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屏地區(qū)主要花卉肥培管理問題與對策
一、玫瑰
(一)生長習性與氣候土宜
玫瑰是屬於多花自發(fā)性開花植物,不必刻意經過光週期或低溫刺激誘導,在適當?shù)沫h(huán)境下,每一枝條理論上都可以開花。玫瑰具有強盛的頂芽優(yōu)勢,切花枝經採收後,只有切口下方1-2個芽會萌芽生長,而且愈接近頂端萌芽勢愈強。
玫瑰生長適溫,日溫約21-29℃,夜溫約10-18℃。氣溫太高,切花品質不佳,且樹勢易老化。夜溫太低則產量低,畸型花(平頭花形和瓣端黑化)比例也會增多。玫瑰喜好充分日照、通風良好的環(huán)境。但本省地處亞熱帶,日照強度太強,露天栽培的玫瑰會有枝條粗、節(jié)間短、刺多等缺點,若能適度遮光,可提高品質。
土質方面,玫瑰喜好排水良好,且富有機質的砂質壤土,整地時應添加大量有機肥作為基肥,且時以苦土石灰調整土壤酸鹼度值在5.7-6.5間。在水田栽培時,最好採高畦,以利排水。
(二)肥培管理
玫瑰是多年生的作物,栽培上需施大量的有機肥。除了種植整地時,需添加大量有機肥外,以後每年入秋前後,配合中耕和修剪時機,仍應以溝施方法,每年每分地施用約2000公斤腐熟堆肥,以及500公斤骨粉為宜。
玫瑰一年四季都在開花,因此磷肥需要量較多,適合的肥料三要素比原則上是1:1:1,但磷肥容易被土壤固定,因此可適度提高。露地栽培時,約20天左右施用追肥1次。每次每分地之施用量依氣候及土壤條件而異。最好每年委託農業(yè)機關,作一次土壤分析和葉片分析,作為未來施肥的參考。
除了固體肥料外,植株衰弱或根係受害時,也可利用葉面施肥迅速補充養(yǎng)分。平時進行病蟲害藥劑防治時,添加可溶性肥料稀釋液,除有施肥效果外,亦可增進植株抗病力;但使用前需注意農藥與肥料使用說明,考慮二者是否可以混合。
二、薑花
(一) 生長習性與氣候土宜
薑花性喜高溫多濕,土壤適應性強,一般以砂質土或壤土為佳。植株為多年生草本,一般可種3-4年,因此整地時儘量深耕,施用大量有機質肥料做為基肥,並做畦,每畦種植一行,行距120-150公分(畦溝為30公分),株距50公分,每公頃種植13,300-16,000株。種植期為國曆1~2月為宜,在此期間氣溫仍低,種植後為了保溫、防止雜草及抑制水份蒸散,可在畦面覆蓋稻草,但植株基附近部不要覆蓋太密,避免地下莖腐爛及病蟲害發(fā)生。薑花生長勢雖強健,在生育期間有時遭斜紋夜盜、金花蟲危害,在夏季高溫多濕的環(huán)境下,也較易發(fā)生炭疽病危害,上述病蟲害若能參考植物保護手冊定期防治施藥,即可控制,對薑花生育不造成嚴重危害。
(二) 肥培管理
種植前須整地並施有機肥,每公頃施用堆肥15,000公斤,化學肥料每公頃N為200公斤,P2O5是120公斤,K2O 為200公斤,其中25%氮肥,磷肥全量及50%鉀肥做基肥施用,種植後40-50天施第一次追肥,此時施用35%的氮肥,種植後60-70天施第二次追肥,此時施用40%的氮肥及50%的鉀肥。
三、菊花
(一)生長習性與氣候土宜
菊花生長環(huán)境中,溫度及日照時數(shù)對其生長開花影響最大。在多項研究報告指出,菊花受光週、日長、光強度、季節(jié)及日夜溫度影響菊花的花芽分化及發(fā)育。本省中部菊花停止電照後,常因各季寒流來襲,連續(xù)低溫(10℃以下)延遲了菊花開花時間,因此花期不穩(wěn)定,不能有效於三月初外銷日本,導致了國內外市場供需失調。
基於本省南部高屏地區(qū),接近熱帶邊緣,冬季寒流少、氣溫穩(wěn)定,較有利於各季菊花期控制及商業(yè)栽培。因此本報告建立南部地區(qū)冬季菊栽培及開花反應的資料,提供菊花農民種植之參考,並為解決本省外銷菊貨源不穩(wěn)困境而努力,期為本省外銷菊尋求第二春。
(二)肥培管理
由於高屏地區(qū)日照強,較黏質土壤容易因氣溫高而硬化,因此土壤以砂壤土為適宜,或者多加腐熱有機肥,如雞糞、糞或市售高配好之有機肥。
種植後肥料需視植株生長狀況而補施,高屏地區(qū)菊花的株高、莖重、葉數(shù)及莖粗均較中部地區(qū)來得高、重、多且粗,因此需減少氮肥量,增加鉀肥量。
四、夜來香
(一)生長習性與氣候土宜
夜來香適宜種植在冬季無霜雪的地區(qū),對土質並不苛求,黏質或砂質壤土均佳,只要陽光充足,灌溉方便,施肥充分,且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就能生育良好,故栽培管理容易,是屬於可省工栽培生產的切花種類之一。
(二)肥培管理
夜來香主要種植期在3-5月間。整地前每分地施用1000-2000公斤腐熟堆肥,以機耕翻入與土壤充分混合後,做90公分寬畦,畦溝30公分,採2行種植,行距45公分,穴(株)距30或45公分;採30公分時,1穴植1球,當葉片出土約8-12公分高而將開展時,於行間施用臺肥1號複合肥料(20-5-10),每分地施用2-3包;另再施用殺蟲劑抗蟲得粒劑,每分地施用約4-5公斤,再以培土機行培土(至種球入土約5-6公分)後灌水。
五、文心蘭
(一)栽培介質
文心蘭根部生育環(huán)境宜乾燥、濕潤兼俱,不宜經常保持濕潤或經常過於乾燥。乾濕環(huán)境兼俱看似矛盾,實則以介質種類組成分及規(guī)格大小進行調配。通常用發(fā)泡煉石、木炭、三分碎石、蛇木來扮演排水介質角色,再混上保水介質如水苔、保綠人造土、椰子殼等,介質之種類規(guī)格大小,宜依生育期而定。幼苗期宜選用規(guī)格較小、排水介質比例較高之成分。成株及開花株則須注意排水介質之比例增加,以避免造成軟腐病及疫病發(fā)作之病原微生物有利之生態(tài)環(huán)境。
(二)肥培管理
文心蘭給肥宜少量多施,且依生育期調整氮磷鉀比例。在假球莖成熟後至開花前宜增加磷鉀比例。光線陰晦之季節(jié)或地區(qū)宜減少硝酸態(tài)氮比例,逐漸增加銨態(tài)氮比例。施肥作業(yè)是控制假球莖生育與成熟的關鍵之一,原則上施肥以二週為期。可使用一般蘭花肥料,依不同生育期稀釋2000倍使用,或依品種自行調整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