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亞麟在節目里跟焦俊艷說的那番話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
焦俊艷向高亞麟提出自己的人生疑惑:
你覺得人為什么要結婚?如果比如說,我是獨立的個體,我沒有爸媽,我沒有什么親戚朋友,就是沒有親人對你的那種訴求和期望,其實你說放棄什么那又怎樣呢?活到哪一天,也沒有特別的在意。
正因為有他們的那種期望,所以你才很多事情你不敢,你希望做一個相對在他們眼里看來好像更好的人。
高亞麟沉默了一下,說出這樣一番話:
父母是我們和死神之間的一堵墻。
父母在,你不會琢磨,你六十你都不會去想。因為你老覺得有一堵墻擋在你和死神面前,你看不到死神。父母一沒,你直面死神,那個跟你年齡多大沒關系。
就像我現在就是,父母都沒了,你能清晰地看到你的盡頭……
聽到這番解釋,我怔住了,我終于明白龍應臺在《目送》中寫的那段話是什么意思了。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我們多少人,仗著父母就在身邊,嫌棄他們的嘮叨,跟他們大呼小叫,甚至因為一點小事就對他們冷嘲熱諷?
我們如此,只是因為打心眼兒里知道,他們愛我們,會為我們傾盡所有,即便我們再不是東西,他們都不會離開。
可他們終還是會離開的,畢竟相對于我們而言,他們距離死亡更近。
外婆去世的時候我還很小,不記得我媽當時的心情。只是知道,那個從我有記憶開始就躺在病榻上的老人,已經變成了一張薄薄的黑白照片被掛在了墻上。
外公去世的時候,我已經上中學了。出殯那天,我媽哭暈過去好幾回。因為外公重男輕女的封建思想,我媽從小到大的日子其實過的并不舒心。
我媽哭著說:從此以后,我就真的沒有父母了。
我那時不明白我媽為什么會那樣悲痛欲絕,畢竟他是不愛她的,同樣也不喜歡我。不過只是一個不愛她的人離開了,又有什么可難過的。
可我此刻才明白,對她而言,那是她跟這個大家庭唯一的聯系,也是她和死神最后的一道屏障。沒了他,她就要直面死神的凝視了。
她說她不怕死亡,可當歲月奪去了她美麗的容顏,強健的體魄和烏黑的秀發時,她還是會輕撫著皺紋嘆息。
當那個天天在微信群里嘰嘰喳喳的與她同齡的老同學突然離世,她的眼睛里透著說不出的慌張。
她嘴上說著不怕,可當她看到同齡人一個個離去,心里難免會恐懼。這種恐懼,正因為有她的保護,我至今無法體會。
正因為有她的阻擋,才讓我始終不能體會到死亡與我到底離得有多近。
我興致勃勃地規劃著自己的人生,開辟疆土,討自己歡心,無所謂懼地做著自己。
一些事情上,我與她高談闊論。有了分歧,我也能振振有辭。甚至倚仗著她的羽翼而對死神的存在不屑一顧。
可她終究是要離我而去的啊,也許就在某個夕陽西下的傍晚,她拉著我的手,虛弱地對我說:我走了,不必追。
那一刻,死神便真的站在我的面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