徂徠山位于泰山西南20公里,新泰城西40公里處,總面積250平方公里,大小峰巒97座,游覽景點100余處。初次徂徠山之游,是2010年的6月26日。當時是從徂徠山腳下的龍灣開始爬山的,但因為路況不熟,以至于迷路于山間,好在最終總算攀登上了山頂。
時隔兩年之后,我們一行28人于昨日(周六)再次前往徂徠山。
本計劃繼續從龍灣攀山的,但因為龍灣也辟為收費處了,所以面的師傅帶我們直達徂徠山西端西北方向的獨秀峰。本來從仲宮出發就接近8點了,車子經過接近兩個小時的輾轉,到達獨秀峰下已是9時50分了。
沿著山路,我們從西邊的元寶石處開始登山。至于山路能走到哪兒,大家心里都沒底兒。戶外活動,宗旨就是游玩、鍛煉,所以我們無懼路況,朝著獨秀峰開始攀登。
不遠處,就是元寶石了。元寶石旁邊有一碑狀立石,正反面分別上書“壽”“萬”二字,最北邊是一“仙來石”,仙來石再往下,有一寫個大紅“心”字的巨石。遠遠望去,一馬平川,山附近一座清澈的水庫,再往西北方向是一座突兀的高山,像是原野上的一道屏障。
元寶石,成為大家的拍照的鐘愛。大家都祈禱著借此生財吧,紛紛與元寶石合影。
從這里出發,向右就進入山坡的一片叢林了。在炎炎夏日里,走進綠蔭蔽日的叢林,那感覺無疑是爽心的。沿著林間小路,驢友們前后依次跟進,向著東側獨秀峰方向前行。走出叢林,是一片雜草叢生的荊棘林,穿越其間,一不小心就會滑坡手臂。開始,山路盡管很窄,但還有路可循。鉆樹林,披荊棘,攀石巖……后來竟然看不出路來了。前頭幾位邊路邊探路,后面的驢友跟著前進。跨過一段,路的痕跡又出現在眼前。于是,大家忐忑的心又安了下來。走了一段之后,幾塊畸形怪異的巨石又擋住了我們的去路。有道是“山依在,水未復,眼前卻是疑無路;攀巖石,穿叢林,很快又見路痕跡”。
前面的探路者,勇往直前。后面有人提議回返在尋新路。于是,因為前面的走遠了,后面的還沒上來,所以從此幾位驢友回返了,多數驢友繼續攀登。至于從獨秀峰再往山里走,是否有路也沒個底兒。先到獨秀峰跟前再說吧。幾經努力,終于到達獨秀峰跟前。獨秀峰,從山間拔地而起,突兀雄壯,旁邊有一直立的巨石相隔不遠與其為伴。景致堪比她泰山天燭峰了。站在山頂環視四周,巍巍徂徠,連綿起伏,令人鬧海中浮現當年抗日烽火在此遍燃的場面……
沿著山梁,我們繼續前行。穿過一片樹林之后,登山山坡,東望看到初次登徂徠山時去過的山頂上房屋。哦,多么熟悉的地方。但是,要想轉過去,可想而知會是多么的不易。于是我們決定順著山梁,找到下山的路回返。誰知,走了一段之后,前面是一片巖石斜坡,路在哪兒一時分不清楚。于是,幾位山友分頭辨路,終于在樹林中找了一條小道。
幾經周折,總算找到了下山的路。此時,時間已是中午12點35分了。
順著陡峭的山路,大家開始慢慢下山。經過不到一個小時,我們終于回到原地。前后在山上盤桓三個多小時。徂徠山延綿數十公里,能游覽其一角也不錯。雖是重游,卻也是“新課”。美中不足的是,活動量稍顯不夠,令部分驢友不無遺憾……
午餐后,大家乘車回返。順路在山間停頓,大家在一養蜂處紛紛采購蜂蜜、蜂膠。然后直奔仲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