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媽媽連續一個多月不講話了,家里的空氣都凝固了?!边@是一個12歲女孩盈盈在博客里寫下的文字,小孩子的無助可見一斑。
夫妻吵架后進入“三不”狀態,即不說話,不理睬,不關心的并不少見。據中國法學會對全國家庭暴力現狀的一項社會調查表明:在發生矛盾的家庭中有88%會出現夫妻雙方互不理睬的現象,30%多出現負氣使勁關門離家而去或摔東西的行為,48%的家庭會出現互相辱罵的現象,還有20%左右的家庭中,丈夫會威脅并毆打妻子?!袄浔┝Α眰Φ牟恢皇欠蚱迋z的感情,還有年幼的孩子。
父母冷戰,童年里的刻骨銘心自述:小美,32歲,未婚
我小時候跟奶奶住在一起,5歲后回到父母身邊。爸爸是軍人,媽媽在工廠工作,三班倒,很辛苦。當時爸爸轉業到一家軍工廠,因為工作不順心的緣故,跟媽媽總吵架?,F在想來,可能媽媽是顧及我跟弟弟的原因吧,總聽他們提起離婚,但一直也沒離。爸媽很少交流,別人家吃飯時全家都有說有笑的,可我家,安靜得要死!爸媽吵架,是我童年里最刻骨銘心的記憶。
上小學時,遇到爸媽吵架,擔心爸爸扔的東西砸到我,就嚇得跑出去,躲到同學家里。心里害怕,也不敢跟同學說,怕人家笑話我,只能晚上睡覺時偷偷在被窩里哭。遇到我和弟弟考中學、考大學需要家長參謀的時候,爸爸也很少發表觀點,我感覺自己是個被遺棄的孩子。我拼命地學習,考試成績也挺好,可是,家里仍然冷冰冰的,換不來爸媽的笑臉。
后來,我大學期間爸媽離婚了。我對他們本來沒那么多依戀,也談不上傷心什么的。現在我也有男朋友了,交往五年還沒結婚,就是擔心結婚后兩人相處沒有現在好了,算是有點“恐婚”吧。小時候的經歷,在我心里有很大的陰影,揮之不去。
看到女兒強忍淚水,我心都要碎了自訴:焦女士,47歲,機關公務員
女兒高考結束后,我和老公平靜地辦理了離婚手續。孩子很無奈,但也接受了這樣的現實。想想這幾年來我們夫妻吵架、冷戰,孩子跟著受了不少委屈。一直以為這時候離婚對女兒的影響能小些,可看到女兒無辜、無助又無奈的樣子,我心里真是比針刺還疼。
孩子高考前夕,我和老公已經很少交流了,為了不影響孩子學習,我們選擇了沉默。孩子晚上9點多放學回家,她爸爸負責接,我負責準備晚餐。吃過飯后,孩子去自己房間學習,我住在書房,她爸住臥室,三個人各不相干。盡管孩子課業負擔很重,但也能感受到家里的氛圍。她沒問,我就沒多說。高考結束后填報志愿時,女兒的班主任告訴我,孩子高考前幾個月里情緒變化很大,在學校整日默默不語,心事重重。我聽了后真是滿心愧疚。
昨天跟孩子道別時,明顯感覺到女兒心里的壓抑。如果她能哭訴一通,把自己的不滿都說出來倒好,可她什么都沒說,低著頭,強忍著淚水,強裝著笑容,我這個做媽的心都要碎了。
影響孩子的是父母素質不是婚姻狀況心理專家 曲美英
對大多數孩子而言,真正需要的是能給他提供一個和睦溫馨家庭環境的父母。如果父母感情破裂,家里戰火頻頻,或者家人間根本沒有交流,這樣對孩子的傷害更大,會使孩子偏激、自卑,變得絕望和無助。所以真正影響孩子人生的是父母的素質,而不是婚姻狀況。
目前,“冷暴力”已經成為危害現代家庭的重要“殺手”。一些知識分子家庭,吵架時不會輕易打人或摔東西,而采取“冷暴力”這種消極應對的方式,經常采取“三不政策”,不說話,不理睬,不關心,即便說話,也經常是嘲笑,語言折磨。
一些父母擔心離異給孩子心理帶來負面影響,采取勉強維系的辦法。殊不知,這樣會加重孩子的敏感、脆弱心理。有的孩子會因此成為冷戰的犧牲品,而變得對周圍的環境非常敏感,對家里的氛圍異常警覺。長期下去,孩子會不愿意和人交流,對別人缺乏信任,變得冷漠、寡言、不合群。
婚姻出現了問題,冷戰和離婚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明智的父母會首先顧及孩子的真實感受,冷靜地讓步、妥協,給孩子營造良好的生活空間。因為比起孩子的健康成長,大人的那點兒利益、面子,都顯得微不足道。記者孫立民
名詞解釋
冷暴力
冷暴力是暴力的一種,其表現形式多為冷淡、輕視、放任、疏遠和漠不關心,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傷害。冷暴力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家庭冷暴力,多指夫妻雙方產生矛盾時,漠不關心對方,將語言交流降到最低限度,停止或敷衍性生活,懶于做家務等行為。二是職場冷暴力,無論是家庭冷暴力,還是職場冷暴力,實際上都是一種精神虐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