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奇葩說》中的一道辯題,成年人的崩潰要不要藏著,引發(fā)熱議。也許你會說,生活已經(jīng)這么難了,干嘛還要再為難自己?事實上,大部分人還是會選擇,或者被迫選擇藏起自己的負面情緒,悄悄地崩潰。
前些天,一段監(jiān)控視頻走紅網(wǎng)絡。視頻中,一位男老師滿臉疲憊,走到教室門口,沒有立馬進去,而是停在那兒,收起了自己疲憊的表情,露出笑容后,才走進教室。為了呈現(xiàn)出最好的狀態(tài),沒有笑容,也要在臉上硬擠一個出來。
“成年人”這個標簽,像一個緊箍咒,約束著我們的言行,提醒我們要時刻保證狀態(tài),才能顯得是情商高的人。但只要是普通人,就有喜怒哀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估計只有圣人可以做到。隨著年歲漸長,發(fā)現(xiàn)生活之復雜,會促使消極情緒更多,可我們卻還被要求憋著,不免太過殘酷。
我個人對于這個這個議題的看法:更傾向于發(fā)泄出來,哪怕是在社交媒體上傾訴出來,也比自己“憋”著好。抑郁癥話題這幾年越來越被社會關(guān)注,因為患者越來越多,所以成年人除了承受壓力,也要懂得釋放壓力。
不管是傾訴,亦或是運動、旅行等等,找到自己排解的方法。還不行,可以尋求專業(yè)幫助。例如支付寶“抗擊疫情心理援助行動”平臺,一直為有因疫情出現(xiàn)心理問題的人們提供免費幫助,而且各項服務將至少延續(xù)至明年年初。其實這樣的心理疏導機構(gòu)或平臺也有很多,可以根據(jù)自身狀況來合理解決,尋找?guī)椭?/p>
回到我們一開始的話題:成年人的情緒要不要藏著?或許這是一個偽命題,就像嘉賓宋丹丹所說,能藏起來的都不叫崩潰。
我知道,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要面對的難題真的太多了。我們要面對高房價和高物價,要面對成噸的學歷壓力、工作壓力和家庭壓力,要面對親情、友情、愛情的不順,加上喪 文化的流行,常常讓我們變得喘不過氣來。
我也知道,很多人很多時候想哭,卻只能忍著;很多人很多時候想逃離目前的一切,但現(xiàn)實告訴我們,并不是逃離就能躲得掉的。
漸漸地,我們只能學著吞掉自己的情緒,埋頭苦干。情緒的流露,也隨之成為了一種奢侈品,因為總有人在我們的耳邊鼓吹:成年人如果連情緒都不能控制,又如何控制人生?
但我想說的是,如果成年人連情緒都不能釋放,又如何面對以后更難的人生呢?
所以,學會釋放情緒,是我們每一個成年人的必修課。
只有學會善待自己的情緒,釋放并接納它們,你才能在操蛋的生活里,磨煉出一顆比鉆石更硬的心臟。
最后囑咐大家一句:
生活雖苦,我仍希望你學會貪生怕死;
現(xiàn)實再難,我都唯愿你可以認真生活。
因為,你的生命,你的一切,真的很寶貴!
如果你有心事不知道對誰講,可以在后臺告訴我。今天,我不想聽你說“我沒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