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臺(tái)灣最吸引游客的,除了海島風(fēng)光,就是極具風(fēng)情的美食夜市了。
蚵仔煎、魚蛋、還有去年比較流行的鮮奶麻糬,都是臺(tái)灣夜市的霸主。而今天要做的臺(tái)灣特色小吃就更厲害了,聽到它的名字,美食君都要肅然起敬。
臺(tái)灣一位姓許的先生品嘗了用雞肝和番茄醬夾在吐司中制成的小吃“雞肝板”,覺得很好吃,但是覺得雞肝不算是主流食材,于是在它的基礎(chǔ)上進(jìn)行了改良。
將炸過的面包掏空,填入用牛奶、青豆、蝦仁等食材熬制的芡汁,看它的樣子有點(diǎn)像棺材,所以管這種小吃叫“棺材板”。
大家聽了這個(gè)名字不要害怕,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人們很早就將棺材解讀為“升官發(fā)財(cái)”的好彩頭,吃了棺材板必能好運(yùn)連連!
棺 材 板
吐司1塊/牛奶150ml/洋蔥1個(gè)
蘑菇4個(gè)/火腿腸3根/蝦仁5個(gè)/芝士2片
玉米淀粉15g/糖10g/鹽5g/黃油20g
胡蘿卜半根/玉米/豌豆/白胡椒粉適量
1. 把洋蔥、火腿腸、胡蘿卜、蘑菇切成小粒備用。
3. 加入牛奶和適量清水煮開,芝士片放入鍋中煮化,最后加入白胡椒粉、鹽、白糖、淀粉和水調(diào)制的芡汁,煮至湯汁變稠即可盛出。
5. 用面包刀切開吐司掏空,掏出來的面包體可以撕成小塊放入奶汁中拌勻,餡料填入即可。
掏出的面包可不是什么沒用的邊角料,拌入餡料中,吸足了牛奶芡汁,滋味之美妙無可比擬。
另外,這些小面包塊還能起到支撐作用,讓餡料看起來量大料足,很是誘人。
吐司炸得香脆,嚼上一口咔吱咔吱的,滿口奶香,美食君一不留神就把一整塊蓋子啃光了。剩下的可以撕成小塊跟餡兒一起吃,奶香夾雜著面包的酥脆,果然要比普通的吐司好吃。
餡料的味道與平時(shí)吃的奶油意面味道很像,也是有牛奶、蘑菇和豆粒這些材料,加上黃油的味道,人間美味!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