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不知道是在說給女兒聽,還是在給自己做心理建設,“我生活規律,也沒有不良嗜好,不會是腫瘤的。”女兒也安慰我說:“沒事,可能就是個良性的腫塊,切掉就好”。我們都不敢提另一半惡性的可能,我知道她也害怕。
等待第二天早上10點的穿刺,以及等待穿刺結果,時間過得尤其煎熬......
但現實總喜歡給人當頭一擊,乳腺癌!!!
入院,繁復的全身檢查……
好在發現的早,B超和拍片都沒有發現其他地方有轉移。但是跟“癌”沾上,就覺得原本平順的人生仿佛突然一下子看到了盡頭。但我也慢慢嘗試著去接受這個現實,腦子里只剩下一個信念:我一定要戰勝它,活得像沒有得過病一樣。
術前的一系列檢查完成后,終于確定手術。8月2日,左乳癌根治術。手術室里很冷,我心里也害怕,躺在手術室里面牙齒冷得直打顫。手術時用的全麻,手術過程完全不知道,醒來時已經在病房了。醫生說手術很順利,切掉了那個小塊,腋窩的淋巴結也切干凈了。
術后病理結果出來是左乳浸潤性癌I-II級,淋巴結有一枚轉移,都切的很干凈。總的來說保乳手術很成功,術后恢復也挺好,不到一個星期就出院了。
除了普通的化療藥,我還用了乳腺癌的“明星”靶向藥曲妥珠單抗。醫生說,因為我的術后病理免疫組化中有個指標是HER-2(3+)。
術后治療期間每3個月的復查都是平平安安的,我覺得命運還是眷顧我的。腫瘤發現的早、淋巴結就1個轉移,而且還有靶向藥物可以用。治療也算順利,12月13日開始了照光,照光之后繼續著靶向治療,同時內分泌治療也開始了。
以為治療會一直這樣四平八穩的進行下去,熬過五年就能迎來醫學上真正的治愈。
但轉折發生了!
住院期間,病友推薦了一個App,說很管用,各種服務特別好,很多問題都給解釋得特別清楚。我就在上面上傳了我的病例資料,治療期間,還在App上進行了一次專家會審。
結果,專家在App上給了我一個信息。
專家先對我的病情以及現在的治療方案進行了解釋和分析,告訴我按照我的病理結果,現在的治療是完全符合診療規范的。但是,考慮到我的激素受體都是高表達,KI-67也很低,但是HER-2檢測的結果是(+3),建議我還是再做一個分子病理。
于是,我又去我們市醫院拿了我的手術標本,到省會醫院做了一次分子病理會診。分子病理結果顯示HER-2(2+),FISH檢測顯示HER-2基因無擴增!結論是:HER-2陰性。
診斷錯誤???
那之前的治療是不是也是錯的?治療耽誤了這么久會不會導致復發和轉移?是藥三分毒,之前針對HER-2陽性用的靶向藥對身體有沒有影響?
一連串的問題像一個個炸彈在我腦袋里爆炸,導致我睡不著、也無法思考。
冷靜下來后,我立刻通過App向專家咨詢,由于了解我治療的始末,他們耐心的安撫了我的情緒,然后建議我找第三方醫院再做檢測。
2019年2月13號我又將臘塊寄到了北京做了第三次免疫組化,15號拿到檢測結果顯示:HER為2+。fish 檢測無擴增,和1月底省會醫院結果一致。
那時我8個周期的化療以及術后輔助放療已經完成,App上的殷詠梅教授考慮到我存在淋巴結陽性情況,建議我采用OFS(卵巢功能抑制)聯合內分泌(他莫昔芬)治療,無需靶向治療。
而對于之前用過的靶向藥會不會造成不良影響?他們告訴我,除了少許的副作用和經濟負擔,以及治療帶來的獲益可能不多,但沒有其他壞處,讓我不要擔心。
我真的太感謝殷詠梅教授,太感謝這個逆轉了我命運的App,海心抗癌App。像這樣專業的問題,我們自己是無論如何也想不到,發現不了的。
之后,我都會及時把我的治療、復查情況上傳到海心抗癌App,有什么問題及時提問。他們的存在對于我來說就像一顆定心丸。
或許也是因為得了癌癥的原因,對人間的冷暖更有感觸。病友之間相互打氣,每一位醫護人員的耐心陪伴、家人朋友的關心、還有海心抗癌人員的貼心慰問……這些都堅定了我抗癌的信心。
我堅信我堅持正規治療,調整好心態,把它當慢性病看,盡量的樂觀,我一定可以度過三年危險期,五年康復期,十年,更久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