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最勵志的故事就是窮小子好好讀書,中狀元,娶公主,當駙馬,衣錦還鄉(xiāng),報恩爹娘。
當然,也有壞人,比如說,鍘美案中陳世美就是中了狀元當駙馬,貪圖富貴,殺妻滅子。
不管怎么說,都覺得狀元和公主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公主就是為狀元生的。
今天看了一篇文章,才知道壓根就不是那回事兒,從唐朝到清朝,歷史上主要朝代中有籍可查的文狀元有504人,基本上沒查到有幾個當駙馬的。
歷史上確實查到當了駙馬的狀元,只有唐代一個叫鄭顥的伙計,一個婚姻很不幸福的男人,一個為此懷恨一生的男人。
鄭伙計是名門之后,他爹當過宰相,他本人是唐武宗會昌二年(公元842年)的狀元。當駙馬是他高中狀元之后又過了幾年以后的事情。
唐宣宗李忱委托當時的宰相白敏中(白居易的一個堂弟)為女兒萬壽公主找個士族女婿。白伙計就推薦了鄭伙計。
這位老白同志很不地道,當時人家鄭狀元正在回老家娶媳婦的路上,他以朝廷有緊急公務為名,讓鄭狀元立馬返京。
鄭狀元半路接到命令,只好中止婚娶回京。結果一回到京城,就接到了皇帝命他和萬壽公主成婚的圣喻
鄭狀元自然不敢抗旨不尊,只好退了以前的婚約,改娶公主,當了駙馬。
這駙馬爺絕當?shù)煤懿皇娣懿恍腋!km然結婚前,宣宗就下過二道詔書,要求閨女奉舅姑宜從士人法,結婚后又再三告誡女兒不得輕慢夫君!不得干預時事!但公主驕矜慣了,對皇帝的口諭和圣旨根本不當回事兒,平常也不太把狀元當回事兒,鄭狀元病重之際,萬壽公主不管不顧,兀自到慈恩寺看戲取樂。
知道這一情況后,唐宣宗頗為感慨地說:“我一直鬧不明白讀書人為啥都不愿意與皇家結親,現(xiàn)在看來,他們確實有不愿意的道理!”
因為婚姻生活不幸福,鄭駙馬一直對他和公主的大媒人,也就是白居易那個宰相弟弟耿耿于懷,懷恨在心,一有機會就向老丈人告老白的黑狀,老白對此也心知肚明,惴惴不安。
狀元很少有人娶公主當駙馬,固然有皇帝閨女驕橫難伺候一般人不敢娶、娶了一般不幸福的原因,更有人家公主瞧不上窮酸讀書人的原因。
除了鄭伙計這個少有的成了駙馬的狀元,文中還介紹了個駙馬未遂的狀元。
文中說,南宋開慶二年,理宗想選尚未成婚的新科狀元周某某為駙馬,召見時,公主在屏風后面看了看,覺得周某人長得不夠英俊,堅決不同意,此事就此作罷。
狀元和公主難以婚配的最大原因,應該是門不當戶不對,狀元不敢娶、不愿娶公主,公主也不喜歡只讀圣賢書的狀元。
除此之外,年齡不太合適也是現(xiàn)實問題。狀元比現(xiàn)在的博士難考,好多年全國才出一個,讀書人考取功名,得先考上秀才才能考舉人,考上舉人后才能考進士。范進中舉都七十多了,正常情況,狀元成為狀元時,大都不年輕了,往往已成婚配。而公主嫁人一般都是十五六歲的年紀,很難有年齡合適的未婚狀元。
讀到這篇文章之前,老覺得考上狀元做駙馬是標配,真沒想到狀元基本沒有當駙馬的。
有些東西,很容易以訛傳訛。
2021年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