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形態是上層建筑的核心
上層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的經濟基礎之上的意識形態及與之相應的各種制度設施的總和。包括:思想上層建筑和政治上層建筑兩部分。
上層建筑的意識形態部分稱之為思想上層建筑或觀念上層建筑。在階級社會中,有明顯的階級性,是反映該社會中經濟上占統治地位的階級利益和要求的社會意識形式。
上層建筑的制度與設施部分稱之為政治上層建筑。國家是政治上層建筑的核心。政治上層建筑從形態上看是物質的,屬于社會思想關系的范疇,是思想的“物質附屬物”。
1.政治上層建筑上層建筑包括兩個部分,即政治上層建筑(實體性上層建筑)和思想上層建筑(觀念上層建筑)。
政治上層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經濟基礎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及其設施,它構成了社會的政治結構。思想上層建筑即社會意識形態,它是社會文化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
2政治上層建筑的構成要素
政治上層建筑的構成要素主要包括三大部分:
(1)政治法律制度,包括國家制度、司法制度和社會管理體制;
(2)政治組織,指同政治法律制度相聯系的政黨組織和社會組織等;
(3)政治法律設施,包括政權機關、軍隊、警察、法庭和監獄等國家機器。其中的國家政權居于核心地位,對其他要素起著支配作用。
3國家政權是政治結構的核心
在社會的政治結構圖中,國家政權是核心。政治結構是整個社會系統中起控制作用的部分,而國家政權則是它的控制中心。
國家是隨著階級的產生而產生的,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和表現。國家本質上是一個階級概念、政治范疇,是一個階級統治另一個階級的暴力工具。
國家的本質是通過國家的職能,即國家的社會作用表現出來的。國家的職能分為對內和對外兩個方面。對內職能包括政治職能、經濟職能和社會職能。對外職能主要是組織國防,防御外來的侵略和顛覆,維護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調整國與國之間的關系,保護本國的根本利益。國家同階級一樣,也是歷史的范疇,它將隨著階級的消滅而消亡。
思想上層建筑,又稱觀念上層建筑,是由社會意識形態組成的觀念體系,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觀念、宗教觀念、藝術思想、哲學理論等。與經濟結構、政治結構相對應,思想上層建筑構成一個社會的觀念結構。
思想上層建筑與政治上層建筑一起構成了社會上層建筑的整體。二者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它們都為經濟基礎所決定,又反作用于經濟基礎,為經濟基礎服務。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