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拿到新房拍攝的照片:
1.
入戶玄關:
2.
客廳和陽臺
3.從客廳看過去的餐廳和陽臺以及一進門的一堵衣帽間的墻:
4.餐廳和陽臺:
5.次衛(wèi):
6.次衛(wèi)、兒童房、主臥過道:
可能是出于生活習慣的偏見吧。請容我吐槽一下新房子的設計:
一是次衛(wèi)為非下沉式設計,只能安裝馬桶,如果要裝蹲便器必須做抬高處理。二是下水管正對衛(wèi)生間的門,有點不雅觀,無論是安裝馬桶還是蹲便器又要再次改動放置這兩樣的地點。三是衛(wèi)生間差存水灣。國內(nèi)大品牌融創(chuàng)出品,這樣的設計作品,我實在是覺得不可思議。
好了,言歸正傳,開始今天的主題。
第一版的思考完整日志:
這是人生的第二套房子,這次換了面積大一點,有兩個衛(wèi)生間的房子。沒想到會如此之快,考慮到小孩一歲多,所以計劃一收房就開始裝修,打算空一年半至兩年再入住。很多朋友考慮到經(jīng)費不夠的問題,所以打算等攢足了錢再裝修。其實,以我第首套房裝修的經(jīng)驗來看,經(jīng)費可以慢慢攢,硬裝部分前兩個月除了人工費用,真的花費很少。真正的耗費在電器和家具入場環(huán)節(jié),更何況還有很多材料都支持預付款。
我的主要思考是硬裝基礎設施材料用好一點,但不能過度凹造型,最重要的是軟裝部分,一個溫暖而有生活氣息的家需要后期慢慢填充。
先說說第一套房踩過的坑:主要是電器方面的,因為硬裝是是請親戚包工,所以不存在大的質(zhì)量問題。
1.廚房當時選的一個不起名的品牌叫歐意櫥柜,5000元包干,本來廚房面積也不大。沒給我設計一個抽屜,全都是上下兩層的柜門,而且柜子沒做到頂。如今大面積積灰。
2.瓦工師傅當時接了很多活,所以貼瓷磚有點粗心,廚房地面有兩塊地磚沒貼好,導致現(xiàn)在走上去還是有點空空的感覺。衛(wèi)生間與客廳之前有幾塊墻角瓷磚現(xiàn)在已脫落。
3.不知道是衛(wèi)生間大便器沒設計好還是地漏太差了,每到夏天下水道會滋生蚊子,附在墻磚上,讓人感覺很惡心。
4.煙機灶沒選好,當時一心為了省錢,根本沒注意這方面的細節(jié)。一是煙機的噪音太大,二是燃氣灶的火力不夠,無法滿足我這個喜歡爆炒的小廚娘,再者,灶圈質(zhì)量差,長時間燃燒,會變得通紅,感覺很危險,已經(jīng)購買了一款新的,但仍然質(zhì)量不夠硬。
5.燃氣熱水器沒選好,主要體現(xiàn)在不是恒溫的,洗澡中途會突然變成冷水,冬天那叫一個酸爽。特別是有小孩以后,忽冷忽熱的水用起來十分不方便。
6.當時沒有小孩,兒童房的很多設想都是多余的。現(xiàn)在有了孩子,才知道,他們不可能在生下來的前5年甚至更長時間自己一個人在房間睡覺或是玩耍。但我當時完全沒想到這方面,直接買了個高低床,刷了一面墻的黑板漆,結(jié)果,到目前為止,整個房間還是親戚或爺爺奶奶來了居住。
因此,這次裝修新房,除了抓好硬裝的環(huán)節(jié),電器,尤其是廚電一定要仔細甄選。
空間方面的規(guī)劃,我受到好好住住友的啟發(fā),思考如下:
本次裝修主要考慮小孩。所以注意以下事項:
公共區(qū)域盡量寬闊,方便孩子活動;
打造孩子秘密基地,讓空間具有延展性;
兒童房不要太多固定家具,保持機動性;
充分利用可調(diào)節(jié)成長型家具;
提前預留兒童房電路插座;
圖書分散收納有助于培養(yǎng)孩子閱讀興趣;
規(guī)劃收納空間,從小培養(yǎng)孩子自理能力;
預留充足的孩子車類收納空間。
好好住APP
一是木地板要么鋪魚骨樣式,要么用愛格大寬板。直接網(wǎng)購愛格漢密爾頓橡木原色(強化地板)。客廳打算采用百葉窗,整屋主打軌道燈,此方案已經(jīng)與家人和包工師傅溝通好。效果可以參考好好住住友:
二是客廳陽臺借景庭院。由于是小洋樓,古代園林中的借景手法。我家在9樓,待到院子里的樹長高一些,可以用落地窗最大限度的把陽臺敞開,把綠意春光請進室內(nèi);將陽臺改造成自家的小院子,放一個茶桌,幾個蒲團,使之成為一個自在美好的放空之處。
類似于住友的這種:
陽臺的柜子和地臺,我十分喜歡這個設計
借景窗外的綠樹,非常棒的想法
引用住友的原話:
驕陽似火的夏天,屋里卻透著股安穩(wěn)和陰涼,落地窗外一朵巨大的樹冠,青山一般遮住了對面半棟樓;俯望的草坪也是綠色蔥蘢。住高層小區(qū),未必樓層越高景觀越好,視野大有時倒不如小而美的窗景。
用柜子包住墻,做吊頂和地臺,但是地臺要么用純水泥做,要么鋪水泥色地磚,怕木地板常年在太陽下暴曬。打破剪力墻和梁帶來的空間劃分,用新的邊界改變了陽臺原本的空間形狀,整個客廳的視覺空間都延展開來。
好好住APP 南山拾瓦
水泥墻非常有特色,溫暖的地臺
類似于以上圖片中的效果。但兩側(cè)都做有門的大空間柜子,用于放置雜物,但會不會影響采光。能否考慮不吊頂。
圖片中的作者把柜子做了一個切角,讓視線范圍變得更寬,還有柵格設計別具禪意
客廳除了沙發(fā),不放任何大型家具(包括電視),后期放置自由組合的組合柜,用來放書,方便家人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考慮到成本問題,需不需要安裝投影,待與家人溝通后再做決定。
組合架類似于如下:
三是餐廳,這次吸取首套房的教訓,以免將杯子放在餐桌上。這次在餐廳放置斗柜,用來放燒水壺、茶葉、水杯,臨時放菜盤、餐具等物品:
餐桌考慮圓形或長方形,到時候如果有一眼相中,價格又格式的原木質(zhì)餐桌,就會購買。
四是廚房,廚房目前的想法是半開放式,在餐廳與廚房之間做一個島臺,如果廚房的開口預留的足夠多,打算將冰箱也放在門那里。參考如下圖:
或這樣:
廚柜的門想使用谷倉門,但要考慮成本。另外,這次的水槽采用單水槽,方便放置鍋和盆之類的大件。
五是客衛(wèi),這一次吸取首套房的裝修教訓,做干濕分離。考慮到客衛(wèi)使用人多,頻率高,家里又有兩個衛(wèi)生間,所以次衛(wèi)做蹲坑。主衛(wèi)平時只有我和女兒使用,采用馬桶,其他物件簡單干凈就行。模式值得借鑒下圖:
六是主臥,首先將主臥的衣帽間能拆多少拆多少,盡量還空間給客廳,不能拆的部分試空間大小而決定是否再做小衣帽間。預算充足的情況下選擇用榻榻米。預算不充足就托高床臺,做地臺床,類似于下面這個圖:
主臥衣帽間:到時候看成本,或是直接采用宜家的定制版。
七是兒童房,兒童房考慮到女兒慢慢成長,所以只給她做衣柜,其他都留白。隨著她慢慢成長,考慮放置矮柜。(以下3張照片的作者我已不記得,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刪除。)
八是書(客)房。這個還有待與老公商量。想給他一個獨立的辦公學習空間,但考慮到父母偶爾會過來住。所以要兩者相結(jié)合。目前我自己的考慮是用宜家的書柜外加一個沙發(fā)床。買一把好的辦公椅,一定得配一個升降桌。
九是玄關,玄關其實是最重要的部分,因為它給客人的第一印象彰顯著屋主的生活風格。暫時還沒考慮好玄關的裝修方案,也沒尋到合適的效果圖。以后慢慢補上。
第二版更新修改部分日志:
4月25日更新:
硬裝簡潔,后期軟裝慢慢打磨,添置一些自己喜歡的器具。廚衛(wèi)及陽臺打算就用水泥灰瓷磚,簡潔。瓷磚參考三個品牌:諾貝爾、東鵬和馬可波羅。柜子盡量使用宜家的產(chǎn)品。
客廳不打算做地臺,有住友家的地臺發(fā)霉了。所以我打算直接通鋪木地板,以簡潔通透為主要目的。
另外,在《一輩子的家:這樣裝修最簡單》書中,也得到了很多啟發(fā)。
餐廚空間才是我與孩子最常使用的區(qū)域,利用既有的先天條件,讓廚房跟陽臺相鄰,廚房窗臺望出去是香草花園,把良好視野留給做飯的人,增添愉悅心境;小孩在餐桌上寫作業(yè)、玩玩具、等待美食上桌,讓媽媽做菜的時候也能看顧孩子、跟孩子聊天,疲憊時一抬頭就能被窗外的綠色世界治愈。
因此,客廳裝修的思考基本全盤否定,餐廳才是裝修的重要思考之地。
玄關的圖片已經(jīng)找到一張,值得借鑒:
門口放鏡子一來是為了方便家人或客人出入家門好整理衣冠面容。二來鏡子可以延伸空間感。
感謝您有耐心地閱讀至最后,后續(xù)更新,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