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氣象上通常把某一時間段內符合一定條件的日平均溫度直接累加或處理后累加所得的總和稱為積溫。積溫有多種,在農業生產上常用的有活動積溫和有效積溫。活動積溫是指作物全生育期內或某一生育時期內活動溫度的總和,其中活動溫度是指高于作物生物下限溫度(即作物有效生長的溫度下限,水稻一般為10℃)的日平均溫度,有效積溫是指作物全生育期內或某一生育時期內有效溫度的總和,其中有效溫度是指活動溫度與生物學下限溫度之差。
活動積溫統計比較方便,常用來估算某一地區的熱量資源和反映品種的生育特性;有效積溫在用來表示作物生長發育對熱量的需求時穩定性較強,比較確切。此外,水稻不僅有生物學下限溫度,還有生物學上限溫度。以高于下限溫度而低于上限溫度的日平均溫度計算出來的有效積溫應更為合理。
由于受溫度以外其他環境條件的綜合影響,以及作物發育速度與積溫的非線性關系,作物所需的積溫并非一成不變,由于對光周期的敏感性,其在某一生育階段或全生育期所需積溫常會有所變化,在計算水稻積溫值時,須以光溫系數加以訂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