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中看到的一個很喜歡的劇,感嘆嘈雜的網絡中還有這樣的講述讀書人的凈土,安靜而從容的一群人,可愛又可敬,又伴著胡歌特色的溫柔旁白,風趣的動畫特效。
劇名就是 《但是還有書籍》,共兩季,11 集,希望以后還有第三四五六等等季。
其中有一集名為《詞語擺渡人》,講的是幾個譯者的故事,特意來推薦大家看看。
其中有哈利波特的譯者馬愛農,德語翻譯大佬楊武能,詩歌譯者包慧怡,以及百年孤獨的譯者范曄(這個是在另一集中講述)等
印象最深的就是包慧怡,好有氣質、思想和古典美的姑娘。她對翻譯的看法太深入我心了:
翻譯其實是一個明知必定會無法完全傳遞,但是還是要去做它,因此而有了一種悲劇的英雄主義的一個勞作
作為今天的譯者,經常問自己:我的翻譯可以為我的母語帶來什么
百年孤獨的譯者范曄也說過類似的話:
翻譯注定是遺憾的藝術,總想如果多點時間,會譯的更好
給我找了不必那么追求完美的借口了…jokinging
回看他們幾個人的經歷,多數并不是一開始就選定了要走翻譯這條路,似乎有那么一點是,他們(當然并不全是)在人生中經歷了一些挫折或機遇時,讀到了自己喜歡的給他們共鳴的作者的書,喜歡到想把書翻譯出來,而且真的去做了。
德語翻譯大師楊武能就說過一句話,對我啟發比較大,也是今天想薦劇的主要原因:
研究什么,我就翻譯什么
他研究歌德,所以他就翻譯了好多歌德的作品,后來還翻譯了巨作魔山,他是中國翻譯界最高獎終身成就獎得主。對了,他年輕時曾經想去修三峽,想去當音樂家,想去當俄語翻譯,可惜機會不給他,他只好去學德語。
那他們的經歷給我最大的啟發是什么呢?那就是:
熱愛什么,我就翻譯什么
怎么講呢,因為不得已,我們有時要把翻譯當做一個職業一個養家糊口的工具,原本就是個苦差事的翻譯,加上苦逼的現實,更是苦上加苦。有時候便會失去翻譯的興致,我為啥要走這條路?何不在苦中加點甜,那就是,把自己喜歡的作品翻譯出來,哪怕一天只翻譯幾行。日積月累就是一本書,那是你自己的作品。
影片中這些成功的譯者,多數都是從自己喜歡的作品開始翻譯,開始磨煉的,然后得到認可,接到諸如哈利波特、魔山、百年孤獨作者的邀約的。
當然,要找到自己熱愛的,可能也沒那么容易。
那么,就先找喜歡的好了,像我之前喜歡的那本英語介詞小書,我就是因為喜歡而萌生翻譯它的意愿的。當初翻譯的緣由我寫在這篇CATTI 輔助之英語介詞圖解:為什么我要翻譯這本書 以及 CATTI 輔助之英語介詞圖解:導讀中了。
可惜后來中斷了,因為一次辛苦譯好的被不小心丟失了(沒有備份)加上各種借口,一直懶得再重新翻譯一份就懈怠了。這部影片讓我想重新拾起來了,畢竟還是有些喜歡,而且我還承諾要給一位多付了米的讀者免費讀新的譯文,真是抱歉我爭取早點發出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