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增加國家的財力,管仲想了不少辦法,其中有一件就引起后人的爭論。這就是女閭問題。
因為女閭,管仲被認為是第一個設置官方妓院的人。也因為如此,管仲成為妓院的始祖。這也真難為管仲了。
過去的妓女是指受過訓練、具有專業服務技能的從事色情服務的女子,與娼是有區別的。但是后來娼妓變成了一個意思,就是以賣淫為業的婦女。今天尊重人權,有些地方稱之為社會工作者。賣淫就是以肉體換金錢。以這個標準衡量古代的妓女就不一定符合了。古代的妓女或許產生于宗教。在世界歷史上,盛行著一種妓女起源于宗教的說法。距今5000年前,公無前3000年前的巴比倫王國,就出現了妓女。這些妓女主要在神廟。在中國人眼里,廟是六根清凈,遠離色情的地方。而在公元前的巴比倫神廟,除了男祭司和不少受人尊敬的女祭司外,還有介于神與祈禱者之者服務的圣職妓女,他們和祈禱者進行性交往,目的是為了宗教信仰,履行對神的義務,而不是為了錢。當然,他們的服務是有報酬的,而他們的挑報酬似乎也是神殿的主要經濟來源。公元前五世紀,希臘的歷史學家希羅多德曾經描寫過巴比倫神殿里的妓女。他是這樣寫的:
每一個當地的婦女,在一生中必須履行對神的一項義務,這就是到神殿,坐在那里,把她的身體交給一個陌生的男人。至到有一個男人將銀幣投在她的裙子上,把他帶出去,與她同床共枕,否則她不準回家。女人沒有選擇的權力。她必須要給第一個投給她金錢的人一起去。當她把身體交出去,盡到了對女神的職責后,她才可能回家。
從這個描寫看,那時的所謂“妓女”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履行宗教義務。性服務也不會使這些女人感到恥辱。在古代除了宗教妓女外,還有宮妓和家妓。這些宮妓和家妓的成員主要是戰敗部落或國家的貴族女子,當然也有地位低下的女子,前提是面貌姣好,身材火辣。他們處于被奴役的地位,被迫為戰勝者——某一個或某一群體的男子,比如王宮大臣、官宦子弟提供娛樂或性服務。她們的目的也不是為了錢,因此,這些妓女與我們今天所理解的妓女是不一樣的。不過,有一點是相同的,就是為男性提供性服務。管仲所設置的女閭就有些類似前面提到的家妓或宮妓,是為齊國的貴族或到齊國訪問的貴族提供性服務的,因此,管仲被后人當做妓院的鼻祖。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管仲任齊國宰相時,曾設置“女閭七百”。《戰國策·東周策》上說:“ 齊桓公宮中七市,女閭七百,國人非之。”
所謂“女閭”,是齊桓公設于宮中的淫樂場所,有點類似于后來的妓院。閭是門的意思,但閭不是指所有的門,而是特指“里”的門,“里”是人居住活動的空間,有院墻,因此,要開門,里門稱閭。女閭就是女人集中居住或聚居的地方。
女人聚居在一起干什么?
因為同“七市”相連,市是交易的地方,因此,女閭也是女性交易的地方。因為這是在宮中設立的,因此,即使有交易也是有限制的。所以,關于女閭,總還是有不同意見的。按照一閭25家,女閭七百就是一萬七千五百家,那宮得是多大的規模?這個我是持懷疑態度。
至于設置女閭是為什么?后人一般解釋是為了錢。為了解決國家財政收入,尤其是軍費。
清朝的周亮工就是這個觀點。他在《書影》卷四中說:“女閭七百,齊桓徵夜合之資,以佐軍興,皆寡婦也。”
現代人更是發揮想象,為管仲設置女閭七百,想出這么幾個目的:
一是為了收稅,增加國家收入。
二是為了緩解及調和社會矛盾,滿足青年男子的要求,保護良家婦女不受騷擾(這都哪兒跟哪兒啊,有了妓院良家婦女就不受騷擾,這一看就是妓院倡導者的理由,有需求就有市場,有市場就有錢,國家可以收稅,某些人可以滿足性欲,也是這樣的邏輯——吸毒、賭博也是有市場的)。
三是招攬游士,網羅人才。借助美女來招引人才。利用下半身來留住有能力的上半身。
四是送妓與敵,可以兵不血刃,瓦解對方。
五是供齊桓公淫樂。
現代人為管仲想象的夠全面的。
因此,有人不同意這種觀點。看官自然可以見仁見智,形成自己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