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薈可謂是家庭必備植物,它不僅是吸收甲醛的好手,而且具有很強的藥用價值。眼看著春天到了,不僅到了蘆薈的生長旺季,也是蘆薈分盆的最佳季節。我家里的蘆薈經過了一年的養護,旁邊長出了很多的小枝芽。馬上我要給它分盆。今天就借這個機會,給大家講一講蘆薈分盆的小技巧。
首先,我們從花盆里直接將幼苗挖出。幼苗的根系不會太發達,我們只需要輕一點從根部,把它挖出來就可以了。盡量不要傷到根系。這一種分枝育苗的方法成活率要高。
那如果是從葉腋處長出來的小芽,取大約5-10cm的,從新芽根部切下,放在陰涼的地方,一天左右待切口稍干后再來扦插。
接著給蘆薈選擇扦插土壤的時候,不要選有太大的肥力的土壤。一定要用松軟、透氣且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等長根后再加入腐殖土、營養土來栽培。
最后一點,也是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澆水。第一次澆水時要一定要澆透,以后一個星期左右澆次水就可以了,不要澆多。澆水太多容易造成蘆薈爛根。再有一個就是剛上盆的蘆薈要避免太陽的直曬,要放在陰涼處養護一星期左右。
中國的草藥文化源遠流長,從古老的神農嘗百草的傳說開始,發展到如今也得到了現代醫學的認可。很多植物都是身兼多職的,例如既能當作食物充饑,又能當作藥物治病,更能作為景觀欣賞,蘆薈就是這樣一種典型。
蘆薈最早的時候就被發現有治療腸胃的功能,后來隨著實踐的深入,它美容、傷口處理、食用等功能也被漸漸發現,因此也有人戲稱,家有蘆薈,無需醫生。此外蘆薈的品種多達上千種,不同的品種有著不同的形態,觀賞價值也很高。總體而言,蘆薈在家庭生活中不但實用,而且還非常養眼,是陽臺上不可或缺的一種植物。蘆薈的種植過程比較簡單,只要掌握一些小技巧,就能把蘆薈種的很好。
1、好盆配好土,才能種出好蘆薈。
很多人在栽種植物的時候一開始就會陷入一個誤區,那就是在盆的選擇上,人們往往會選擇自己喜歡的而不是植物適合的盆。其實一個合適的盆,對植物的生長是至關重要的。就拿蘆薈來說,栽種蘆薈最好能夠用泥制的盆而不是陶制的,因為泥制的盆透氣性更好。選擇好盆之后,土壤的選擇也很重要。根據蘆薈的特性,盆里的泥土最好是比較肥沃、透氣、好排水的沙土,PH值最好保持在中等水平。
2、栽種蘆薈要細心。
在做好盆土的準備工作后,就是栽種蘆薈了,這一過程尤其要細心一些,因為這直接關系到蘆薈后期能否成活。種之前要把泥土稍微松松,然后挖出一個恰好能埋下蘆薈根部的坑,然后將帶根須的蘆薈放入坑中,填上土。要注意土不能蓋地太嚴實,而且不能蓋住蘆薈的葉子,否則葉子可能會腐爛。
剛種完蘆薈后的幾天最好不要澆水,因為蘆薈本身的含水量就不低。等到蘆薈的根系都生長起來了,再進行定期澆水。春秋季節是比較適宜蘆薈生長的時候,所以這個時候澆水量要相對增加一些,基本上一個星期澆一次,澆水的時候要注意不能直接澆到蘆薈的根部,而是用噴水的方式,潤濕其葉面就可以了。
3、環境溫度要關注。
作為一種熱帶植物,蘆薈向來喜歡溫暖的生長環境,抗寒性較差。到了春初秋末時節,早晚的溫差就會比較大,所以這個時候的蘆薈盆栽最好能夠放在室內,免它遭受凍傷。而在夏天溫度比較高的時候,就迎來了蘆薈的生長高峰期,這個時候就可以將蘆薈放置在露天的陽臺,讓其接受光照的同時,也應該積極地補充水份,才能保證它的健康生長。
4、綠色植物少不了的光照。
與溫度相關的另一生長條件必定就是光照,蘆薈喜溫,喜光便是自然的。蘆薈通體綠色,需要有充足的陽光和通暢的空氣流通進行光合作用,讓自身能更好地生長。但對于剛剛種下去的蘆薈而言,強光照射是萬萬使不得的。夏天雖然是蘆薈生長的好時節,但是太過毒辣的陽光長期照射也會傷害到植株,所以可以有選擇地偶爾遮擋一下烈日。等到了冬天則要及時給蘆薈補充光照,并時常進行通風透氣。江南地區是時常有雨季的,這個時候要注意盆栽的排水,如果長期置于潮濕環境,蘆薈的根部潰爛也是遲早的事。
5、日常打理不馬虎。
很多時候盆栽中除了蘆薈還會長出許多別的雜草,這就需要平常多看看盆栽,及時拔除雜草。因為雜草長得越多,蘆薈能夠得到的養分就越少,為了保證蘆薈能夠足夠的營養,定期鋤草是非常必要的。另外,蘆薈也是經常會得病害的一種植物,最常見的就是銹病。這種病害的具體表現就是,蘆薈葉上會長出一些黑點。這種病害主要是有天氣引起的。除了選擇優質的品種減少患病幾率,我們還可以在發生病害的時候噴灑百菌清來消滅病毒。
很多人種植蘆薈大概都是沖著它美容養顏的功能去的,但是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蘆薈都有入藥的功能,所以一定要弄清楚自己種的是什么品種的蘆薈。即使種的是可以入藥的蘆薈,也不能直接從盆栽里掰了蘆薈就抹在臉上,這樣只會傷害自己的臉蛋。因為新鮮的蘆薈汁要經過許多加工,才能成為祛斑保濕的美容產品。除了美容,別忘了蘆薈還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養蘆薈,盆里澆一種“肥水”,側芽不停冒,一年長滿盆,又開花
如果養在家里的蘆薈,葉子開始黃尖了,另外顏色不夠碧綠,容易耷拉,最常見的原因就是盆土貧瘠,肥力不足。尤其是一兩年沒有換盆換土了,土壤已經是特別硬實,鏟子都難以鏟動,而且養分已經消失殆盡了,根系無法吸收新的養分,所以長勢慢,長勢瘦弱,很難長出小芽側芽小崽兒來。這個時候要么給它換土,要么就是給它松一下土,然后澆一些“肥水”,有機肥液。
給蘆薈澆點肥水
比較適合給蘆薈澆的一種肥水,就是發酵后的淘米水,或是自己煮熟漚制后的黃豆肥水,這兩種肥水里面都含有充足的養分,特別是氮肥含量比較高,很適合澆蘆薈,可以讓盆土變得疏松一些。還可以澆點腐葉土肥水,或是松針土的肥水,加點水泡一泡,就可以澆到蘆薈盆里了,不用擔心燒根,又能帶來充足的養分,讓盆土變得肥沃疏松,蘆薈就會長勢很快,根系長得好,自然小芽側芽葉片都會長得很多了。
保持充足的光照
如果光照不夠充足,蘆薈短時間內養護還行,但是幾個月養在室內或是不見光的地方,長時間見光少,或是在弱光的情況下,肯定長不壯實,葉片又嫩綠又細而且還容易折斷。除了夏季可以放在室內通風的地方陰涼的地方,給它遮陰,其他時候還是要拿到陽臺,窗臺上,接受充足的光照,這樣它的葉片更加飽滿,葉色更加翠綠,葉子壯實,而且還容易冒出小崽兒來。
保持通風、控制澆水
另外養在家中的盆栽蘆薈,除了接受足夠的光照外,必須保持一個通風良好的環境,否則稍微澆多了水,就會容易導致爛莖爛根爛葉,或是讓蘆薈長勢不佳,尤其是夏天高溫的時候,一定要把蘆薈放在開窗通風的地方。平時蘆薈澆水不要太勤了,土壤干了再澆水,施肥不要施濃肥。適量澆水,不澆過多的水,讓盆土偶爾干燥一些,更能爆出更多的側芽和小崽兒來。
養蘆薈并不難,小雅養露臺上的蘆薈,每年都會長到爆盆。做到這幾點,相信誰都可以養出爆盆的蘆薈來,甚至還可以開出花兒來。蘆薈養好很簡單,盆里澆“一種水”,葉多側芽多,一年養爆盆!
大家都知道,蘆薈是一種很有用的植物。我們把它養在家里,平時它不僅可以幫我們凈化空氣,而且它的葉片還可以幫我們保養皮膚已經洗頭護發等等!在某些情況下,蘆薈還是可以食用的,始終療效很不錯的藥物!所以,現在很多花友們都喜歡在家養點蘆薈,以備自己的不時之需!
蘆薈在生長的過程中,有個最大的缺點就是漲勢慢。很多花友們表示,自己家里養的蘆薈,都已經養了快一年了,它還是買回來的那樣子,好像一點都沒變。其實出現這種情況,我們可以考慮一下是不是你的盆栽土出了問題。如果是因為土壤太過貧瘠了,或者水分流失過嚴重導致土壤板結了的話,那蘆薈停止生長也是很正常的事!這時候,我們就需要更換一下盆栽土,好讓土壤給蘆薈繼續提供營養了!
除此之外,我們自己也可以制作一種“肥水”來給蘆薈進行施肥!大家家里應該都有黃豆吧,我們將黃豆煮爛后,然后將其泡水發酵。之后用發酵出來的水稀釋來澆給蘆薈喝,黃豆水里含有著豐富的氮元素,蘆薈喝了這種“肥水”,側葉和根系都會越長越好!一般我們半個月給蘆薈澆一次水就可以了,這樣養個小半年后,蘆薈的葉子頂部就會長出很多“崽兒”來,開出漂亮的花!
蘆薈的確是一種很適合在家里養的多肉植物,我們不僅可以在養它的時候,享受到它給我們帶來的好處,而且等養好之后,我們還能用它的葉子來洗頭洗臉。這樣的盆栽植物是真的不多見啊,如果大家自己也喜歡蘆薈的話,你們大可照著小編教你們的辦法,自己在家養幾株蘆薈哦!配置好這種肥水以后,每半個月澆一次,蘆薈就能開出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