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離開都是因為失望,所有的絕望都是因為心寒。”
世間萬物,都逃不開“因果”二字。
感情亦是如此。
不管是夫妻還是情人,能夠攜手到白頭,一定是因為彼此的用心、守護與經營。
但如果走不到最后,也必定是因為相處中的點點滴滴,而傷了心、丟了情。
尤其在一段關系中,彼此若做不到下面這4點,兩人遲早會分手!
遇到問題不逃避
很贊同一句話:
“婚姻里的爭吵并不可怕,而是怕一個人在吵,但另一個人卻熟視無睹。”
人與人之間,任何不溝通的感情到最后都難以幸福。
尤其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一個不問,一個不說,彼此都只會用沉默抗議著。
久而久之——
雖是枕邊人,但咫尺之隔,卻猶如天涯之遠。
而這樣的日子,就像一灘沒有漣漪的死水,毫無生機的樣子,看了就讓人窒息。
所以有人說:
“想看清一個人的真心,就看對方有沒有一顆愿意與你溝通的心。
這也是檢驗婚姻能否長久的唯一標準。”
想要關系變得長長久久,就少不了兩個人的共同的努力。
唯有多溝通、多交流,才能攜手抗住生活的瑣碎,邁過流年的考驗,最終抵達幸福。
彼此之間要有距離
越親近的人,越需要界限感。
換句話說——
即便是成為了夫妻或情人,也要適當保持一個合適的距離,保留各自的習慣。
就像鄧超和孫儷。
他們一個怕熱,一個怕冷;一個話癆,一個內斂;一個喜歡熬夜,一個習慣早睡……
然而就是如此“天差地別”的兩個人,卻在一起恩恩愛愛地生活了9年。
因為他們始終能夠給彼此之間留出一條縫,不侵占、不打擾、不強求。
《金婚》里有一句臺詞:
“感情是手里的沙,抓得越緊,剩的越少。”
夫妻之間最好的相處模式,就是親密又各自獨立,我理解你,你包容我,兩個人才能甜蜜而長久的走下去。
否則,太緊的繩子最容易斷,太親密的關系也最容易出現裂痕。
相處起來很舒服
三毛說:
“真正的愛情就是不緊張,就是可以在他面前無所顧忌地打嗝、放屁、挖耳朵、流鼻涕,真正愛你的人,就是那個你可以不洗臉不梳頭不化妝見到的那個人。”
十分贊同。
兩個人在一起,若是不能舒服地做自己,遲早有一天會因為太累,而選擇離開。
畢竟沒有一個人,能夠一直小心翼翼不出錯,委曲求全過生活。
而且,愛情也并沒有那么復雜,任何的迎合討好、如履薄冰,都不是長久之計。
有句話說的好:
“乍見之歡不如久處不厭,比起一瞬間的怦然心動,更重要的是長長久久的舒適和陪伴。”
真正美好的感情,就是在他面前可以做真實的自己,無需偽裝,無需刻意,更不必擔心因為暴露自己的缺點而遭到對方的輕視與嘲笑。
那種感覺,是自然和舒服,而不是拘謹與約束。
沒有猜忌,只有信任
曾有人問:
為什么當初情投意合的兩個人,卻越過越苦、越過越糟,從緊密一體走向分崩離析?
答案很簡單——
任何關系,都是始于信任,毀于猜忌。
當感情里只剩下猜疑,動不動就懷疑彼此,一點點風吹草動就能讓你們的關系搖擺不定,終究走不長遠。
但如果兩個人有足夠的信任感與安全感,那么在漫長的生活中,一定能夠懂得彼此,相互扶持,彼此遷就,就算走很遠的路,也依然同心同德,甘苦與共。
有人就說:
“每段婚姻都不會是一帆風順,只有信任對方,才能感受到幸福,你們的關系才能夠更堅固。”
只有降低自己的猜疑,提高對彼此的信任,愛才會在包容的環境中,肆意生長。
世間的感情,分三種:
一種是兩條平行線,永遠沒有相交的可能;
一種是兩條重合線,是命中注定的緣分;
還有一種是兩條相交線,到最后只會分道揚鑣。
我們都不完美,但為了愛,請學會去溝通、去付出、去信任、去包容……
年久日深,一往情深。
從細節入手,持之以恒,這樣的感情,才能細水長流!
點個【贊】+【在看】,讓分享成為一種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