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方咨詢:
男朋友家買的婚房登記在準公公名下,還有貸款未還清,男方答應婚房加我的名字,我心里不安,萬一男方反悔怎么辦?
解答:
還清貸款才能更名;以領證為時間點,結婚前加女方名字是對女方的贈與,不加名,女方沒份;結婚后房產過戶給兒子即可,也是夫妻共同財產。
法理:
日常生活中,父母為子女結婚購置房屋出資的情形非常普遍。由于大多數父母出資時都不會明確表示為子女購房出資的性質,故一旦日后子女離婚,則往往會就該出資性質產生爭議。在子女結婚前,父母出資雖是出于對子女結婚的美好預期,但也不排除存在結婚未成的情形,故結婚前的出資應理解為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除非其已明確表示贈與雙方。至于結婚后,父母對子女購置房屋出資,如無明確約定,即使是登記在自己子女名下也可以理解為對夫妻雙方的贈與,為夫妻共同財產。
法條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二條【夫妻共同財產】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為夫妻的共同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資、獎金、勞務報酬;
(二)生產、經營、投資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者受贈的財產,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第一千零六十三條【個人財產】的內容是:下列財產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一)一方的婚前財產;(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損害獲得的賠償或者補償;(三)遺囑或者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一方的財產;(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夫妻對共同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婚姻家庭編司法解釋(一)第二十九條第二十九條當事人結婚前,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自己子女個人的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雙方的除外。當事人結婚后,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依照約定處理;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條第一款第四項(【夫妻共同財產】)規定的原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