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網絡
文/小果
天氣回暖,有多少朋友開始加入減肥隊伍,并在朋友圈宣誓:
不減十斤,不改頭像!!!
可是,當你決定減肥時,你是怎么開始的呢?
節食?運動?
還是使用刷爆朋友圈的減肥產品?
可這樣做的后果,有可能是越減越肥,也有可能是堅持不了幾天就打回原形,甚至有可能因為急于求成使用不合規減肥產品,影響身體的健康。
一個正確的減肥姿勢,應該是這樣的:
要么求助專業的醫生,讓他直接給你制定個體化方案,你跟著老老實實地去做;
要么學習一些科學的減重知識,再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去規劃。
只有這樣,才不會被網上層出不窮的減肥妙招以及減肥產品給帶偏。
在減重知識中,最最基礎的是“熱量”問題。
今天的文章,就來聊一聊這個“熱量”,看完這篇文章,你將會知道減肥的核心原理,將來面對各種減肥產品時,能一眼看破它合不合理。
今天的文章,主要包括這幾方面:
熱量在減肥中的重要性
什么是熱量
熱量,來自哪里
熱量,去向哪里
基礎代謝率,不運動也能瘦的秘密
打個不是特別恰當的比方:
熱量,就是我們身上的肥肉!
如果我們一天攝入的總熱量超過一天消耗的總熱量,多余的熱量就會變成脂肪,我們就變胖了。
但是如果倒過來,一天攝入的總熱量小于一天消耗的總熱量,那么,身上的脂肪就會通過熱量的形式被消耗掉。
這樣,肥肉就會消失,減肥也就成功了。
保證一天攝入的總熱量小于一天消耗的總熱量,形成一個能量差,這就是減肥的核心原理。
所以,每個想要減肥的你,是不是得先了解一下熱量呢!
說到熱量,可能很多人不是很明白它到底指的是什么,但是,談及“大卡”的時候,每個減肥人士應該都很熟悉吧!
在你搜索減肥攻略的時候,是不是經常出現“100大卡食物列表,1200大卡減脂餐”這些詞匯。
大卡,是描述熱量的其中一個單位。
我們在描述熱量的時候,經常用到這3個單位:
焦耳(J):這是國際通用的熱量單位,在我們國家,每個食物的標簽上所列出的單位常為千焦(KJ)。
卡路里(Cal):這是美國食物標簽上使用的熱量單位。
大卡:就是千卡(kCal),因為1Cal的熱量太小,所以大部分時候使用大卡作為食物熱量的單位。
它們之間的換算是這樣的:
1KJ=1000J
1大卡=1kCal=1000Cal
1Cal=4.186J
看完這些,下次再遇到食物標簽上的熱量單位,和大家口中的大卡不相匹配時,就知道怎么換算了吧。
我們人體從外界獲取熱量的方式就是通過“吃”。
這些吃進我們肚子里的食物,能提供熱量的主要是這三大營養物質:
碳水化合物
脂肪
蛋白質
這3大主要營養物質,相同重量下提供的熱量是不一樣的:
1g碳水化合物=4kCal
1g蛋白質=4kCal
1g脂肪=9kCal
看到沒,1克脂肪所提供的熱量是另外2個的兩倍還要多。
這也是為什么,在大家談及如何減肥的時候,都會要求盡量減少脂肪的攝入。
知道熱量從哪里來,我們也要知道熱量去了哪里。
只有搞明白熱量的來源去路,我們才知道如何去形成這個能量差,從而達到減肥的目的。
可能在很多人的意識里,消耗熱量,最主要的方式就是:運動。
NO!
我們每天消耗熱量的方式主要有3種方式:
基礎代謝
食物的熱力作用
運動
讓人意外的是,在這3種方式中,消耗能量占最大比例的是基礎代謝,而非運動。
這意味著,想辦法提高基礎代謝率,即使不增加運動量,也會增加每天的熱量消耗。
這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
那么,這么神秘的基礎代謝率,你了解它嗎?
基礎代謝率,英文縮寫BMR,有時候,我們也稱之為基礎能量消耗(BEE)。
它是指我們身體生理活動所消耗的熱量,比如維持正常的體溫、維持基本的代謝、維持重要臟器的活動等。
這些生理活動,只要你活著,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在進行著的,這也是為什么,今天一天你哪怕躺在床上啥也不干,也是需要吃飯去補充熱量的。
基礎代謝率,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這跟每個人的身高、體重、年齡、性別、身體成分(代謝旺盛的器官組織越多消耗熱量越多)、激素水平(兒茶酚胺、甲狀腺激素等激素會增加代謝速率)有關,也跟當時所處的環境有關。
比如,氣溫越高,能量消耗越大,大概每體溫升高1℃,基礎代謝率會升高13%,其他還包括攝入咖啡因、吸煙、飲酒等,這些都會提高基礎代謝率。
在評估能量消耗上,基礎代謝率非常重要。
看到這里,大伙肯定很想知道怎么測量基礎代謝率吧,這樣才能知道自己熱量是不是多余的,才能更好地規劃自己的減肥計劃。
但是很遺憾啊,測量基礎代謝率是一項非常困難的工作,目前只能在有專業測試儀器的實驗室可以測定。
但是呢,我們還是可以通過一些公式去估算它。
最簡單的估算方法是:
基礎代謝率(男)=體重(kg)×1×24
基礎代謝率(女)=體重(kg)×0.9×24
舉個例子,一個體重70kg的男性,基礎代謝率為1680kCal ,而體重70kg的女性則為1512kCal。
然而,這個公式雖然簡單,但是不是非常精確,因為它沒有考慮到身高、年齡、運動的影響,而事實上,這些影響因素對基礎代謝率的影響還不小。
所以呢,接下來再給大家介紹一個比較復雜,但是更精準的公式:Mifflin-St公式
基礎代謝率(男) =(10×體重(kg)+6.25×身高(cm)-5×年齡+5)×運動指數
基礎代謝率(女) =(10×體重(kg)+6.25×身高(cm)-5×年齡-161)×運動指數
靜坐的生活方式=1.200
輕度活動(每周1-3次運動)=1.375
中度活動(每周3-5次運動)=1.550
非常活躍(每周6-7次運動)=1.725
呃……
公式看不懂,算數不好,計算嫌麻煩……
不急,貼心的我也給大家找到2個網址鏈接,點開它,輸入自己的身高、年齡、體重、性別,系統就會幫你算出你的基礎代謝率哦。
但是要注意哦,記得把后面的單位更改一下,否則,計算結果會嚇你一大跳。
這兩個網站的網址如下:
http://www.myfitnesspal.com/tools/bmr-calculator
http://www.boohee.com/assessment/bmr
看完今天的文章,關于熱量,你還有什么想要知道的問題,可以在評論區告訴我哦,我會抽空盡量幫大家解答的。
接下來,小果會給大家說說,減重中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喝水與減重的關系,關注我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