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君,也就是商鞅,死了,死得很慘烈。
商鞅變法是周顯王七年的事情,又過了二十多年,周顯王三十一年,也就是公元前338年,商鞅獲罪,五馬分尸,禍及家人,盡滅其家。
眾所周知,商鞅是一位著名的改革家。在秦孝公的支持下,推行變法,使秦國變成了一個強大的諸侯國,對秦國貢獻很大。
眾所不知的是,商鞅還有另外不好的一面,那就是用法嚴酷,殘暴好殺,民怨極大。
初,商君相秦,臨渭論囚,渭水盡赤。
為相十年,民多怨之。
商鞅居功自傲,曾經(jīng)問趙良,我和五羖大夫相比,治理秦國誰的功勞更大?
這樣問,就是自我感覺比五羖大夫更高明,也希望從別人口中得到這樣的回答。
那個叫趙良的伙計是個實在伙計,首先聲明,我實話實說,你不能殺我。
如此聲明,答案也就很基本明了。
趙良對二人的評價如下:
五羖大夫,荊之鄙人,穆公舉之??谥露又傩罩稀?/span>
相秦六七年而東伐鄭,三置晉君,一救荊禍。
為相,勞不坐乘,暑不張蓋,行于國中,不從車乘,不操干戈。
五羖大夫死,秦國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謠,舂者不相杵。
五羖大夫,就是秦穆公時的百里奚,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真正的賢相名臣!
商鞅,您。
因嬖人以為主;從政,陵轢公族,殘傷百姓。公子虔杜門不出八年,殺祝權(quán),黥公孫賈。
得人者興,失人者崩。
您干的這些事,都不是得人的事兒。
君之出,后車載甲,多力而駢脅者為驂乘,持矛而操戟者旁車而趨。此一物不具,君固不出。
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您的作為,非恃德也。
君之危若朝露,秦王一旦捐賓客而不立朝,秦國之所以收君者豈其微哉!
商鞅的下場,趙良已經(jīng)說的非常直白了。
忠言逆耳,實話難聽,張良的話,商鞅聽完自然很不高興,也沒當回事兒。
五個月后,孝公死掉,惠文王接班即位,公子虔的門徒告商鞅謀反,國君派人抓捕,商鞅逃亡到魏國尋求政治避難,魏國不接納他,沒辦法又返回秦國,最后,被抓遇難。
商鞅的悲慘結(jié)局,有其因改革結(jié)仇權(quán)貴的因素,也有其個人品格缺陷的因素。
記于2020年8月10日公眾號ID:kbwdwys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