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這么一個問題:患上難治性抑郁究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有人回答說“離不開的醫院,回不去的家”,因為自己的病情總是反反復復,不得不過著從“醫院—家”兩點一線的生活,感覺無比無助和絕望。
大家都知道抑郁癥很常見,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全球有3.5億人患有抑郁癥。對于大部分抑郁癥患者來說,抗抑郁藥物是首選治療方案,但是仍有約30%患者經過足量、足療程抗抑郁藥治療后無明顯改善,成為難治性抑郁癥患者。那什么是難治性抑郁癥呢?難治性抑郁癥的危險因素又有哪些呢?我們一起來聽聽金蓮玉醫生的詳細介紹吧~
1. 在經過2種或多種抗抑郁藥足量、足療程治療后,患者病情未得到很好治療,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減分率<20%的抑郁癥被稱為難治性抑郁癥。
2. 難治性抑郁癥的危險因素有:
(1)病程長;
(2)抗抑郁藥起效慢:大部分患者一般都是2周左右起效,有些難治性的患者起效時間更久一些,患者癥狀的改善欠佳;
(3)同時伴有焦慮癥、人格障礙、幻覺、妄想等有可能轉變成難治性抑郁癥;
(4)高齡:老年是導致難治性抑郁的一種重要危險因素;
(5)發作嚴重程度:有多種抑郁癥狀,甚至會有自殺、自傷的情況;
(6)缺乏社會支持系統。
3. 對于看過醫生,在接受抗抑郁藥治療及心理治療后,病情還是反反復復發作的患者來說,不一定是難治性抑郁癥,也可能是由于用藥量及療程不足導致。不用過度焦慮恐懼,還是要找醫生根據病情具體判定的。
一、藥物治療
繼續強化治療
(1)當您接受抗抑郁藥治療后,發現抑郁情緒時常反復,病情控制不佳時,您首先要做的既不是加藥,也不是換藥,而是需要找醫生再次評估診斷,看看是否是診斷錯誤,或者是不是未關注其他伴隨癥狀等,同時還要確定藥物的劑量是否合適;
(2)若是接受抗抑郁藥治療后病情有緩解時,遵循足量、足療程原則繼續服用。
換藥
若是患者接受足量、足療程治療還是無效的話(漢密爾頓抑郁量表減分率<25%),那么則需要根據醫生醫囑進行換藥。
除此之外,在藥物治療方面,還可以聽從醫生建議選擇聯合其他抗抑郁藥或增效劑等。
二、非藥物治療
難治性抑郁癥患者可以在接受藥物治療的同時,聯合心理治療,如認知行為治療(CBT)和人際心理治療(IPT)等,其療效優于藥物或心理治療的單一治療。
除此之外,還可以選擇物理治療方式如電休克治療(ECT)、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rTMS)、深部腦刺激治療(DBS)以及迷走神經刺激治療(VNS)。還包括有氧運動、光照、按摩等。
對于難治性抑郁癥患者來說,還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嘗試做一些對自己有幫助的事情:
抗抑郁藥一般起效時間為2-4周。若您遵醫囑服用藥物一段時間后,發現自己病情沒有改善,也不要焦慮,此時您需要繼續遵醫囑服用藥物,并聯合心理治療。
持續的抑郁狀態可能使您對以前很感興趣的活動,現在都變得沒有什么興趣,此時您要主動的重新開始嘗試自己以前的愛好和興趣,嘗試這些感興趣的事情,可以將自己從抑郁的情緒之中釋放出來。
03
找到適合自己減輕壓力的方法
面對日常生活中來自各方面的壓力時,我們要嘗試找到適合自己減壓的方法。冥想、寫日記和瑜伽等壓力可能會幫著緩解壓力。
日常生活中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既不暴飲暴食,也不過度節食;良好的睡眠習慣,保證充足優質的睡眠;控制酒精的攝入等。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因為運動可以改善情緒。
除此之外,張麗萍醫生還建議難治性抑郁癥患者可以嘗試帶病生存,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如果您的親朋好友正在經歷抑郁,而抗抑郁藥物治療后沒有起效,此時不要放棄。而是需要向專業的精神科醫生咨詢其他治療方案,可能需要多次嘗試才能找到對改善病情有效的方法。
專家介紹
好書推薦:
這是一本寫給泛抑郁人群的心靈陪伴之書,全書共16個觸動人心的抑郁故事,近3萬字所長抑郁日記,3個小時讀完,你會重新認識抑郁人群孤獨又柔軟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