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養生勢在必行。因為春季陽氣上升,正是萬物復蘇的時候,這個時候進行養生保健,能夠更好去除體內濁氣,同時起到增強和鞏固的作用。養生最好的方式就是喝湯。
金針菇擇洗干凈分別用清湯氽煮,鍋上火注入清湯,放入蔥花、精鹽、胡椒粉燒沸后,放入蘆筍、金針菇略煮,加入味精,淋入幾滴蔥油盛入湯盆中即可。扁豆、薏米用鍋炒至微黃,豬排骨洗凈血污并斬件,茨實、北芪、白術用清水洗凈,然后將全部用料放進湯煲內,用中火煲1個半小時,調味即可。做法:將鴨洗凈,去爪,放入沸水鍋內煮片刻,撈出,用涼水洗凈;豬肝菠菜湯是非常適合春季進補的養生湯,是一道止渴潤燥補血明目的家常好湯。
春季煲湯不要太油膩、忌燥熱。原材料可選用瘦肉、禽類、魚為主,藥材可以選用黨參、沙參、枸杞、百合、淮山等。春季天氣變化大,人容易感冒,而且比較燥熱、潮濕,可以在煲湯時放些曬干的橘子皮,或起鍋前放入卷好的整根蔥,可以去濕、順氣。下面為大家推薦幾種春季養生湯,大家可以自己動手嘗試一下!
薏仁鴿子湯
食材:肉鴿半只、薏仁、蓮子、紅棗
作法:
1.將鴿肉切塊,薏仁、蓮子、紅棗洗凈待用;
2.紫砂鍋中加入清水適量,再將所有材料倒入熬煮2小時,加入鹽調味即可。
蓮藕湯
食材:馬蹄、蓮藕、百合、豬大骨、紅棗
作法:
1.將馬蹄、蓮藕去皮,百合、豬大骨洗凈;
2.豬大骨先入鍋內熬煮,放入蓮藕;
3.骨頭湯熬煮一小時后,再放入馬蹄(馬蹄放得過早會被煮至無味);
4.稍熬一會,最后放入百合,加少許鹽調味即可。
淮山板栗湯
食材:淮山、板栗、北芪、紅棗、豬骨
做法:
1.將淮山、板栗去皮去殼待用,豬骨、北芪洗凈;
2.將所有食材放入沙煲內熬煮約一小時,加入鹽調味即可。
魚腥草里脊絲湯
特點:養肺、消食,湯清味鮮。
魚腥草75克、里脊絲50克、枸杞子10克、紹酒5克、胡椒粉0.5克、味精0.5克、清湯750克、淀粉10克、蛋清10克、蔥花及姜絲各5克。制作:魚腥草擇洗干凈,切成約3厘米長的小段,只取嫩的部分,放鹽水中腌泡約60分鐘去“腥”味。里脊絲用蛋清、紹酒、精鹽、淀粉上漿,水鍋上火燒沸,放入魚腥草氽燙后撈入涼水中,肉絲用沸水氽煮后撈出。湯鍋上火放入蔥花、姜絲、精鹽、胡椒粉、枸杞子燒沸后加入魚腥草、里脊絲略煮,加入味精盛入湯碗中即可。
金針菇蘆筍湯
特點:湯清味鮮,增強人體抗病力。
蘆筍100克、金針菇50克、精鹽5克、胡椒粉0.5克、味精0.5克、蔥花10克、清湯1000克。制作:蘆筍擇洗干凈,去掉老的部分,切約3厘米的段;金針菇擇洗干凈分別用清湯氽煮,鍋上火注入清湯,放入蔥花、精鹽、胡椒粉燒沸后,放入蘆筍、金針菇略煮,加入味精,淋入幾滴蔥油盛入湯盆中即可。
竹筍蝸牛湯
特點:清肺、利腸,湯清味鮮香。
蝸牛肉100克、鮮竹筍100克、紹酒5克、精鹽5克、胡椒粉0.5克、味精0.5克、雞湯1000克、蔥段及姜片各20克、姜末5克。制作:蝸牛擇洗干凈切片,鮮筍洗后切片,鍋上火放入雞湯,蔥段、姜片、筍片、紹酒,煮約10分鐘后撈出筍片漂洗,蝸牛片用沸水氽燙,鍋再上火注入雞湯,放入姜末,紹酒、精鹽、胡椒粉、筍片燒約5分鐘,放入蝸牛片、味精出鍋倒入湯盆中。
莧菜肉片湯
春季的青莧菜比紅色莧菜味佳,烹調后菜滑湯鮮,以菜壯梗短的為上品。只需將水煮開,加油鹽后放肉片及莧菜煮開即
成。此湯濃香撲鼻,煮莧菜略多加點油,會使其更油滑可口。
奶油蘿卜湯
功效:養陰補虛、益氣補血,非常適用春季身體虛弱者食用。
白蘿卜250克,胡蘿卜50克,香菜末3克,面粉25克,黃油25克,豬油15克,雞清湯1000克,牛奶200克,鹽10克,芥末、胡椒粉、檸檬汁、味精各少許。做法:將黃油入鍋燒至二成熱,調入面粉炒成淡黃色,加入牛奶,攪拌成牛奶面漿;胡蘿卜洗凈切小丁,拌上鹽稍腌一下。白蘿卜洗凈切成小方塊,拌上鹽、胡椒粉和面粉略腌片刻,用豬油煸炒,加雞湯
以文火煮約20分鐘。放胡蘿卜丁稍煮,放入牛奶面漿、胡椒粉、芥末、香菜末、檸檬汁、味精即可。
珍珠三鮮湯
功效:溫中益氣,補精填髓,清熱除煩。
雞肉脯50克,豌豆50克,西紅柿1個,雞蛋清1個,牛奶25克,淀粉25克,料酒、食鹽、味精、高湯、麻油適量。做法: 雞肉剔筋洗凈剁成細泥;5克淀粉用牛奶攪拌;雞蛋打開去黃留清;把這三樣放在一個碗內,攪成雞泥待用。西紅柿洗凈開水滾燙去皮,切成小丁;豌豆洗凈備用。炒鍋放在大火上倒入高湯,放鹽、料酒燒開后,下豌豆、西紅柿丁,等再次燒開后改小火,把雞肉泥用筷子或小勺撥成珍珠大圓形小丸子,下入鍋內,再把火開大待湯煮沸,入水淀粉,燒開后將味精、麻油入鍋即成。
瑤柱粉腸湯
選購豬粉腸時請肉商于腸身一處輕切一刀,擠出少許“粉”察看,如色帶黃,粉腸必苦,如色白凈則可放心購買。清洗粉腸只需于腸頭放人蒜頭一粒直通至腸尾,蒜頭不單去污垢,還可去異味。粉腸清冼岳與浸軟的瑤柱、熒實及杞子同煲3小時即成。此湯溫補,味鮮美。豬橫脷枸杞湯:枸杞于春夏間最為肥嫩,配合豬橫刪及豬肝滾湯,苦甘清甜,非常有益。橫脷乃豬的胰臟,與豬舌頭無關。豬肝切片后可用清水冼片刻才加腌料拌腌,經過清洗的豬肝可免血于湯中產生浮沫,可保證湯水清澈。改用前倘加入雞蛋,色香味更佳。
豬肝菠菜湯
1、豬肝洗凈拭干水,用刀切成薄片。
2、菠菜去除根部,洗凈后從中間切半;姜去皮切成絲。
3、將豬肝片放入滾水汆燙10秒,去除血水,撈起瀝干水待用。
4、燒熱2湯匙油,爆香姜絲,注入1碗清雞湯和1碗清水,加入1/3湯匙鹽、1/2湯匙料酒、1/3湯匙濃縮雞汁攪勻大火煮沸。
5、放入菠菜拌勻以中火煮沸,再倒入豬肝片攪勻,便可起鍋。
6、喝的時候,可以在按個人口味撒些黑胡椒碎。
參棗湯
黨參20克,大棗10枚,水煎服,每日服1~2次。
黨參性味甘平,補益脾肺,生津止渴,調節胃腸運動,增強免疫功能;大棗性味甘溫,補中益氣,養血安神,有保護胃氣之功。
芪精大棗湯
黃芪15克,黃精10克,大棗6枚,水煎服。每日服1劑,治氣虛體弱,倦怠乏力。
黃芪味甘微溫健脾補中,促進機體代謝,抗疲勞,促血清的更新;黃精性味甘平健脾潤肺,補氣養陰;大棗益氣安神,補中護胃。用于氣虛體弱,倦怠乏力。
核桃丹參佛手湯
核桃仁5個,佛手片6克,丹參10克,將丹參佛手煎湯,核桃仁、白糖搗爛成泥加入丹參佛手湯中拌均,用小火煎煮10分鐘冷卻即可飲用。
核桃仁味甘性溫,補氣養血,潤腸通便;佛手味道辛苦性溫,收肝解郁,理氣和中;丹參味苦性微寒,活血涼血,除煩安神。配白糖補脾益氣,共奏克服春困之功。
鴿肉參芪湯
白鴿1只,黨參20克,黃芪30克,淮山藥30克,將白鴿切塊,放砂鍋中,與黨參、黃芪、淮山藥同水煮。燉熟后,取湯飲,食鴿肉。可隔日服食一次,連食3~5次。
山藥味甘性平,補脾養胃;黃芪味甘微溫,健脾補中,抗疲勞;黨參味甘性平,補益脾肺,調節胃腸運動;鴿肉味咸性平,滋腎益氣。
胡椒根三蛇湯
胡椒根40-60克、蛇肉350-500克、生姜2-3片、大棗3枚。胡椒根洗凈,稍用清水浸泡,蛇肉洗凈,用開水滾沸片刻,即“飛水”,去掉血水;大棗去核、洗凈。然后一起放置瓦煲內,加入清水1000毫升(約10碗水量),先用武火煲沸后改用文火煲2個半小時,調入食鹽和少量生油便可。
胡椒根性熱味辛,功能溫經通絡、祛寒除痹;三蛇是廣義之謂,常指金腳帶、飯鏟頭、過樹榕或三索線,最佳選用過山峰蛇,但其他蛇肉亦可,其功能祛風濕、除痹痛、強壯神經、活血活氣、舒筋活絡。用于春季潮濕氣候,輔助治療風濕性關節疾患、手足屈伸不便和中風后遺半身不遂等。
白玉豬小肚湯
白茅根60克、玉米須60克、紅棗10個、豬小肚500克。豬小肚去凈脂肪,切塊狀,用鹽、生粉拌擦,再用清水沖洗干凈,先放入開水鍋煮15分鐘,取出在清水中沖洗;紅棗去核后,與白茅根、玉米須一起洗凈,用清水稍浸泡片刻,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800毫升(8碗水量),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2個小時,調入適量食鹽和少量生油便成。豬小肚可撈出拌醬油佐餐用。此量可供2-3人用。用于春雨彌霧氣候,感到肢體困重之濕困。
白茅根、玉米須等具清熱生津、利水消腫、祛濕除黃;豬小肚即為豬的膀胱,功能補腎、縮尿,與白茅根、玉米須相配,使之利水而不傷腎,紅棗則性味甘溫,培土利水,既可增本湯利水之力,又可使湯味清香可口。
陳皮蓮子薏米水鴨湯
陳皮蓮子薏米水鴨湯材料:每次可選用新會陳皮6克,去芯蓮子肉30克,炒薏米30克,淮山12克,生姜10克,水鴨肉250克。
制法:先將水鴨肉用清水洗凈血污,斬件。薏米用鐵鍋炒至微黃,蓮子去芯洗凈,淮山用水稍浸,陳皮、生姜用水洗凈,然后將全部用料一齊放進湯煲內,加入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煲2小時,調味即可。
功效:本湯能補脾健胃,去濕止瀉,對于濕氣重而又大便稀爛者尤宜。
淮山茨實扁豆排骨湯
材料:可選用淮山15克,茨實15克,炒薏米15克,炒扁豆15克,北芪12克,白術10克,豬排骨200克。
制法:先用水浸泡淮山,以去掉硫磺之味。扁豆、薏米用鍋炒至微黃,豬排骨洗凈血污并斬件,茨實、北芪、白術用清水洗凈,然后將全部用料放進湯煲內,用中火煲1個半小時,調味即可。
功效:此湯有健脾醒胃、去濕抗疲勞作用,對于脾虛濕重、精神不振者尤宜。
陳皮白術豬肚湯
材料:每次可選用新會陳皮6克,白術30克,鮮豬肚半個或1個,砂仁6克,生姜5片。
制法:先將豬肚去除肥油,放入開水中去除腥味,并刮去白膜。陳皮、白術、砂仁、生姜用清水洗凈。然后將全部用料
放入湯煲內,煮沸后用慢火煲2小時即可。
功效:本湯有健脾開胃,促進食欲作用。對于腹脹、納食不香、消化不良者尤宜。
蟲草全鴨湯
功效:補肺腎之氣,春季食用可平補陰陽、強壯身體。
冬蟲夏草10克,雄鴨1只,料酒15克,姜5克,蔥白10克,胡椒粉、鹽適量。做法:將鴨洗凈,去爪,放入沸水鍋內煮片刻,撈出,用涼水洗凈;冬蟲夏草用溫水洗凈泥沙;姜、蔥白洗凈、切片,待用。將鴨肉順頸劈開,取冬蟲夏草8-10個放入鴨頭內,再用棉線纏緊,余下的冬蟲夏草和姜、蔥白一起裝入鴨腹內,然后放入器皿中,注入適量清湯,用鹽、胡椒粉、料酒調好味,用濕棉紙封嚴口,上籠蒸約2小時。將盛全鴨的器皿出籠后,揭去棉紙,撈出姜、蔥白,加味精即成。
止渴潤燥補血明目的豬肝菠菜湯
豬肝菠菜湯是非常適合春季進補的養生湯,是一道止渴潤燥補血明目的家常好湯。豬肝營養價值很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A和B族以及鈣、磷、鐵、鋅等礦物質,均屬人體所必需且又容易缺乏的營養物質。菠菜中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維生素C、鈣、磷及一定量的鐵、維生素E等有益成分,能供給人體多種營養物質。豬肝菠菜湯不僅營養豐富而且有滋補效果。
原料:豬肝(250克)、菠菜(150克)、姜(3片)、清雞湯(1碗)
調料:油(2湯匙)、鹽(1/3湯匙)、料酒(1/2湯匙)、濃縮雞汁(1/3湯匙)、黑胡椒碎(1/4湯匙)
黃芪大骨湯
(1)、原料:豬腿骨1000克、黃芪5克、米醋5克、鹽10克、蔥姜各10克、八角1個、清水2生。
(2)、豬腿骨清洗干凈,加入全部材料。
(3)、高壓鍋,選擇骨湯那一檔。
(4)、大概50分鐘左右就可以了。
天麻豬蹄湯
(1)、豬前蹄2個、宣威火腿200克、天麻3克、姜1塊、蔥1段、八角1個、清水2升、鹽5克。
(2)、豬蹄竄燙后,切成小塊,加入同樣切塊的火腿。
(3)、加入全部材料入鍋中。
(4)、熬煮2個小時左右即可。
防癌抗感冒烏雞湯
烏雞湯可增強黏液分泌,對感冒、支氣管炎等防治效果較好;烏骨雞可以補血養陰,可用于癌癥患者術后、放療或化療后調養。
做法:烏雞(800克)洗干凈后切去雞頭和雞屁股;紅棗4粒,枸杞子20粒左右,花旗參片十幾片,參須幾條;烏雞斬成6塊,生姜一塊拍扁,把所有材料放進砂鍋里,加足清水,大火煮開10分鐘后小火煮1個半小時,放鹽調味即可食用。
防哮喘魚湯
魚湯中含有一種特殊脂肪酸,具有抗炎作用,可阻止呼吸道發炎,防止哮喘病發作。
做法:鯽魚(1條)刮干凈魚肚里的黑膜,清洗干凈后瀝干水分;蘿卜切絲(100克);熱油鍋,用姜片擦鍋,油溫比較高的時候再放鯽魚,慢火煎至兩面金黃把魚轉進燒開的滾水里,放入蜜棗,大火煲20分鐘后轉中小火再煲20分鐘才加入蘿卜絲;加入蘿卜絲再煲10分鐘,關火放鹽調味即可食用。
排毒蔬菜湯
各種新鮮蔬菜含有大量堿性成分,可清除細胞中的污染物或毒素。故蔬菜湯有“最佳人體清潔劑”的美稱。
做法:胡蘿卜(1根)、土豆(1個)洗凈,去皮,切小塊,洋蔥(半個)切小塊,西蘭花(100克)洗凈掰成小朵;番茄洗凈去皮,切成小塊,放入攪拌機打成番茄泥;黃油放入鍋中,小火融化,轉大火,放入洋蔥碎爆香后,倒入番茄泥和白糖,炒勻后加約200毫升水,煮沸后,倒入土豆塊和胡蘿卜塊,再次煮開,倒入玉米粒和西蘭花,煮約2分鐘,加黑胡椒、鹽攪勻即可食用。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