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有很多年輕人下了班就喊累,會感覺身體不適,比如精神緊張、他們頭昏腦脹、腰酸腿軟、胸悶、四肢乏力、精神不振、食欲不佳、失眠……卻查不出病。
這可不是年輕人有多“矯情”,人們現在所經受的壓力空前提高,由于精神極度緊張、工作過度勞累等情況引起的慢性疲勞,已經成為現代社會新的流行病,也成為了現代中年人健康的“殺手”。因為用現代醫學的各種檢查方法檢查不出什么具體病癥,所以很多人都會忽略它。但是它的危害很大,應該用各種方法來緩解疲勞,防止“過勞死”。
□經常性失眠或即使睡著了也多夢,容易早醒。
□睡眠后精力不能恢復。
□體力或腦力勞動后連續24小時身體不適。
□白天時容易頭昏或頭痛。
□近期工作時注意力不易集中,記憶力開始減退。
□心情抑郁、焦慮或緊張、恐懼。
□體力負荷或心理壓力過重,即便休息了一晚上但仍感到疲乏。
□肩背部、胸部有緊繃感,或者有腰背痛、肌肉痛和關節痛。
□食欲不振,對其他事物的興趣減退或喪失。
□有時會產生低熱,常常咽干、咽痛或喉部有緊縮感。
如果排除其它疾病的情況下疲勞持久或反復發作,持續在6個月以上。再具備2個條件以上,說明你已經開始有疲勞的傾向,符合的條件越多,你離慢性疲勞越來越近。
現代醫學稱之為慢性疲勞綜合征,主要特征是長時間極度疲勞、休息后不能緩解、理化檢查沒有器質性病變。其病因尚不明確,本病多發于20~50歲,與長期過度勞累(包括腦力和體力)、飲食生活不規律、工作壓力和心理壓力過大等精神環境因素有關。
1、心理方面的癥狀
慢性疲勞綜合征患者有時心理方面的異常表現要比軀體方面的癥狀出現得早,自覺也較為突出。多數表現為心情抑郁,焦慮不安或急躁、易怒,情緒不穩,脾氣暴躁,思緒混亂,反應遲鈍,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做事缺乏信心,猶豫不決。
2、身體方面的癥狀
多數為身體消瘦,但也不能排除少數可能顯示出體態肥胖。面容則多數表現為容顏早衰,面色無華,過早出現面部皺紋或色素斑;肢體皮膚粗糙,干澀,脫屑較多;指(趾)甲失去正常的平滑與光澤;毛發脫落,蓬垢,易斷,失光。
3、運動系統方面的癥狀
全身疲憊,四肢乏力,周身不適,活動遲緩。有時可能出現類似感冒的癥狀,肌痛、關節痛等,如果時間較長,累積數月或數年,則表現得尤為明顯,可有一種重病纏身之感。
4、消化系統方面的癥狀
主要表現為食欲減退,對各種食品均缺乏食欲,尤以油膩為著。無饑餓感,有時可能出現偏食,食后消化不良,腹脹;大便形狀多有改變,便秘、干燥或大便次數增多等。
5、神經系統方面的癥狀
表現出精神不振或精神緊張,初期常有頭暈、失眠、心慌、易怒等;后期則表現為睡眠不足、多夢、夜驚、中間早醒、失眠等,甚至嗜睡、萎靡、懶散、記憶力減退等癥狀。
6、泌尿生殖系統方面的癥狀
可以出現尿頻,尿急等泌尿系統癥狀。此外,疲勞過甚的人,在容器中排尿最容易起泡沫,且泡沫停留時間長久。生殖系統癥狀,在男子出現生殖功能減退;女子出現月經不調或提前閉經等。長此下去,可能發生不孕不育癥。
7、感官系統方面的癥狀
在視覺系統主要表現為眼睛疼痛,視物模糊,對光敏感等;在聽覺系統則主要表現為耳鳴,聽力下降等。
主要病因在于損傷五臟適當的勞作,包括腦力及體力的勞動。在煩勞過度中,以勞神過度較為多見。憂郁思慮,積思不解,所欲未遂、長期熬夜等勞神過度,易使氣血不足、心失所養,脾失健運,腎耗過度。
由此可見慢性疲勞的部位主要在五臟,尤以脾腎兩臟更為重要。引起疲勞的病因,往往首先導致某一臟氣、血、陰、陽的虧損,而由于五臟相關,氣血同源,陰陽互根,所以一臟受病,累及他臟,由一虛而漸致多虛,由一臟而累及他臟,以致病勢日漸發展,而病情趨于復雜。
正如《黃帝內經素問·三部九候論篇》說:“虛則補之。”《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還具體指出:“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由于脾為后天之本,是水谷、氣血生化之源;腎為先天之本,寓元陰元陽,是生命的本元,所以補益脾腎在治療中具有比較重要的意義。所以總的來說在治療上應以補脾腎、益精血、強筋骨、固本壯元的綜合調理方法為主。
1、體質弱,心慌氣短,走幾步就喘——「首選」——十全大補丸(氣血雙補。用于氣血兩虛,面色蒼白,氣短心悸,頭暈自汗,體倦乏力,四肢不溫,月經量多等癥狀的治療。)
2、白發多、睡覺的時候出汗,腰酸——「首選」——六味地黃丸(滋陰補腎的祖方,用于治療腎陰虛證,引起的頭暈耳鳴、腰膝酸軟、潮熱、盜汗、消渴、耳鳴耳聾、手足心熱、口燥咽干、牙齒動搖、足跟作痛、小便淋瀝以及生殖機能減退、早衰虛弱。)
3、體質差、容易傷風感冒,頭暈乏力——「首選」——薯蕷丸(補氣養血,疏風散邪。治虛勞氣血俱虛,陰陽失調,外兼風邪,頭暈目花,消瘦乏力,心悸氣短,不思飲食,骨節酸痛,微有寒熱。)
4、經常出汗,抵抗力下降,體虛總感覺頭暈——「首選」——歸參補血片(溫補脾腎,益氣榮血。用于脾腎兩虛,虛勞貧血,缺鐵性貧血,面色蒼白,體弱肢冷,心悸。)
5、氣血不足,心悸失眠,時不時還胸痛胸悶——「首選」——七葉神安片(具有益氣安神、活血止痛功效。用于氣血不足、心血瘀阻所致的心悸、失眠、胸痛、胸悶)
6、經常用腦,頭暈眼花沒精神——「首選」——八珍顆粒(補氣益血。用于緩解氣血兩虛引起的面色萎黃、頭暈目眩、四肢乏力、食欲不振、手足冰涼,以及月經過多等癥狀。)
7、痰濕重,大便不痛快,每天都覺得累——「首選」——香砂六君子丸(益氣健脾,化痰和胃。用于脾虛氣滯,消化不良,噯氣食少,脘腹脹滿,少氣懶言,面色蒼白,不欲飲食,全身乏力,大便不實,大便不暢,呃逆。)
8、睡眠不好愛做夢,站起來起來頭暈乏力——「首選」——歸脾丸(益氣健脾,養血安神。用于心脾兩虛,氣短心悸,失眠多夢,頭昏頭暈,肢倦乏力,食欲缺乏,崩漏便血。)
9、失眠、乏力心慌、面色紅——「首選」——滋補肝腎丸(滋補肝腎,養血柔肝。用于肝腎陰虛,頭暈失眠,心悸乏力,脅痛腰痛,午后低燒,以及慢性肝炎、慢性腎炎而見陰虛證者。)
10、總感冒、容易過敏性鼻炎、起疹子——「首選」——玉屏顆粒(益氣固表。用于表虛不固,自汗、惡風、面色?白,或體虛易感風邪者。反復呼吸道感染、慢性蕁麻疹,喘息性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多形性紅斑、慢性腎炎、面癱、咳嗽、小兒夏季熱、紫癜、帶下等病癥。)
11、總拉肚子,沒勁兒,衰老的快——「首選」——補中益氣丸(補中益氣、升陽舉陷。用于脾胃虛弱、中氣下陷所致的泄瀉、脫肛、陰挺,癥見體倦乏力、食少腹脹、便溏久瀉、肛門下墜或脫肛、子宮脫垂。)
12、一睡覺就不停做夢,驚醒后就很難再睡著——「首選」——刺五加片(益氣健脾,補腎安神。用于脾腎陽虛,體虛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痛,失眠多夢。)
用西洋參、陳皮、枸杞、山楂等制成茶,每日飲用有助于抗疲勞。
西洋參補氣養陰、陳皮健脾理氣、山楂化瘀通絡、枸杞補腎第一,此茶對提升免疫力,恢復體力,緩解疲勞非常有效,非常適合用來消除疲勞。
1、按壓列缺穴——增強免疫力及肺功能。
2、按壓氣海——增加機體能量儲備,
3、按壓足三里——增強免疫力和增加全身活力。
4、按壓涌泉穴——能提高身體的免疫力
5、按壓勞宮穴——令全身放松
6、按壓血海穴——補血活血之要穴
我是醫者直言,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堅持分享中醫知識!告之以其敗,語之以其善,導之以其所便,開之以其所苦。如果大家覺得寫得對您有益,就點個贊,轉發給更多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