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腦血管病防治知識
發(fā)表者:康廣山 1550人已訪問
一、概述
n心腦血管疾病是影響我國國民健康的最常見疾病之一
n高血壓是我國心腦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害因素,已經(jīng)成為我國40歲以上人群死亡的第一危險因素
n18歲以上成人高血壓發(fā)病率達18.8%,患病人口達1.6億,據(jù)《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05》的數(shù)據(jù)表明我國人群高血壓知曉率為30.2%,治療率為24.7%,控制率6.1%
n 預(yù)計2020年我國心腦血管疾病將占我國死亡原因的首位
n1972年以來,美國政府相繼開展全國高血壓教育規(guī)劃,全國膽固醇教育規(guī)劃,使冠心病死亡率下降50%以上,腦卒中死亡率下降達60%以上。
n說明能預(yù)防
n心腦血管病的防治---應(yīng)防治并重
n有一些人本末倒置,應(yīng)防不防,能治不治
n防---零級預(yù)防、一級預(yù)防、二級預(yù)防
n未病先防,已病防變
n中醫(yī)養(yǎng)生---零級預(yù)防
n《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四氣調(diào)神大論
n夫病已成而后藥之,亂己成而后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兵,不亦晚乎?
n人的健康不一定是簡單的進補和運動的問題,世界衛(wèi)生組織對于健康有一個基本的估算,指出:
---健康有15%取決于遺傳,
---10%取決于社會條件,
---8%取決于醫(yī)療條件,
---7%取決于自然環(huán)境,
---而60%取決于自己習(xí)慣的生活
----可見生活習(xí)慣的重要----養(yǎng)生
二、中醫(yī)養(yǎng)生觀
n《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上古天真論》: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
n岐伯對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陰陽,和于術(shù)數(shù),食飲有節(jié),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wù)快其心,逆于生樂,起居無節(jié),故半百而衰也。
n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fēng),避之有時,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nèi)守,病安從來。是以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愿。
n
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樸。
是以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n —《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上古天真論》
1、適應(yīng)環(huán)境---法于陰陽;起居有常;虛邪賊風(fēng),避之有時;
2、調(diào)情志---恬惔虛無;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
3、適當(dāng)運動---不妄作勞;形勞而不倦;和于術(shù)數(shù);
4、調(diào)節(jié)飲食----食飲有節(jié)___合理飲食、戒煙限酒
病從口入 癌癥是吃出來的—高膽固醇飲食易患癌癥
n世界衛(wèi)生組織把“合理飲食、戒煙限酒、適當(dāng)運動、心理平衡”稱之為“健康基石”。
1、適應(yīng)環(huán)境---法于陰陽;起居有常;虛邪賊風(fēng),避之有時;
n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則災(zāi)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
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從之則治,逆之則亂
《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四氣調(diào)神大論》
n圣人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于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
---春三月,此為發(fā)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于庭,被發(fā)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yīng),養(yǎng)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
n夏三月,此為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此夏氣之應(yīng),養(yǎng)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痎瘧,……
n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此秋氣之應(yīng),養(yǎng)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泄,……
n冬三月,此為閉藏。水冰地坼,勿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此冬氣之應(yīng),養(yǎng)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2、調(diào)情志---恬惔虛無;
n是以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
n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樸。
n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于物
3、適當(dāng)運動---不妄作勞;形勞而不倦;和于術(shù)數(shù);
n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謂五勞所傷。
4、調(diào)節(jié)飲食----食飲有節(jié),反對以酒為漿,以妄為常
五谷為養(yǎng)、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
陰之所生,本在五味;
陰之五宮,傷在五味。
n是故味過于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
味過于咸,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
味過于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
味過于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
味過于辛,筋脈沮弛,精神乃央。
n是故謹(jǐn)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jǐn)?shù)廊绶ǎL有天命。
三、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及其防治原則
(一)心血管病危險因素
n已知心血管病的危險因素有近300種,但最重要的有十幾種
n分類
第一種:傳統(tǒng)的和新的
第二種:可改變的和不可改變的
第三種:遺傳的和環(huán)境的
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及其防治原則
主要(傳統(tǒng))危險因素:
n年齡
n家族史
n男性
n高血壓
n吸煙
nTC升高
n血清LDL-C升高
n血清HDL-C降低
n糖尿病
n腎功能受損
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及其防治原則
潛在危險因素
n超重/肥胖
n血清TG升高
n胰島素抵抗和糖代謝異常
n血清Lp(a)升高
n血管內(nèi)皮功能受損
n凝血因子升高
n慢性肝炎(hsCRP升高)
n氧化應(yīng)激
n血漿同型半胱氨酸升高
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及其防治原則
社會經(jīng)濟/心理行為因素
n教育程度(偏低)
n經(jīng)濟收入
n職業(yè)及其變動
n不健康飲食
n缺乏體力活動
n過量飲酒
n精神緊張
n某些精神疾病
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及其防治原則
(二)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險因素
n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和缺血性腦卒中)的主要危險因素是:
血脂異常、高血壓、吸煙和糖尿病
n出血性腦卒中的主要危險因素是:
高血壓和過量飲酒
n缺血性心血管病發(fā)病80%歸因于—高膽固醇、高血壓、吸煙和糖尿病
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及其防治原則
(三)心血管病的總體危險
n心血管病是多個危險因素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
n心血管病的危險不僅取決于某個危險因素的嚴(yán)重程度,更取決于個體同時具有的危險因素的數(shù)目和程度
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及其防治原則
綜合血壓水平、危險因素、器官損害和疾病的危險分層
危險因素:
n收縮壓合舒張壓水平
n脈壓水平(老年患者)
n年齡 男>55,女>65
n吸煙
n血脂異常 TC>5.18mmol/L 或LDL-C>3.37mmol/L
或HDL-C:男<1.04mmol/L女<1.2mmol/L
或TG>1.7mmol/L
n空腹血糖5.6~6.9mmol/L
n糖耐量試驗異常
n腹型肥胖 腰圍男>90cm,女>85cm
n早發(fā)心血管病家族史 男<55,女<65
n缺少體力活動
亞臨床器官損害
n心電圖左室肥厚
n超聲心動圖左室肥厚
n頸動脈壁增厚(IMT>0.9mm)或有斑塊
n頸-股脈搏波幅 >12m/s
n踝壁血壓指數(shù)小于0.9
n血漿肌酐輕度升高 男115~133;女107~124
n腎小球濾過率低----或肌酐清除率低
n微量蛋白尿:30~300mg/24h 或白蛋白-肌酐比值 男≥22mg/g肌酐 女≥31mg/g肌酐
糖尿病
n重復(fù)測量的空腹血糖≥7.0mmol/L
n或重復(fù)測定的餐后血糖≥11.1mmol/L
n或隨機血糖≥11.1mmol/L
確診心血管病或 腎臟疾病
n腦血管病:缺血性卒中;腦出血;一過性腦缺血發(fā)作
n心臟病:心肌梗死;心絞痛;心力衰竭;冠狀動脈血管再通。
n腎臟疾病:糖尿病腎病;腎功能受損(男大于133;女大于124umgl/L);尿蛋白(大于300mg/24h)
n周圍血管疾病
n嚴(yán)重視網(wǎng)膜病變:出血或滲出,視乳頭水腫
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及其防治原則
(四)心血管病主要危險因素及其防治原則
1、高血壓
n發(fā)病危險因素主要是:血壓偏高(高血壓前期),高鹽低鉀膳食,超重和肥胖,體重增長過快和過量飲酒
n高血壓又是—腦卒中、心肌梗死、心衰腎功能不全的主要危險因素。
n應(yīng)認真評估,積極治療。
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及其防治原則
高血壓治療的基本原則和相關(guān)問題
n血壓在160/100mmHg以上時立即開始應(yīng)用降壓藥物治療,同時進行生活方式干預(yù)
n140~160/90~100mmHg,如伴有心血管疾病、靶器官損害以及危險因素為高危的也應(yīng)及早進行降壓治療,同時進行生活方式干預(yù)
n140~160/90~100mmHg,不伴以上因素的可在監(jiān)視下進行生活方式干預(yù):限鹽(鈉鹽小于6g/d)、減輕體重、減少飲酒(30g/d)平衡膳食和加強體育鍛煉等。療效不明時服用降壓藥物
n五類降壓藥物可以單獨或聯(lián)合應(yīng)用;
n根據(jù)患者情況和藥物特點盡量選擇對患者最合適的藥物
n盡可能選擇一天一次能24小時控制血壓的藥物,將血壓控制在140/90mmHg以下;
n糖尿病,或伴有心血管疾病或有明顯靶器官損害的應(yīng)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n老年人要平穩(wěn)降壓,避免降到120/70mmHg以下
n高血壓治療需長期終身服藥,達標(biāo)后避免減量或停藥,一定在醫(yī)生指導(dǎo)下進行。
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及其防治原則
2、吸煙
n吸煙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
n有明顯的劑量-反應(yīng)關(guān)系
n被動吸煙也會增加心血管病危險
n主要有害物質(zhì)---尼古丁和一氧化碳
n任何年齡戒煙均可獲益
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及其防治原則
3、血脂異常
(1)血脂異常的診斷
n高膽固醇血癥
n高甘油三酯血癥
n混合型高脂血癥
n低HDL-C血癥
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及其防治原則
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及其防治原則
建議
n20歲以上的成年人至少5年查一次空腹血脂
n缺血性心血管病或心血管病高危人群3~5個月檢查一次血脂
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及其防治原則
(2)血脂異常的治療原則
n飲食治療和改變不良生活方式是治療的基礎(chǔ)----適用于任何血脂異常患者,必須長期堅持
n藥物調(diào)脂治療—應(yīng)將LDL-C作為首要目標(biāo)
n調(diào)脂治療要結(jié)合血脂水平和其他危險因素 (見表)
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及其防治原則
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及其防治原則
n他汀類藥物是目前降脂治療的主流藥物
n關(guān)于單純性高TG和低HDL-C血癥:
——單純性高TG>11.29mmol/L首先進行降低TG治療
——TG 5.56~11.29mmol/L可考慮降TG治療,證據(jù)不足
——TG<5.56mmol/L應(yīng)降低LDL-C為主
——低HDL-C是否治療沒有定論
n藥物開始治療后4~8周復(fù)查血脂、轉(zhuǎn)氨酶和肌酸激酶
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及其防治原則
4、糖尿病
n糖尿病是一種遺傳因素和環(huán)境因素共同參與及相互作用所致的一種慢性、全身性、代謝性疾病
n主要是由于胰島素分泌不足和或作用障礙引起的慢性高血糖-并伴有脂肪。蛋白質(zhì)以及水、電解質(zhì)甚至酸堿代謝紊亂
n并發(fā)癥是死亡和致殘的主要因素
----微血管并發(fā)癥——視網(wǎng)膜病變、腎病、神經(jīng)病變
----大血管并發(fā)癥——心腦周圍血管病變
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及其防治原則
n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發(fā)病和死亡率是正常的2~4倍
n是冠心病的等危癥---無糖尿病首發(fā)MI存活患者的8年存活與有糖尿病無MI的8年存活相似
n流行特點:
1、患病率與年齡和體重增長密切相關(guān);
2、城市高于農(nóng)村,大城市高于小城市;
3、性別差別不大
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及其防治原則
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及其防治原則
n糖尿病治療----生活方式改善加藥物
n強調(diào)多種危險因素的控制和治療的達標(biāo)
n糖尿病的第一基本治療---飲食調(diào)整
---控制總熱卡
---碳水化合物占總熱量的55%~65%
---蛋白質(zhì)≤15%
---限制飲酒
---控制體重
---盡可能的少食多餐
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及其防治原則
藥物治療原則
n多數(shù)2型糖尿病患者,可首選二甲雙胍;
n體形偏瘦或單用二甲雙胍不能有效控制血糖的可加用磺脲類或格列奈類降糖藥
n餐后高血糖者,可選用或加用α糖苷酶抑制劑
n合并高血壓、血脂異常、肥胖患者,可選用塞唑烷二酮類為一線用藥
n應(yīng)用2種以上足量降糖藥不能控制血糖的,可白天口服降糖藥,睡前注射中效或超長效胰島素。如仍無效可采用一日多次注射胰島素方法;
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及其防治原則
n空腹血糖超過9mmol/L,餐后血糖超過15mmol/L,,或糖化血紅蛋白超過9%的新發(fā)糖尿病患者,可以采用短期的強化胰島素治療
n急性心血管事件患者應(yīng)常規(guī)查血糖,---空腹>8mmol/L、餐后>13mmol/L,應(yīng)盡可能的用胰島素控制血糖。
n注意藥物或過度治療引起的低血糖
n急性心腦血管事件可以合并高血糖,檢查糖化血紅蛋白可以鑒別
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及其防治原則
5、不平衡膳食
(1)引發(fā)心血管疾病的不平衡膳食主要有:
---飽和脂肪酸攝入比例過高(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
---總熱量攝入過多
---膽固醇攝入過多
---鈉鹽攝入過多和鉀鹽攝入過少
---蔬菜水果攝入過少
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及其防治原則
n合理膳食是預(yù)防和治療心血管病多重危險,降低心血管病發(fā)病的主要措施之一
(2)一般人群健康膳食的基本特征:
---總熱量不超標(biāo)
----脂肪提供的熱量為25%左右其中飽和脂肪酸供能比≤10%
---鈉鹽攝入<6g/d
---足量的蔬菜和水果
---其他保護性膳食因素
心血管病危險因素針對性的膳食干預(yù)原則和措施
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及其防治原則
(3)具體措施
①減少膳食總熱量
n不吃或少吃高脂肪食品(如肥肉、油炸食品、全奶制品)及高糖食品
n減少食用油,控制在20g/d
n適當(dāng)控制谷類攝入,增加低能量密度攝入—蔬菜、水果
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及其防治原則
②限鹽
n食鹽攝入總量<6g/d
n減少烹調(diào)用鹽
n控制醬油、黃醬等
n不食含鹽高的食物、零食
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及其防治原則
③限制飲酒
n男性酒精攝入量<25g/d,女性<15g/d。39度白酒含酒精32.5%。葡萄酒含酒精13%~15%.啤酒4%
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及其防治原則
④補充膳食鈣—奶類和豆類食品
⑤補充食物纖維素、抗氧化維生素和鉀----蔬菜、水果、粗糧
⑥降低膽固醇攝入量 :瘦肉<75g/d,蛋黃<4個/周,盡量避免吃動物內(nèi)臟
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及其防治原則
⑦調(diào)整脂肪酸比例
n選擇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作為烹調(diào)油—花生油、豆油、玉米油、橄欖油
n少食動物脂肪、棕櫚油、椰子油人造黃油;增加富含ω-3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深海魚、淡水魚
n適量補充硬果類和豆類
n合理膳食兩句話:即一、二、三、四、五,紅、黃、綠、白、黑。
n“一”指每日飲一袋牛奶,可有效改善我國膳食鈣攝入量普遍偏低現(xiàn)象。
n“二”指每日攝入碳水化合物250---350克,即相當(dāng)于主食6---8兩。
n
n“三”指每日進食3 份高蛋白食品。
n“四”指四句話:有粗有細;不甜不咸;三四五頓(指少量多餐);七八分飽。
n“五”指每日攝取500克蔬菜及水果,對預(yù)防高血壓及腫瘤至關(guān)重要。
n“紅”指每日可飲少量紅葡萄酒50---100毫升。每日進食1至2個西紅柿。
n “黃”指黃色蔬菜,如胡蘿卜、紅薯、南瓜等,對兒童及成人均能提高免疫力。
n“綠”指綠茶及深綠色蔬菜。具有防感染、防腫瘤的作用。
n“白”指燕麥粉或燕麥片。食燕麥對糖尿病患者效果更顯著
n“黑”指黑木耳,有助于預(yù)防血栓形成。
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公布的全球十大垃圾食物:
n
1、油炸類食品;
A、導(dǎo)致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肥胖、糖尿病、脂肪肝等慢性疾病的元兇。
B、含大量強致癌物質(zhì),導(dǎo)致各種癌癥。
C、破壞維生素,使蛋白質(zhì)變性。
n2、腌制類食品;
A、腎負擔(dān)過重、導(dǎo)致高血壓、結(jié)石等。
B、含有致癌物質(zhì)—亞硝酸胺。
C,影響粘膜系統(tǒng)對腸胃有害,容易患胃腸道疾病。
n3、加工類肉食品;(肉干、肉松、香腸等各種加工過的肉類)
nA、含三大致癌物質(zhì)之一:亞硝酸胺(防腐和顯色作用)。
nB、含大量防腐劑(加重肝臟負擔(dān))。
n4、餅干類食品;
nA、食用香精和色素過多(對肝臟功能造成負擔(dān))。
nB、嚴(yán)重破壞維生素。
nC、含有潛在致癌物—丙烯酰氨。
n5、汽水飲料類食品;
nA,含磷酸、碳酸,會帶走體內(nèi)大量的鈣,腐蝕牙齒、影響發(fā)育期的孩子長高、導(dǎo)致骨質(zhì)疏松。
nB、長期飲用會導(dǎo)致胃痛、肥胖、糖尿病、食道癌。
n6、方便類食品;(包括快餐、方便面和膨化食品等)
A、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
B、鹽分過高,含防腐劑、香精(損害肝腎)。
C、含鉛毒無法排除,影響神經(jīng)、心血管、消化、造血等系統(tǒng)。
n7、罐頭類食品;(包括魚類、肉類和水果類)
A、破壞維生素,使蛋白質(zhì)變性。
B、熱量過多,營養(yǎng)成分很低。
n8、話梅蜜餞類食品;
A、含有三大致癌物質(zhì)之一:亞硝酸胺(防腐和顯色作用)。
B、鹽分過高,含防腐劑、香精(損害肝腎)。
n9、冷凍甜品類食品;(冰淇淋、各種雪糕)
A、含奶油極易引起肥胖。
B、含糖量過高導(dǎo)致免疫功能下降。
10、燒烤類食品;
A、含有大量三大致癌物質(zhì)之首的三苯四丙吡。
B、導(dǎo)致蛋白質(zhì)炭化變性(加重腎臟、肝臟負擔(dān))。
C、世界衛(wèi)生組織公布的研究結(jié)果稱,吃燒烤等同吸煙的毒性。
n以上提到的垃圾食物都是高熱量、含有高有害物質(zhì)的垃圾食品。
n人體無法消耗掉這么多熱量,更無法排除掉這么多毒素,再加上長期缺乏運動鍛煉就會造成內(nèi)熱。
n中醫(yī)稱為“陰虛”、“陽虛”、“氣虛”、“血虛”。現(xiàn)代醫(yī)學(xué)稱為“亞健康”。中國民間俗稱為“上火”。
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及其防治原則
6、超重和肥胖
n超重和肥胖與心血管病的發(fā)病和死亡呈顯著的正相關(guān)
n體內(nèi)脂肪過度積蓄引起高胰島素血癥、胰島素抵抗、高血壓和血脂異常等多種危險因素增加
n衡量超重和肥胖的簡單指標(biāo)---體質(zhì)指數(shù)(BMI)和腰圍
n正常BMI為18.5~23.9kg/m2 , 24~27.9---超重 ≥28為肥胖
n成人腰圍
<90/85(男/女)
≥95/90開始減體重
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及其防治原則
7、缺乏體力活動
(1)適當(dāng)?shù)捏w力活動好處
①直接保護作用—維護血管內(nèi)皮細胞功能和抗氧化;
②間接保護作用—增加心腦血流量、改善微循環(huán)、降低升高的血壓、降低血糖和胰島素抵抗、減輕血脂異常、減少體重和體內(nèi)脂肪;
③提高機體耐缺氧、缺血能力
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及其防治原則
(2)預(yù)防心血管病體力活動建議
①對所有年齡組的人:每周至少5天,每天至少30~45min的體力活動
②提倡有氧鍛煉。典型的有氧鍛煉有:步行、慢跑、騎車、游泳、健美操、跳舞和劃船等---包括輕度熱身3~5min;耐力活動或有氧運動20~30min;放松---5min
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及其防治原則
③增加體力活動應(yīng)循序漸進
④運動強度要適當(dāng)。
--常用的運動強度兩種 :
低運動量---3~4次/周,20~30min/次持續(xù)耐力訓(xùn)練;
中等運動訓(xùn)練,3次/周,40~60min/次。一般是脈搏達到年齡段的60%。心血管病危險小的達到75%
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及其防治原則
⑤注意運動時的不良反應(yīng)
n一般認為鍛煉時的輕微呼吸急促在休息4min內(nèi)明顯減輕為正常,否則為運動過量。
---健康有15%取決于遺傳,
---10%取決于社會條件,
---8%取決于醫(yī)療條件,
---7%取決于自然環(huán)境,
---而60%取決于自己習(xí)慣的生活
----可見生活習(xí)慣的重要----養(yǎ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