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一直在下,連綿不絕,從入梅下到入伏。這雨,不知何時能停下?
從沒見過這陣勢的雨,四十多天里,陽光的日子屈指可數。空氣中到處是濕漉漉的,蓋的被子、穿的衣服,少了陽光的照耀,似乎都是潮濕的。被子蓋在身上總覺得粘貼粘的,衣服穿在身上也是如此。陽臺的曬衣架上掛滿衣服,在風雨中左右搖晃。
江水水位一天一個樣,每天站在陽臺上看著水位往上升,江灘的防護林從樹根被淹到樹干,直到整片樹林被淹沒在滔滔洪水中。
在江邊住了二十多年,從沒有見過這陣勢的江水。打開姐姐發過來的航拍蕪湖,從視頻中明顯看到江水高高在上,和防洪墻一墻之隔的馬路上有不斷行駛的車輛,與那高高在上的江水形成鮮明的對比,江面水位高地面馬路低。即便是在我家陽臺上,也能明顯的看到船高高在上行駛在江面,馬路上絡繹不絕的車輛穿行在低矮的馬路上。這樣的影像,只有今年才能看到。
江水位已超過市區地面一米多高,而我于那高高在上的滔滔江水只有一條馬路寬度距離。看完視頻那一刻,心中莫名的有點緊張起來。
其實,防洪墻上每隔一段距離就有防洪點二十四小時駐守。所謂歲月靜好,必有人在負重前行。辛苦了,駐守在一線的你們。
先生在單位也有值班任務,二十四小時在崗。辛苦了,為你點贊!
想起98年洪水,洪水之際,正是月兒出生之時,住在醫院的我,傾聽瓢潑大雨傾盆而下,下了整整一夜。那一年,很多地方受災。印象深刻的一位小姑娘,在漫天的洪水中,緊抱一顆大樹好9個小時,被解放軍發現,救她上了船。小姑娘是如此的堅韌,才能創造這樣的奇跡。
一晃,22年過去了。而20年的洪水,遠遠大于98年。
手機每天收到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的短信,這是昨日短信:7月16日8時,長江蕪湖站水位12.60米,超警戒水位1.40米,距離歷史最高水位僅差0.27米。市防指提醒市民:生命至上,安全第一!不在臨江和危險地區游玩嬉戲、野外作業,出行前關注水情汛情,加強個人安全防護和避險措施。
早晨的雨,依然很大,更沒有停下的意思。提前出門上班,小心翼翼的開著車,行駛在行車道。突然,左側一輛小車,從我的車旁飛奔而過,濺出的水浪立馬將我左側車窗和正前方擋風玻璃包裹得嚴嚴實實,一點也看不見外面的路面。那一刻,有點蒙,驚出一身冷汗,感覺在水底開車。下意識的降下車速,將車緩緩停下。而此刻,正是上班高峰期,后面車子喇叭叫得震天響。待我緩過神來眼前發生的一切,我怎么也想不明白,那飛奔而逝的車子在這么大的雨中,難道看不見左側車道上方正在修輕軌,根本就不利于通行?難道他(她)不知道地面有如此深的積水,車子開得如此的快飛濺出來的水浪會全部濺到同行車子的前方會造成很大的風險?
好在,我只是有驚無險,心臟被嚇得砰砰跳了很久。
同事云妹妹在微信上問我:徐姐,江邊啥情況了?聽他們說蕪湖長江大橋封啦?蕪湖不會真的被淹了吧?好擔心!
告訴她:不用擔心,有那么多的一線人員在防洪前線呢!加之現在防洪的經驗和能力遠遠超過過去。安心的過好每一天,不添亂,就是做貢獻。
謝謝親愛的樂媽,送來溫暖問候。盡管我們隔著千山萬水,咱親愛的樂媽因看到一張水很多的圖片,說是蕪湖,就想到住在小城蕪湖的我。微信上關切的問:生活受影響不?市區積水沒?生活用品好買不?還關照我:能不出門就不出,安全第一。
告訴樂媽,市區生活一切正常,生活基本不受影響,請放心哦!
謝謝你,親愛的樂媽!
你在我的心中活成了一束光,在照亮自己的同時,也溫暖著別人。你的關愛,銘記在心!
剛才在蕪湖新聞網上看到以下信息:
據氣象預報預測,我市仍有強降雨過程,防汛形勢異常嚴峻。依據《蕪湖市防汛抗旱應急預案》,市防汛抗旱指揮部決定,自2020年7月17日9時起,將防汛應急響應由II級提升到I級。
啟動全市防汛I級應急響應是預料之中的事,看那高出地面一米多高的江水就很有危機感,更何況沿江一線發現有不少滲漏點,形勢真的異常嚴峻。
天佑中華!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這幾天,陸陸續續拍了幾張滔滔江水的照片,留作記憶。
站在陽臺拍照的長江江面,柳樹被淹沒在水下
青弋江江水從臨江橋下流向長江
橫跨長江、貫通商合杭的蕪湖公鐵路大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