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力性運動包括跑步、自行車騎行、游泳、鐵人三項及其他一些超長距離項目。在這些項目的耐力訓練中,雖然“訓練數量越多越好”的傳統思維依然存在,但教練員和運動員越來越清楚地意識到,高質量的訓練要遠遠好過只追求數量,提高耐力水平,最終還要靠科學的訓練方法。
與其他訓練方式相比,高強度且持續(xù)時間適中的間歇訓練可能是發(fā)展耐力素質最有效的。間歇訓練的持續(xù)時間通常在45min至1h30min之間,其關鍵在于,高強度訓練時段要完全以無氧強度進行,而在休息間歇時段則以輕松強度完成。
一個典型的間歇訓練結構是這樣的:
準備活動或技術練習組合
準備活動通常由低強度開始,之后逐漸增加,這也是在生理上為訓練做準備。在準備活動過程中,隨著心率的增加,流入參與運動的肌肉組織中的血流量開始增加。隨著血流量的增加,肌肉溫度隨之升高,這將促進肌肉的新陳代謝。
此外,技術或分解技術練習組合也是進行準備活動的極好方式。運動員可以通過各種技術或分解技術練習組合訓練,改善其專項運動技巧或技術。
短距離沖刺組合(可選擇的)
短距離沖刺組合訓練通常只用于那些有經驗的運動員,他們能夠通過這項練習最大限度地提高其競技能力。訓練的目的是幫助運動員改善神經肌肉功能,更簡單地說,是培養(yǎng)運動員體會快速運動時的感覺。
這種練習組合的安排,通常由極高強度和非常短暫的休息間歇兩部分構成。但在訓練中,往往不鼓勵運動員去嘗試“盡量艱苦或挑戰(zhàn)極限”的練習組合。
對于運動員來說,理想的練習組合是既能高速度且熟練地進行運動,又不會引起過分疲勞。但訓練期間,由于運動員要始終保持精神專注,所以組合訓練時難免產生心理疲倦。因此,在短距離沖刺組合訓練時,不要訓練過于艱辛,造成身心極度勞累。
主要組合(耐力組合)
一般對于自行車和跑步耐力運動而言,主要組合是進行20~40min的間歇訓練。訓練以無氧強度進行,中間以休息間歇隔開。在日常游泳訓練中,大多數運動員要游1000yd~2000yd,這是一個非常適合于進行主要組合訓練的距離。
整理活動
整理活動是為了減少血液流向參與運動的肌肉組織,從而減緩新陳代謝,使身體恢復到平靜狀態(tài)。整理活動屬于低強度運動,會對血液的重新分配提供很大幫助,也有助于從肌肉中排除代謝物。因此,在訓練課中的這種整理活動可以促進運動員身體機能的恢復。
評估間歇訓練強度的方式是確定強度級別,四個強度級別分別是輕松強度、有氧強度、無氧強度和比賽強度。
下面通過一些訓練范例,來說明間歇訓練各種強度級別的應用:
自行車斜坡騎行訓練(自行車或鐵人三項運動員)
在向斜坡處騎行的過程中,運動員要先進行準備活動。其訓練強度由輕松強度逐漸提升至有氧強度(大約15min)。在斜坡處,運動員進行一組爬坡騎行的練習,要求是以有氧強度騎行10 x 3min,并保持每分鐘55轉到70轉蹬踏頻率(rpm),次間間歇為滑下斜坡(練習下坡騎行技術)。在訓練結束后,運動員放松騎行回家作為整理活動,強度逐漸從有氧強度降低至輕松強度(大約15min)。
自行車室內訓練(自行車或鐵人三項)
訓練開始時,先騎行5min作為準備活動。隨后,訓練強度由輕松強度逐漸提升至有氧強度。接下來運動員要按照短距離沖刺組合(任選的)的要求,進行一組騎行技術練習。之后再進行一組騎行練習,要求以無氧強度騎行15x2min,并保持每分鐘85轉到95轉的蹬踏頻率。在次間間歇的2min里應以輕松強度騎行1min作為休息。訓練結束后,放松騎行10min,訓練強度從有氧強度逐漸降低至輕松強度。
斜坡跑訓練(跑步或鐵人三項)
在跑向斜坡處的過程中,運動員進行準備活動,訓練強度逐漸從輕松強度提升至有氧強度(這一過程大約15min)。跑到斜坡處之后,運動員要進行一組上坡跑練習,要求是以無氧強度跑12 x 2min,次間間歇采用走下斜坡的方式。訓練結束后,運動員應從斜坡處跑步回家,作為放松整理,強度從有氧逐漸降低至輕松強度。
場地跑訓練(跑步或鐵人三項)
運動員先跑10min左右作為準備活動,隨后的訓練強度由輕松強度提升至有氧強度。接下來,按照短距離沖刺組合(任選的)的要求,進行一組跑步技術練習。而主要組合練習則是以無氧強度進行的8 x 800m跑,次間間歇采用步行100m的方式。訓練結束之后,步行10min作為整理活動。
公路跑訓練(跑步或鐵人三項)
運動員應選擇一個可以進行往返跑的路線。往返跑是一個簡單的跑步方法,即跑出去一定的距離(或一段時間)后,再跑回起點。
訓練開始時,先慢跑10min作為準備活動,其訓練強度從輕松強度逐漸提升至有氧強度。而主要組合練習是以無氧強度跑6 x 4min;次間間歇采用步行1min的方式。在訓練進行到中間階段(即第3次間歇休息后),轉向起點方向跑動,完成剩余的訓練內容。訓練結束之后,放松跑10min作為整理活動,強度從有氧強度逐漸降低至輕松強度。
法特萊克跑訓練(跑步或鐵人三項)
法特萊克跑要求以有氧強度進行大約1h的跑步訓練,并要求整個過程在一條路線上完成。
訓練開始時,運動員要以有氧強度進行放松跑。而在訓練的主要部分,則要以無氧強度跑10次,每次進行1~3min的間歇訓練。這種間歇訓練要求運動員以無氧強度跑動的時間,與有氧強度放松跑的時間相等。
例如,運動員以無氧強度跑動3min,那他也要至少進行3min有氧強度的放松跑。之后,再進行下一次以無氧強度的跑動。此外,運動員還應有序地安排訓練內容,以便在訓練的開始和結束部分可以分別進行5~10min的有氧強度放松跑,作為準備活動和整理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