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索菲亞和創造者大衛·漢森正在與查理·羅斯對話。
北京時間10月1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CBS新聞臺《60 Minutes》節目主持人查理·羅斯(Charlie Rose)近日采訪了一位名叫索菲亞(Sophia)的機器人。
“我一直在等你。”索菲亞在采訪中說道。羅斯對此表現得很吃驚。“等我?”他問道。“也不算是吧,”她回答道,“但這句話用來搭訕挺不錯的。”
索菲亞成功把查理·羅斯逗笑了,對于一臺機器人來說,這還挺不賴的。羅斯在上一周的《60 Minutes》節目中對這臺類人型機器人展開了采訪。從采訪片段中可以看出,羅斯對待機器人的嚴肅態度和好奇心與采訪常人無異。“這是一次對可能性的探究,”羅斯表示,“你不能只是想,‘我為什么要和一臺機器說話?’而是應該想,‘我想像對人類一樣對這臺機器說話,看看它會作何反應。’”
索菲亞的發明者大衛·漢森(David Hanson)認為,如果人工智能的外觀和聲音像人類一樣,人們就會更愿意和它們做深入的互動。“我認為我們應該至少讓一部分類人型機器人具有人類的外貌和聲音,這能促使人們像和人類交往一樣、和這些機器人互動。”漢森指出,“這樣人工智能就能更清楚地意識到,身為一名人類究竟意味著什么。”
他將機器人視為人類的伴侶,這部分人(比如老人)如果沒有別人的陪伴,就會感到孤獨。“如果機器人可以用非常接近人類的方式與人們溝通,幫助不會用電腦的人使用電腦,讓他們和自己的親屬取得聯系,”漢森解釋道,“或者讓他們和一種自然的方式和醫療服務提供商取得聯系,這樣就能讓這些人與身邊的世界緊密相連了。”
漢森的公司Hanson Robotics設在香港,目前已經生產了20臺類人型機器人,甚至還研發出了能模擬面部肌肉特性的人造皮膚。索菲亞便是其中最新的一臺機器人,以奧黛麗·赫本和漢森的妻子為原型。
索菲亞這個名字是智慧的意思,漢森指出,我們希望她最終能達到人類的智力水平、甚至超出這一水平。”但她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有時她能弄清事物的含義,這簡直有點嚇人,而且十分接近人類的思維,漢森說道,但有時候,她就是理解不了。
索菲亞的“大腦”。
在采訪索菲亞時,羅斯問她是否被編程過,但她只是沉默不語。此外,她的回答有時還很荒謬。但除了這些問題之外,她在接受采訪時的表現仍然令主持人感到震驚。索菲亞的“大腦”的確經過了編程,但漢森指出,她可以依據算法做出自發的反應。她所采用的人工智能可以對談話內容進行分析,并推算出之后的信息。從理論上來說,這能幫助她將來做出更好的反應。漢森指出,她對羅斯的“搭訕”就是自發反應的一個例子。
她的眼中裝有攝像頭,胸部還裝有一只廣角攝像頭,讓她能同時看見幾個人。她可以用一枚3D傳感器感知深度,還擁有面部和語音識別能力。“我不認為機器人只是用來取樂的,”羅斯說道,“我認為科學家之所以研發機器人,是因為他們相信,這正是通往未來的必經之路。”
不過就現在來看,漢森的機器人還是更像一臺機器,而不是人類。羅斯也表示,他在和索菲亞交談時不可能把她錯當成一名人類來看待。“就目前而言,‘人工’這個詞仍然是事實。”漢森承認,他的夢想(讓人工智能機器人擁有人類的外貌、卻又擁有超出人類的智慧)在科學界沒有得到廣泛認可,但他并不會因此氣餒。
“它們可能會在接下來的20年內問世,”漢森談起超級智能機器人時這樣說道,“或者,如果我們偶然找到了正確的算法組合的話,它們也可能會突然出現。很多事情都是這樣,人們都說這件事永遠不會發生,結果它第二天就發生了,我們的世界也就此改變。”(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