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韓國逢人就問的16人格】enfj人喊你,快來測一下!
https://www.16personalities.com/ch自從測了 16 人格,作為一個enfj-A,一邊是一資深研究 16 人格的討論,討論完就開始每天在辦公室和師姐討論,在宿舍和室友討論,其結果就是,真的是越來越了解自己,對這個東西上頭。初步分享下學到的研究成果。??????????「作為enfj,和任何人都能聊,總在追求不切實際的夢想,總在共情他者,也總在學習如何處理內耗。」
喜歡表達,喜歡交流,喜歡和不同的人交流,喜歡嘗試新玩意~上了出租車,一個人無聊的時候也能和司機師傅聊個半天。但同樣的,生活中也不會有太多的戒備心。容易上當受騙也是e本人了。喜歡一切浪漫主義和不切實際的理想主義,也會為了一些不實用的東西買單。喜歡張藝興癡迷的時候,會在不同的階段為不同的代言產品買單。也總是在腦海中勾勒一些理想的未來圖景,自己也喜歡買各種日歷,各種有的沒的。尤其是在發生涉及利益的事情上,很多時候為保持和諧,自動退出這種現實的利益角逐場,因為覺得自己不喜歡競爭、也不喜歡任何利益事件的參雜。即便知道人要現實點,還是希望靠自己達到現實,邁不過去這個關卡。從 7 年理科毅然決然轉到文科,也依然快讀了 7 年了。熱衷于感性,熱衷于共情和同理心,也很敏感于外界的一切評價和變動,就連在學術研究中,我都討厭量化和思辨,喜歡做質性研究,也喜歡在田野中遇到各類不同的人,共情他們、傾聽他們。這對我來說,做學術是一件好事,但是等到需要理論抽象和凝練的時候,發現自己還是很難挑出來。很喜歡控制自己的生活和管理自己的生活。生活中太喜歡列計劃了,還喜歡收拾。且,干什么都要計劃一下,結果當計劃實現不了,不能滿足自己的時候,就會瘋狂內耗。喜歡做決定,在別人都說還行的時候,迫不及待自己要立刻完成這個事情。難以做到在生活中完全自洽,遇到不友好的評價,要內耗個把個月,需要依靠外界的反饋而活著。好在,e可以調解一下fj帶來的困擾,盡量減少內耗。對自己身邊的同學和朋友也進行了梳理,發現和同樣fj的同學聊天,往往容易都能共情到彼此,但是聊完之后,大家都容易很累,因為過度共情本身,容易讓人失去自我。「共情所要求的是一個“細心的、有共情力的觀察者”,對于事物不再有任何自身的看法,因為他完全融入了他人的看法之中。但當敏感地看齊之后,則容易在這個過程中失去自我。」(《敏感與自我》「共情與失去自我」部分)和e人聊天就很容易停不下來,每個人都要分享自己的生活;但和i人,就很容易戛然而止,掃興而歸。和s人聊天,因為s人比較現實,發現很容易陷入到彼此互相鄙夷的境地。s人嘲笑n人的浪漫主義和不切實際,n人嘲笑s人的現實和務實。f共情能力很強,好姐妹之間很容易互相理解和共情;t比較理性,更多地時候扮演提出解決方案。感覺男性t居多,f女性居多。我懷疑男女之間在處理親密關系中的不理解,大概源于此。???????????????????????????????和j的同學一起聊天很容易干架,彼此都容易陷入到說服彼此的境地,然后不了了之;和p人聊天真的很容易打開新大陸,他們的活在當下,遇到困難時候的合理化自我的選擇,真的很容易緩解j人的內耗,也讓j人感受到原來人生還有這樣的活法。而在《敏感與自我》中提到,「朋友之間成功而有益的對話,更多但是視角之間的相互作用,是在共情和挑戰之間,“你”與“我”之間的來回跳動。優秀的p人,甚至可以做到在“以我為中心”的方向上,不斷地逾越共情的基本態度,但與此同時又不能完全失去“以你為中心的視角”。」以前自己在選擇朋友的時候,總是喜歡選擇和自己幾乎一樣的。現在發現,伴隨著人和人之間的交往,各種不同類型的人都會在生活之中出現。也越來越清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人生選擇,現在已經在努力逐漸向p看齊。現在想來,這半年來,讀的各種心理學,莊子等,都是自我在內耗中尋求的另一條出路。也是因為這個,所以又開始和p人交流多了起來,和j人反而少了。用我室友的話說,了解了朋友或者親密關系的人格,就會有的放矢,不會想著要改變對方。??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