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龍山有魯智深、武松等好漢,為何加盟梁山?楊志:我要振興門楣
梁山好漢們并非鐵板一塊,他們之間也是分了派系的,比如宋江派、二龍山派、元老派以及降將派等等,而從大聚義后的排名中可以看出,和宋江關系親近的好漢普遍排名較高,比如李逵、花榮等,因此宋江派無疑是梁山上的最強派系。而除了宋江派之外,梁山上的最強山頭非二龍山莫屬,主要成員有倒拔垂楊柳的魯智深、打虎英雄武松以及出身將門世家的楊志,此外還有曹正、孫二娘、張青等好漢,陣容堪稱豪華。除此之外,桃花山、白虎山成員也都與魯智深有著很深的淵源,因此魯智深在梁山擁有很大的話語權,連宋江都要慎重對待他的意見,這也是李逵、武松在反對招安時,宋江敢于訓斥他們,而魯智深同樣反對招安時,宋江卻不敢和魯智深撕破臉皮的主要原因。而在沒有加盟梁山之前,二龍山已經是青州地界數一數二的勢力,那么它在鼎盛時期為何要加盟梁山呢?其實這和青面獸楊志有很大的關系。楊志的個人遭遇
楊志不僅出身名門,祖上是大名鼎鼎的楊家將,他本人更是功夫了得,中過武舉擔任過制使官,不過楊志的運氣屬實不咋地,不說家世到了他這一代便衰落了,連干一些簡單工作也能憑空生出不少波瀾。比如花石綱這個事,本來最困難的征收工作已經完成了,楊志等十個制使只負責將其完整運回來就行,結果運送花石綱的船在黃河遇到大風全翻沒了,這運氣也是沒誰了,接下來楊志又來了一番“神”操作:負責押運花石綱的十個制使官,九個都回去復命了,偏偏楊志一個人跑路了。這本是天災,怪不到楊志他們這些制使官頭上,但其他人都回去復命,偏偏就楊志一人跑了,他這一跑事情就復雜了,畢竟若是心里沒鬼,你跑什么?!接下里楊志又干了一件蠢事,他散盡家財弄出一擔珠寶,想要賄賂高俅官復原職,不知該說楊志是天真還是真傻,皇帝得知丟了花石綱的消息后肯定很生氣,這時候如果高俅幫你官復原職了,你讓皇帝怎么看高俅。所以楊志被高俅罵了一通后趕了出來,珠寶自然也沒了,這下楊志可就身無分文了,無奈只能賣掉家傳寶刀(楊志性格應該不討喜,連個能幫忙的朋友都沒有),就連賣刀,他都能遇到混混挑釁,楊志一時沖動結果了混混的性命。楊志因此被發配大名府,而在大名府,楊志卻得到蔡京女婿梁中書的賞識押運十萬生辰綱,這本是楊志翻身的機會,結果又被晁蓋、吳用等人一個“智取生辰綱”給破壞了,這下楊志徹底沒招了,只能和魯智深合伙打下二龍山,落草為寇當了二寨主。二龍山加盟梁山的主導者
后來武松又前來二龍山投奔,成了山寨的三寨主,二龍山的實力進一步增強,成為青州地面數一數二的勢力,附近的桃花山、白虎山等勢力也唯二龍山馬首是瞻,遇到事情都愿意幫一把,因此三山聯合起來是一股實力不可小覷的力量。那么三山到底有多少兵馬呢?具體數目并不清楚,但援助被呼延灼攻打的桃花山時,二龍山派出五百嘍啰,白虎山有五七百人馬,桃花山也派出三百嘍啰下山策應,因此三山最少也有一千三百多人馬。而當時呼延灼圍剿三山匪寇,手中只有二千兵馬,從兵馬數量上來看,呼延灼明顯占優勢,但三山這邊頭領級的好漢比較多,不說魯智深、武松等武力爆表的好漢,李忠、周通以及孔亮等人的武藝也十分不俗,對付呼延灼這些兵馬根本不在話下。但棘手的是,孔明和他叔叔被囚禁在青州城中,普通手段救不出兩人,只能強行攻城,而以當時三山的實力而言,攻下青州城應該不是難事,不然魯智深也不會在得知孔兩人被關押在城中后,當即就要點齊兵馬準備攻城了。不過此時楊志卻站了出來制止魯智深,轉而讓孔亮去梁山找宋江求救,也就是說楊志才是二龍山加盟梁山的“主導者”。可這恰恰令人感到很反常,因為楊志的翻身機會——押運生辰綱,正是被梁山晁蓋、吳用等人給破壞的,楊志甚至差點因此自盡,如此深仇大恨,楊志卻要主動引導二龍山加盟梁山,他如此做法是為哪般?楊志被“孤立”
另外,對于“請宋江”一事,武松也沒有出言發表看法,要說二龍山上誰與宋江關系最親密,當屬武松莫屬,他可是宋江的結拜兄弟,況且當初武松在上二龍山之前,宋江就曾攛掇武松讓魯智深、楊志兩人能招安就招安,結果武松卻不出一言。其實這也不難理解,畢竟二龍山老大魯智深為人仗義剛直,對權力不甚上心,而武松雖然殺伐果斷、恩怨分明,但也心細如發,魯智深都沒發話,他也沒什么好說的,況且此時武松已經當了頭陀,估計也沒啥權力欲望了。那么楊志為何在身負深仇大恨的情況下引導二龍山加盟梁山呢?只能猜測楊志有更大的訴求,比如光耀祖宗門楣,重振楊家將的威名,與這個目標相比,與晁蓋、吳用等人哪怕有再深的矛盾也只會顯得不值一提。宋江的招安心思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在招降呼延灼時,楊志又一次看到了宋江想要接受朝廷招安的表態,這也讓楊志看到了重回朝廷懷抱的希望,因此楊志才會不顧一切力促二龍山加盟梁山。楊志進入梁山之后,成了不受待見的人物。梁山的元老派不用多說,都不喜歡楊志,畢竟有生辰綱的恩怨在那里,宋江也暗地里壓制他,大聚義時將楊志的名次排在武松之后,因為楊志得罪的是皇帝、高俅和蔡京,宋江哪敢讓楊志成為梁山的門面。而魯智深、武松也對楊志頗有怨言,在宋江提出招安時,魯智深、武松的態度很明確:接受招安就散伙,此時楊志卻如隱身了般不出一言,這讓魯智深、武松還如何將他當作兄弟。所以,楊志在梁山上的處境就很尷尬了,而且不幸的是,楊志最終雖然等到了朝廷的招安,但他在征討方臘時卻病死了,振興門楣的目標依舊沒有實現。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