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時間真的能說明一切。
比如第六屆中國書法蘭亭獎,獲獎作品等一展出,就被拍了照片亮相了。
其中獲蘭亭獎銀獎頭牌,也就是金獎空缺后的最高獎,第一名,張繼的那幅隸書被質疑,這樣的作品也能獲獎?給人有種不好的感覺,還不如最近寫的一幅春聯好(見文尾)!
▲張繼
之前,我寫過張繼的,《中國書法蘭亭獎銀獎得主張繼,隸書渾厚古拙,篆刻不拘一格》,再去翻翻他的作品,作為榮獲首屆中國書壇“蘭亭七子”,過去的作品真的有比現在的要好。
▲張繼獲獎作品
難怪評委曹寶麟要在朋友圈發《評審感言》,直接點名說張繼退步了,退步還不止一點點,原話是這么說的:“張繼比二十年前寫的還差,是不夠排第一資格的,17評委中有4人投張90分以上,這4個投金獎者是有感情分嫌疑的!”
▲張繼獲獎作品放大單字
▲張繼獲獎作品放大單字
▲張繼獲獎作品放大單字
作品獲獎都要靠人情分?這作品看來真不怎么地!
當然,作為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又是中國書法家協會隸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何況人家還是中國軍事博物館書畫研究院副院長等,所以啊……
“評委點評”也神叨叨的:張繼的創作取向,與陸維釗等前賢相類,在篆隸的融通處尋找生機。陸維釗以隸化篆,力求于篆書開新境;張繼以篆佐隸,試圖于隸書出行意。無論取篆取隸,兼融中皆須遵循字體演進之規律,這無疑增加了創作的難度。張繼書法勇于犯險,其篆、隸書結構體勢皆能大膽求變,個性突出。其隸書筆陣嚴整……
▲對張繼作品的“評委點評”
陸維釗可是著名書法家,是我國現代高等書法教育的先驅者之一。他獨創了非篆非隸亦篆亦隸之新體——現代“蜾扁”。先不說張繼的作品和陸維釗的有什么瓜葛,先來看看陸維釗的作品。
▲陸維釗作品
▲陸維釗作品
韓戾軍、陸明君這兩位執筆評委寫的根本不是點評,寫的是詩,求對仗,用排比,文縐縐酸溜溜,實在太過專業,專業的已不會說人話了。
你直接告訴人家,這字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為什么會獲獎,不就得了。你就是寫藥品說明書,也得讓不是醫生的消費者看得懂啊。
而且,這屆評委名單中并沒有這兩位,韓戾軍也只是監審委員會成員,陸明君則是從評審委員會名單到審議委員會名單,再到監審委員會名單,就連學術媒體觀察團名單中也找不到這個人的名字。不知道搞什么鬼!
▼張繼的部分書法作品
▼張繼最新寫的春聯
相關文章
北大老才子炮轟蘭亭獎!爆內幕,還揭批兩書協主席!他的字如何?
蘭亭獎作品見光死?丑書?代表中國書法?還最高水準?你自己看!
首屆“蘭亭七子”張繼榮譽等身,10年后的隸書篆刻又如何?
理性評論,歡迎您的留言。
【陳洪標寫字說畫 | 原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