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上班,我都會經過一個賣早餐的小攤,買一份早餐,再繼續往公司走。賣早餐的是一個很陽光的小伙子,更重要的是,他有一顆像金子一般閃閃發光的愛心。于是,更加堅定了我一月三十天,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要在他這里買早餐的沖動與決心。
我奇怪于他的攤前為何人氣指數那么高,常常有人愿意排隊等著,尤其是年輕女孩。他常常反戴一頂鴨舌帽,身穿藍色七分褲、白色短袖T恤,系一條米黃色圍裙,青春陽光的臉上,就像他面前熱乎乎的豆漿、包子、雞蛋、粥、油條一樣,堆滿了熱情。誰要豆漿包子,誰要粥和油條,收錢找錢,動作利索,一個人忙得不亦樂乎。這是我每次買早餐時見到他的印象,感覺他頗有點像網絡上走紅的山寨版“燒烤哥”。
記得第一次到他攤前買早餐時,他看了我一眼,然后又看了一眼,找錢給我時又趁機看了一眼。敏感的我當時還以為他找了假錢給我心虛呢。他卻說:“我們之前沒見過吧?”我有點納悶:別的人跟女孩套近乎,一般會問“我們是不是在哪兒見過”。看來,他不是太老土,就是傳說中隱于民間的泡妞高手。
我周末睡了個懶覺,最后餓到自然醒。出去一看,還好,他的攤位還沒撤。他正悠閑的整理著攤子,這時一個衣著邋遢、蓬頭垢面的乞丐往他的攤前走去。原以為他會厭惡地擺擺手叫他走,不要影響他的生意。我的話在心里還沒有說完呢,只見他用袋子裝了幾個包子和雞蛋,再拿了一杯豆漿遞給他。乞丐向他作揖感謝一番,他也微笑著點點頭,好像在正常交易一樣。看來人是不能隨便替別人代言的,即使心里隨便想想也會顯得自己很小人之心。
他向我打招呼:“嗨!都快十點了,才來吃早餐,不餓嗎?”我說:“餓啊,不餓還來你這里做什么?本以為沒人賣早餐了呢。”他說:“放心,我給你留了一份呢。”說著拿出一個袋子。我一看:“你怎么知道我喜歡吃青菜粥、一個雞蛋和豆漿呢?”他笑笑:“你每天早餐不都是這樣子搭配的嘛,我可記著呢,以后每天的早餐我都事先給你準備好,你來了不用排隊,直接可帶走。”我感動不已,心想這小伙子真細心啊。
那天,我發現一只小狗游走在他的攤前。那只小狗看上去很小很可憐,全身臟臟的,一副營養不良的身子骨,除了頭部和四只腿上的毛之外,身上其它地方的毛竟然都沒有了,像受到過嚴厲殘酷的刑罰。我問他:“這是誰家的狗啊,怎么養成了這副樣子?”他看了看那只狗說:“它是只流浪狗,在這流浪了差不多一個月了。”我有點氣憤:“是哪個不負責任的狗主人養了它,又丟棄了它?真沒良心!”他笑了笑說:“也許是它自己走丟的呢?沒準它的主人急得天天都在找它呢。”
后來才知,小狗在這附近流浪的一個月里,別人對它避之唯恐不及。也只有在他這里,它才能得到一絲溫暖和吃的食物。“很多個早晨,我剛推著車到這里,它就已經提前在這里等候我了。”他說完這句話時,又笑了。我發現,他的笑臉因擁有一顆慈悲的心而變得更加迷人。
2010年的情人節,我擠過華軒街道兩旁的玫瑰花海,看到他還在那擺著攤。我說:“大好的日子,你怎么不去陪女朋友,卻還在這兒獨自擺攤,事業心挺強的嘛!”他呵呵笑:“你不也一樣?我還以為今天你會跟你男朋友一起來照顧我的生意呢。”我說才不急找男朋友呢,現在的男人大多幼稚得很,我看不上。他笑得更大聲了:“放心吧姑娘,成熟的男人不是沒有,你眼前就是一個。”
這次是認識以來他第一次沒有收我的早餐錢。隨后他收了攤,邀請我一起去吃中飯。吃完飯后逛街,一起開心地過了一個沒有情人的情人節。
后來,每天上班我依然會經過他的攤位,拿走他每天事先給我準備好的早餐,只是他再也沒收過我的錢。再后來的故事,發展得比較順利。故事情節沒有跌宕起伏,也沒有大喜大悲。我們的戀愛,簡單自然,平凡又幸福,彼此純樸得很有點《山楂樹之戀》的味道,當然,我們是以喜劇結尾。
我繼續上我的班,他繼續賣他的早點。周末雙休,早上他讓我無償當他的臨時伙計。賣完早點收完攤數完錢,然后才是我們的約會時間。擺攤收攤,進進出出,我們儼然一對小夫妻般,難免會引來個別熱心同行的好奇打探:“小伙子,她是你老婆吧?好像之前沒見過。”他回答說:“是我女朋友,但現在還不是我的老婆,不過很快就結婚了。”我瞪著雙眼看著他:“哥們兒,你有必要這么詳細老實的回答人家嗎?說話有點技術含量好不好?”
一個很有詩情畫意的晚上,他給我講了一個關于夢想的故事:有個年輕人,大學畢業前,他有一個很偉大的夢想,他想畢業后先去一家世界500強企業工作,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等積累到一筆創業啟動資金,然后就開始他自己的創業之路。他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十年后把公司推上市,五十歲退休,將公司交給子女打理,然后他要帶著妻子周游全世界。
可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大學畢業后,年輕人的工作一直很不順利,由于當初沒聽父母的意見和安排,感覺沒臉打電話給他們。走投無路的時候,他差點成了丐幫中的一員。還好,現實再殘酷,人總得想辦法活下去。最后,年輕人選擇在一家小快餐店落腳。那家快餐店早晨賣早餐,中午晚上賣快餐,夜晚做宵夜,很累但也很磨礪人。就在那短短的三個月,年輕人學會了做包子、豆漿和油條,還會煲皮蛋瘦肉等好幾個樣式的粥。為他接下來的“創業”奠定了基礎。
故事結尾,他說:“這個年輕人其實就是我。”
我點點頭:“其實你一直很優秀。”
時間的指針轉眼指向了年底。那天早上是我們打算回家前的最后一次賣早餐。他邊收攤邊說:“明年等我的生意擴大了,我想再開一家連鎖店,到時你也別上班了,給你點股份,跟著我干算了。”我把兩袋一次性的豆漿紙杯放進三輪車里,然后再把那些清點好、捆綁整齊的零碎毛票遞給他:“算了吧。就你?再開家連鎖店?你不會是想當這一條街的包子豆漿大王吧?”
他卻很自信的點點頭:“能當個包子豆漿大王也不錯。不過我是說,明年我不來這座城市了,我爸讓我接手他市里的那間餐飲店,等我經營好了,我想再開一家。”
我呵呵一笑:“原來你還是深藏不露的富二代啊,不好意思,小看你了。那到時,你是董事長,我是總經理。”他說:“不對,我是董事長,你是董事長夫人。”我掐了他一把:“你真是臭美!”他說:“我是臭,可是我聞起來臭,吃起來香得很呢。”“真的嗎?那我可要驗證一下。”趁他不備,我一口咬下去……
后來,我真的辭職了,成了他店里的伙計。
再后來,成了他的妻子,一個孩子的媽媽,另一個店的掌柜。
最后,跟包子豆漿談的這場戀愛,通過緣份的牽線搭橋,穿過城市的世俗與煙火的考驗,收獲幸福美滿。
對了,一直忘了介紹:文中的“他”,名叫唐亞飛。文中的“我”,名叫唐飛婭。熟人都說兩人名字巧合得有點喜劇化,像兄妹。沒辦法,我倆同一個地方的,名字又都是爹媽起的,真是有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