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年以前“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這句話就開始流行了,也算是普通民眾的一種自嘲了。這句話能一直流傳到今天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就充分證明了這句話是有一定的社會意義的。
其實貧窮不僅僅是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還限制了我們的眼界,我們的思維和想法,我們的投資欲望,最可怕的是它還限制了我們的認知能力。
人的認知能力,源自讀過的書,走過的路,爬過的山,涉過的水,經歷的事,認識的人,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之后的積淀、思考和感悟。但是很不幸的是,對絕大多數人人而言,以上的種種需要足夠的經濟實力支撐,缺少了經濟基礎的上層建筑是不完美的。經歷有多少之分,思考有深淺之別,對事情的認知千差萬別,自然也就高下立判。
多智而近妖的人歷史上也沒幾個,諸葛亮算一個,徐茂公算一個。對大部分人而言,只有真正見過世面,才能看到更美的風景,擁有更睿智的目光。張愛玲說過:我們各人住在各人的衣服里。任憑你想象力再豐富,翻不出的,始終是現實和真相的手掌心。同樣是談夢想,資本有1萬塊和有100萬是有很大區別的,心態、底氣和格局都不一樣。很多人總喜歡自命清高的說出一番看似頭頭是道,實則缺乏實際驗證的膚淺言論來反駁經濟基礎的巨大作用,我只能說你繼續……一切都是你以為而已。
事實上,爬了100級臺階是看不到200級臺階的風景的,更體會不到在200級臺階上的眼界、格局和心境。山頂的人會非常理解在100級臺階高度的人為什么會有思維認知的局限和行為上的限制,甚至導致有一些認知上的偏見和理解上的狹隘,一切都是因為所處的層次實在太低了。
說到底,貧窮限制我們太多太多,限制了我們的關注焦點,窮人在考慮生存問題,而富人在考慮生活問題;限制了我們的異想天開,窮人有了想法只能想法,富人可以去試試;限制了我們的認知能力,窮人以為富人每天都是山珍海味,實際上我也不知道富人吃啥(我也是窮人);限制了交際圈子,窮人只能在底層次圈里徘徊,而富人圈子我們根本不知道門朝哪……等等,我估計會羅列出為數不少的限制來。
回到現實,很多人會因為貧窮而自我設限,放緩自己的腳步,得過且過,意志不再堅定,腳步不再鏗鏘,這是最不可取的。努力前進,還是有機會看到更遠的風景,如果現在放棄,那就不僅僅是沒機會的問題了,現有的能否保住都是個問題。一路前行吧,如果實在到不了彼岸,最可以可以欣賞路上的風景,難道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