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無意間打開朋友圈,又無意間刷到了一條關于有人投河的視頻。對于這種視頻,我一般是抵觸的。相對于死,我更喜歡看到關于生的信息。
后來,聽我家胖說,那投河自盡的人,就是租我家房子開店的那個年輕人,說是和老婆吵架生氣,然后就一躍而下,結束了年輕的生命。
聽到胖這樣說,我第一感覺就是,怎么會呢?這樣一個看上去很陽光,也很溫柔的年輕爸爸,僅僅因為和老婆吵架,就輕易點燃了死的決心,完全不顧及父母、老婆、孩子以及朋友的依戀,就這樣毅然決然的結束了生命。是什么壓垮了他最后一線生的希望,就這樣拋棄了親人,拋棄了愛人,毫無留戀的一了百了。
生命是那樣珍貴,正是年歲正好的時候,有什么過不去的坎,吃不了的苦,就這樣縱身一跳,好不灑脫。那依戀他的,尚且生的人又如何面對這殘忍的事實。
或許,我不該評判什么,畢竟每個人的人生都各有不同。
別人經歷的你不從參與過,別人的生與死,你也無權過問,你只是別人人生的一個看客,又怎么能隨意定義別人的人生。這讓我想到了在余華的《活著》日文版自序中,有這樣一段話,這是意大利中學生的祖先、偉大的賀拉斯的警告:“人的幸福要等到最后,在他的生前和葬禮前,無人有權說他幸福。”為此,余華這樣說服自己:以后不要再去議論別人的人生。
是啊,正如大家常說的: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但我還是想說,生固然有萬般苦,還是要堅強的活著,活著才會看到希望,活著才會有無限可能。
寫到這,還是會想到余華的《活著》,活著的主人公福貴,命運多舛,一生坎坷。
福貴的一生好像除了苦難還是苦難,命運的捉弄,年少的無知,讓福貴一夜之間輸光了家產,氣死了老父親,母親生病,去城里抓藥的福貴趕上了征兵,被抓到了隊伍里,就這樣遠離家鄉,日夜思念家里的母親和妻兒。終于得以回家與親人團聚,老母親已不在。本想著,日子會越來越好,可是命運卻總喜歡給福貴開玩笑,兒子、女兒、妻子、女婿、孫兒,就這樣一個一個的離福貴而去,最后只留下福貴一人在這人世間。福貴買了一頭很老的牛,取名福貴,和他為伴。
在我們看來,世上的所有苦難好像都給了福貴,人的命運怎么會如此殘酷,可以背負這么多的苦難。然而,當福貴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來講自己的人生時,他苦難的經歷里立刻充滿了幸福和歡樂,他相信自己的妻子是世上做好的妻子,他相信自己的子女也是世上最好的子女,還有他的女婿、他的外孫、還有那頭也叫福貴的老牛,還有曾經一起生活過的朋友們,還有生活的點點滴滴......
文末,敘述者看著福貴和老牛在暮色蒼茫中慢慢消失,留下他獨自一人:“我看到廣闊的土地露著結實的胸膛,那是召喚的姿態,就像女人召喚著她們的兒女,土地召喚著黑夜的來臨。”《活著》以簡單的美麗和樸素的力量,召喚者我們,每一個生的人。
福貴讓我們相信:生活是屬于每個人自己的感受,不屬于任何別人的看法。或許就如文中開始提到的投河自盡的年輕爸爸,他的生活感受,我們不從知曉,所以,他的死,我們也無法理解。
活著,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是否,會讓我們更加堅定的活著、勇敢的活著、幸福的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