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李意外 聲音:三三
“這輩子做過最后悔的事就是和他結婚。”
凌晨3點,閨蜜在朋友圈分享了一條動態,然后再無消息。
說實話,那一瞬間我真的渾身發冷,心里閃過很多亂七八糟的聯想,到最后無計可施,電話打到閨蜜老公的那里,然而等待我的卻是一陣又一陣的忙音……
我是后來才知道,閨蜜當天曾在微信給老公發過一段長長的話:
“人生不高興事,十之八九。
今天聽到你說,倘若我再歇斯底里鬧下去,你會打得我爬不起來。
想起跟著你的的這幾年——
你拿刀作勢砍我的樣子。
你父母在一旁冷眼瞧我的樣子。
真的覺得人生的苦是無邊無際,倘若沒有孩子的牽絆,我大抵是萬萬無法忍受到現在的……”
字里行間的輕生意味已經很明顯,我想這話換誰聽到,勢必都會嚇到魂飛魄散,而他竟然輕飄飄回了一句:“想死死遠點,別裝腔作勢。”
誰裝腔作勢啊?
把閨蜜從鬼門關叫回來的,是他們不到兩歲的孩子。
孩子半夜起來,哭得撕心裂肺,滿世界找媽媽。
我讓孩子給閨蜜發了條語音,自己在這邊,屏氣凝神,不敢說一句重話……
那天的最后,我們等回了這個傻姑娘,但人雖猶在,而心已死去,我不知道閨蜜得花多久才能走出傷痛。
我只知道,倘若再有一次機會,閨蜜不會選擇進入婚姻了,起碼不會選擇這么倉促地進入婚姻了。
就像那句話說的:
你匆匆忙忙嫁人,就是甘冒成為不幸者的風險。
你得承擔識人不清的后果。
你得深陷雞飛狗跳的關系。
結婚的時候從來沒想過這些,以為相愛就是擁有了一切。
但其實,婚姻一開始就不能只以身以心赤誠相愛,一旦瓦解起來也就比什么都快。
閨蜜不就是赤裸裸的例子么——
明明戀愛時他包容又遷就。
可結婚后他突然有恃無恐,他無條件地偏袒父母,無底線地背叛婚姻。
明明兩個人都各自有工作。
可他回家就能躺著玩游戲,自己卻得做飯,伺候孩子,再包攬大大小小的家務。
明明矛盾發生時誰都不無辜。
可他吵完就能像個局外人,自己卻掏心掏肺檢討著過錯,滿心滿眼記掛著孩子,惶惶不得終日。
時間久了,心也累啊。
既然這樣,一個人生活不是更幸福嗎?
我不知道你們是否看過前段時間網上那則鬧得沸沸揚揚的新聞,說的是:
韓國30歲未婚群體中,七成男性希望結婚,女性態度相反。
以前對于這個數據,我還嗤之以鼻,而今見過的事情多了,越發覺得有道理。
韓國這般,中國何嘗不是一樣呢?
我那天在聽友群里問了100個女人——
如果再給你一次機會,你還會結婚嗎?
67個人回答:不會。
為什么呢?
聽友栩栩的故事,或許能代表一部分人的答案。
栩栩和我已經認識很久,上周末突然發來消息說:“想離婚了。”
我問:“是他不愛你了嗎?”
栩栩苦笑了一下:“也不是,只是突然覺得單身的日子更快樂。”
結婚后的栩栩,不復從前靈動。
一日三餐圍著老公孩子打轉,一年到頭為了人情世故發愁。
可明明結婚前的栩栩也閃耀得像顆星星呀!是當地業務能力非常出色的記者。
為了一篇稿子可以連熬幾個大夜,為了一個線索可以獨自跑去蹲點,滿世界地采訪和出差,一點也不打退堂鼓。
因為這事,當時還是男友的老公不知道鬧過多少次別扭,說受不了另一半為了工作這樣沖鋒陷陣,自己簡直成了可有可無的擺設物。
最后是栩栩選擇了退一步,為他放棄了事業,然后走進了婚姻。
那時總覺得來日方長,還有機會能重拾夢想。
可誰知道,日復一日的婚姻生活里,全是七零八碎的雞毛,根本沒有所謂的詩和遠方。
不是孩子哭了,就是家里臟了;
不是馬桶堵了,就是暖氣停了。
不是物業催繳,就是公婆生病了要去照看。
時間久了,難免情緒失控。
這時老公再云淡風輕地補一句:“能不能別這么矯情,過日子不就是這樣嗎?多大點事呀。”
長年累月來的付出,不被理解和疼惜,真的很容易崩潰。
就像栩栩所說:
“以前我給自己買最貴的相機,現在給他買最貴的西裝,給孩子買最貴的水果。”
“為了和他結婚,我夢想不要了,還把自己整成了黃臉婆!”
“可到頭來他把一切都說得輕松,太不公平了!”
是啊!
若是這樣的話,我想,那再多的熱情,到后面也會演變為不再開口的欲望,再多的喜歡,到后面也會演變為行將就木的蹉跎吧?
畢竟,很多時候,真正讓人失去信心的不過是精神上的孤獨與挫折。
不被理解,不被珍惜,婚姻就是這樣,才會一步步地走向盡頭。
別不相信,最高法院曾有一組數據顯示過:超7成離婚是由女性提出來的。
相關的調查,國外也做過,結果顯示:61%的女性單身時更愉快,男性單身時感到快樂的比例只有49%。
所有的數據,都指向了同一個結論——
步入婚姻后,女人容易因為長久以來所堆積的情緒,對兩人的感情失去信心,男人則相對快樂,也更享受目前的生活。
美國作家比徹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美滿的姻緣使人如虎添翼,不幸的結合給人套上枷鎖。
我能理解為什么越來越多的女人會選擇一個人生活。
畢竟高質量的單身,好過低質量的婚姻。
想到前陣子看到的那條新聞——
一男子帶尖刀上法院跟妻子進行離婚調解。
進入法院,便在現場揚言,調解完就要殺了妻子。
這還不止,女子還向法警展示了男子在微信威脅自己及母親,并揚言殺死全家的聊天記錄。
隨后法警甚至在他的車上發現了新購買的封口膠,繩子,和汽油等……
不寒而栗的感覺簡直無法用言語形容!面對這樣的婚姻,我只想說兩個字:快逃!
婚姻不是游戲——
不是一方殘暴無度,一方忍辱負重的將就。
不是一方橫行霸道,一方節節敗退的屈服。
不是一方屢屢犯錯,一方就該原諒的關系。
好的夫妻關系,需要共同經營。
就像《父母愛情》里的江德福和安杰。
初初看,我尚且還不能體會江德福的深情,然而愈看到后面,便愈覺得,一生能遇到一個這樣的男人,便是一種難得的幸福——
相愛時,他為了和安杰在一起,愿意拋下自己光明的前途,回家種田。
結婚后,他因為知道安杰喜歡喝咖啡,于是出差的時候,用糧票東拼西湊,四處托關系才終于換到一包咖啡;
暮年時,他得知安杰生病,慌張得像個孩子,飯不肯吃,覺不肯睡,苦守在安杰病床前,不愿在安杰沒醒來前離開半步……
從青絲到白發,心甘情愿地為一個人付出,不求回報,不計得失。
這就是江德福對安杰的愛情。
而安杰回饋他的,則是同等分量的深情。
十年如一日的,包容他的粗心,原諒他的魯莽,袒護他的自尊,兩人終于得以攜手走過五十余載的光陰。
他們的故事,讓我想到美國心理學家哈利曾提出過情感銀行的概念,他說:
在每一對伴侶心里,都有一個情感賬戶,對方每做一件讓你感動的事情,就是在給你的情感賬戶里存錢。
別不相信——
一個家過得好不好,丈夫的參與感特別重要。
婚姻里,但凡男人多一點關心,比如做飯的時候幫忙摘個菜,天冷的時候囑咐妻子添件衣,哪怕是這種小事,都會讓女人感動不已,收到的效果也會驚人不已。
就像金星所說:
女人是水。你用0度對我,我即刻成冰; 你用50度對我,我不冷不熱; 你用100度對我,我便會沸騰。
所謂婚姻生活,其實說到底,就是一場將心比心,你付出什么,就會得到什么。
這些年,見證過許多幸福愛情,也目睹過許多失敗婚姻,越發明白,所有婚姻里,唯有相互心疼的兩人,關系才最牢靠。
你給我寵愛,我還你包容。
你給我三分情,我還你七分熱。
你給我死心塌地,我還你不離不棄。
夫妻之間本就是一場不可言說的緣分,唯有真心換真心,方能白首不分離。
點亮文末“在看”,愿我們都能于千萬人之中,找到那個在經歷風花雪月過后,又回到柴米油鹽之中,仍能一起三餐四季,然后相伴到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