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22
近日重讀《傷寒論》和《醫學衷中參西錄》,一句話靈光閃現:生石膏就是祛熱的靈丹妙藥——推倒隔離墻,貫通楚漢界。
為何有此語?因為《傷寒論》提出【風溫】,但沒有給出治療方劑。這既不符合醫圣一貫的寫作風格,也為中醫留下千年爭論話頭,就像給中醫的【傷寒】和【溫病】設置了一道不好逾越的隔離墻,傷寒是傷寒,溫病是溫病,本來一個世界,卻被人為隔離。猶如當年某個國家,被人為設置一道隔離墻,就像本來沒有的楚河漢界。
讀了幾遍《醫學衷中參西錄》,看了又看張錫純前輩關于【生石膏】的論述和經驗,突然豁然開朗。想明白了【生石膏】,也就想明白了【傷寒】和【溫病】,那么這堵不該有的【隔離墻】就會轟然倒塌,楚漢界也是子虛烏有。
醫圣論述
《傷寒論》的【風溫】到底怎么治?答案就在經文里: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石膏甘草湯。
實踐中也確實如此,如果是發熱怕冷的傷寒,經過發汗以后,仍然余熱不退,用了麻杏石甘湯,效果立竿見影。
難不成這條就是古人整理的時候“抱錯了孩子”,錯簡了?一定是。要不然這條待在現在這個地方,也是不倫不類。
不過,這也是猜想而已。
張錫純前輩經驗
那么看看張錫純前輩怎么治療這樣發熱不退的所謂溫病吧。前輩創制了寒解湯、清解湯,就是治療這些發熱不退的傷寒之后的溫病,而又無一例外都重用生石膏。
此外,從前輩給自己兒子治療感冒單用生石膏,給一大幫人用生石膏水煮粥的石膏粳米湯,簡便參西的阿司匹林石膏湯,治療溫病的清解湯、寒解湯、涼解湯,以及很多重用生石膏解熱的案例,可以看出,生石膏就是貫通傷寒和溫病的一味靈丹妙藥。
生石膏在很長時間的一段中醫史上,被認為是大寒的藥物,弄不好會傷脾胃,而為生石膏翻案的,正是前輩張錫純。他仔細研究《神農本草經》,又不盡信書本,臨床上反復試驗,大聲疾呼,為生石膏正名。前輩對生石膏,那算得上獨有情懷,絕對是親生兒子。
生石膏不是大寒藥物,且有透表的作用(可以下乳,是不是就是這個作用?)。如果說麻黃是一個熱的發表藥(麻黃,也是一味被歪曲藥性的妙藥,不是發大汗,而是發表出汗,不知道啥時候給簡化成發汗了),那么生石膏就是一個微寒的發表藥,所以得出麻黃和石膏在一起,哥倆就會一加一大于二,應該放膽使用的結論。
劉紹武前輩經驗
再從近代前輩劉紹武的經驗看,在三部六病的方子里面,生石膏也是廣泛使用,比如調神湯的生石膏30克,比如可以替代麻黃湯的葛根麻黃湯用生石膏30克。
特別是前輩的葛根麻黃湯,就是麻杏石甘湯加葛根,完全可以替代麻黃湯,其效果出乎意料,為一些不敢用麻黃湯的朋友提供了一個不同的思路。如果遇到發燒感冒的患者,這個方子都不敢用,那就趕緊找個地方去反省一下吧。
從上面這些方劑可以看出,只要有了生石膏,那么傷寒和溫病就不那么涇渭分明了,甚至有點小差錯,弄不清楚到底是傷寒用麻黃湯,還是溫病用麻杏石甘湯,只要用了有生石膏的方劑,都會有效,而不是相反。
所以,生石膏就是推倒隔離墻、貫通楚漢界的靈丹妙藥。傷寒和溫病,沒有本質區別。即便是現在肆虐的某病,一點也不新,更冠不了,依然在《傷寒論》的世界里。
用了生石膏,邪熱無處逃,管你怎么新,任你怎么冠,最終一臭汗,幻化于無形!
敲黑板!劃重點!急病無醫投,或許有幫助。
不過還有一句推脫責任的話:僅供參考,而已而已。
治療感冒發熱(不限于感冒病名),
可用生石膏貫穿治療的一般順序
以下僅供參考,還有其他變證,不在本文討論范圍。
1.初起,發熱惡寒,方用
麻黃湯
(《傷寒論》)
麻黃9 桂枝6 炙甘草3 生杏仁9
葛根麻黃湯
(三部六病)
葛根30麻黃10杏仁15生石膏30生甘草10
阿司匹林石膏湯
(《醫學衷中參西錄》)
阿司匹林、先喝白糖水、將汗時喝生石膏水
以上可選其一。
2.汗后,不可再發汗,方用
麻杏石甘湯
(《傷寒論》)
麻黃10 杏仁10 炙甘草5 生石膏30
3.善后,稍有余熱,方用
清解湯
(《醫學衷中參西錄》)
薄荷葉20 蟬蛻(去足土)15 生石膏30 生甘草5
寒解湯
(《醫學衷中參西錄》)
生石膏50 知母40 連翹10 蟬退(去腿足)10
涼解湯
(《醫學衷中參西錄》)
薄荷葉15 蟬蛻(去足土)10 生石膏50 生甘草10
若高熱不退,少商、商陽、大椎同時放血
若有余熱,飲生石膏水,或用其煮大米粥
若已無熱,飲涼白糖水,滋陰生津
注:以上僅為本人讀書筆記,方劑僅供參考,發來同道斧正,非中醫專業人士請咨詢中醫。
半夜三更,突發靈感,心潮澎湃,怕睡覺忘了,寫于半夜,多不嚴謹,見笑見笑。
古樸中醫2022年10月19日3時記
緊急籌糧!
今年的草原九月中旬就下起鵝毛大雪,毛孩子們饑寒交迫,你的每一份不經意的愛都可以溫暖他們
請點擊上方鏈接或本文最下方“閱讀原文”查看、捐助、轉發!
本人參加錫林郭勒盟伊力奇流浪動物保護協會,歡迎參與救助工作,幫助毛孩子度過嚴冬,感謝您的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