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關懷這門學問學校里可不怎么教,但對每個人都很重要。懂心理的人力總認為自我關懷可以先從一個微笑開始。雖然聽起來有那么點玄乎,但是強烈推薦你試試滿分微笑指南,保持三秒微笑就能帶來滿分的勇氣。很多人知道相由心生的說法,我們呈現給別人的面部表情映照著我們的內心世界。那么,當我們有一調節自己的面部表情時,是否也會反過來影響我們的心情呢?心理學家們給出的答案是肯定的。1988年社會心理學家弗里茨做了一個相當有趣的實驗,他讓一組人保持微笑看了一部動畫片,并同時讓另一組人皺著眉頭看了同一部動畫片。保持微笑的組會明顯比愁眉苦臉的組隊動畫片的評價更高。而有更多的神經心理科學家發現,當我們做出不同的面部表情時,大腦會被激活不同的情感回路,身體也會被激活相應的自主神經系統。也就是說,一個人是可以通過面帶笑容來讓大腦與身體接受到快樂的指令的。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當你有意讓自己保持微笑,你的心情也許真的會變好。懂心理的人力總認為,保持微笑并不意味著你需要否認和忽略那些令自己痛苦難過的部分,你依舊可以在信任的人面前去談論那些讓你覺得很沮喪的事情,或者擁有一些自己呆著什么都不做的時光。只是在這些療愈的時刻之外,你可以允許自己擁有更主動的方式來調節情緒。保持三秒微笑是你此刻立馬就可以實現的自我關懷。從今天開始每天都微笑。
懂心理的人力孟總期待更多伙伴們加入滿分微笑的行列,支持更多人實現自我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