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一段時間看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里面的主人公松子,在原生的家庭中由于缺少父親的關愛,長大后就無比渴望愛,她對愛的強烈需求,導致了她對男朋友的無底線妥協。
電影看到最后,內心不免會有些感傷,松子小時候為了迎合父親,她賣力的扮鬼臉,長大后怕被男友拋棄,又竭力做出退讓,她的一生都在討好別人,卻獨獨忽略了自己。
這讓我想到了我的一位朋友,她跟松子很像,都有自卑的一面,都有“討好型人格”。其實,所謂討好型人格,顧名思義,就是為了能夠跟別人在一起,不斷的去迎合他人的言語,因為害怕別人不喜歡自己。
02
朋友昨天給我發信息說:“大概你都知道了,我的確愛的很懦弱,沒有辦法,我習慣了去在意他的感受,在他煩心的時候,習慣了被他吵罵,看著他累了,就會為他做好一切,什么都不用他操心,也從不敢跟他頂嘴,沒有想過......”
朋友的言辭里,能看出她過得有多委屈,年輕的時候,朋友跟我談起戀愛和婚姻時,她就沒有心高氣傲過,只是想要過一種安安穩穩平平凡凡的生活。
大概,越是想要安穩就越不被生活所眷顧,所以,朋友在進入了這種婚姻后,便有了一種認命的心態。
就像《我的前半生》中說的:“賀涵只應天上有,人間處處是白光?!睂τ诂F在的她來說,有一個能夠讓自己真心的依靠,處處都會為自己而考慮的優秀的男人,就成了奢望。
關于朋友,我是這樣回復她的,“姑娘,你沒必要去認真的討好所有人,你唯一應該討好的是你自己,戀愛中的遷就,只會讓他習慣你的低姿態,不懂得你的付出。”
03
“女人再愛男人,也不要把自己變成討好型人格”,這是一位讀者給我的答案。
讀者陳女士,一個已經有了兩個可愛的小寶寶的職業女性,和自己的老公結婚八年,身上體現出來的更多是獨立,是你好我也不差的高傲。
陳女士的老公,是一家房地產的老板,可她沒有因為老公的優秀,就對他有絲毫的忍讓,她說:
男人不管在外面是老板也好,大股東也好,那是他的職業,是他的生活圈。在家里,踏進家門的那一刻起,他就是我的丈夫,孩子的父親,公婆的兒子,就這樣。
我無需去迎合他的體面,他反而還要明白,身上對我和孩子肩負的責任。他想要的一個家,因為愛,我選擇成全他,可這并不代表,我滿足了他之后,他就不應該再去履行他的職責了,如果是那樣,我再愛也會選擇離開。我明白一個人的日子不好過,可兩個人不恩愛的日子更糟心!
陳女士的話不無道理,余生不要給一個讓你徹底的喪失自我的男人,因為他只會吞噬消磨你的精力和真心。其實,拼命的對一個人好,生怕做錯一點對方就不喜歡你,這不是愛,而是取悅。
如果僅僅是為了取悅,那你又何必這樣委屈了自己,成全了別人?
04
在愛情中,我們都常常習慣了用付出,來衡量一個人愛的深度,所以,總會有女人認為,我努力的求他的開心,相信他能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可事實卻恰恰相反。
這樣,他不但不能明白,你在他生命里的重要性,還會覺得你愛的太過于卑微,越是容易得到的,就越不容易被珍惜。
朋友很愛這個男人,或許,曾經這個男人也愛過朋友,不過,已經不重要了。畢竟,現在傷害朋友的是他,并且只會是他。
朋友沒辦法控制自己的內心,那是因為這種“討好型人格”已經深深地種進了她的骨髓,想到這里,我只希望朋友可以愛的“貴”一點,這樣看起來太心疼!
所以,我想告訴所有的女人:人活在這個世上,有一件事很重要,就是為自己而活,而不是選擇為了某一個人打破自己的原則,喪失自己的底線。女人再愛男人,也不要把自己變成“討好型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