⑥在治療刮傾過程中,要善于察顏觀色,經常詢問病人的感覺,及時發現暈刮的先兆。
作到以上幾條,完全可以防止暈刮的發生。
F、不可片面追求出痧
刮痧治療時,不可過份追求痧的出現。因為出痧多少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患者體質、病情、寒熱虛實狀態、平時服用藥物多少及室內的溫度都是影響出痧的因素。一般情況下,血瘀之證出痧多;虛證出痧少;實證、熱證比虛證、寒證容易出痧;服藥多者特別是服用激素類藥物后,不易出痧;肥胖之人與肌肉豐滿發達者不易出痧;陰經和陽經比較,陰經不易出痧;室溫較低時不易出痧。出痧多少與治療效果不完全成正比。如實證、熱證出痧多少與療效關系密切,而對不易出痧的病證和部位只要刮拭方法和部位正確,就有治療效果。
G、危重病人采用綜合療法
危重病人,用全息經絡刮痧法緊急救治后,有條件者應去醫院由醫務人員采取其他療法綜合治療。各種急性傳染性疾病、急性感染性疾病、心腦血管病急性期、各種急腹癥、危重癥或診斷不明確的疑難病癥,須在專業醫務人員指導下,應用本法治療。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
。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刮痧有什么好處?
養生刮痧-
經絡全息刮痧方法【上】
刮拭方法及刮痧后的反應
全息經絡刮痧
刮痧板刮痧測健康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首頁
萬象
文化
人生
生活
健康
教育
職場
理財
娛樂
藝術
上網
留言交流
回頂部
聯系我們
分享
收藏
點擊這里,查看已保存的文章
導長圖
關注
一鍵復制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微信登錄中...
請勿關閉此頁面
先別劃走!
送你5元優惠券,購買VIP限時立減!
5
元
優惠券
優惠券還有
10:00
過期
馬上使用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望谟县
|
班玛县
|
黄梅县
|
天等县
|
花垣县
|
临沭县
|
左贡县
|
高阳县
|
怀柔区
|
霍邱县
|
梅州市
|
庆城县
|
上虞市
|
新余市
|
墨竹工卡县
|
舒兰市
|
大丰市
|
衡阳市
|
富宁县
|
维西
|
斗六市
|
大安市
|
随州市
|
龙门县
|
汉寿县
|
浦北县
|
嘉禾县
|
绥阳县
|
南木林县
|
白河县
|
马边
|
塔城市
|
应城市
|
宜城市
|
上饶市
|
临清市
|
密山市
|
沽源县
|
时尚
|
定结县
|
确山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