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朱小鹿】第48期真實人物故事
我叫心圓,是個數學教師。
平日里,我的生活圈只有學生。
我經常告誡他們:“要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努力追求自己喜歡的東西,不要給自己設限。”
然而,我懂得教育他人,卻無法堅定做自己。
我的生活,就像是拿圓規作圓,圍繞一個點,永遠出不了圈。
我的圈就是三尺講臺,朋友們對我的評價,就是一個字“喪”。
別人很難理解,我在體制內工作,薪酬穩定,有車有房,為何會活得很“喪”?
我的“喪”,都要從原生家庭說起。

(我喜歡看藍天)

我是90后,出生在安徽省懷遠縣的農村家庭。
我上邊有個姐姐,我出生不久,母親就把我寄養到外婆家。
外婆一直告訴我,父母很愛我。
只是他們要賺錢養家,迫不得已才不能陪我。
從我記事開始,我的童年就與父母無關。
除寒暑假,父母會把我接回家。
其余時間,我一直都和外公外婆呆在一起。
我童年的愛,都是外公外婆給予我。
說起童年,我最喜歡睡午覺。
尤其周末,每次一覺醒來,太陽已經下山。
記憶中最難忘的事,我在院里的石凳上熟睡,到晚上都沒醒。
外公外婆不舍得叫醒我,他們用年邁的身軀,合力背起我,一步步把我送到堂屋。
我迷迷糊糊中醒來,發現自己趴在外公寬闊的肩膀上。
外公的背有些佝僂,但是對我來說,很溫暖。
外婆發現我醒來,慌忙給我端來熱騰騰的餃子。
每天早晨,她還會親手給我剝兩個雞蛋。
那時,外婆養著幾只雞,她想讓我吃到新鮮的雞蛋,天還未亮,她就會去雞籠里收蛋。
她卻從不舍得吃,都攢起來給我吃。
外婆每次剝雞蛋時,都會對我說:
“每天吃兩個雞蛋,圓圓以后學習肯定好。”
那時,我對此深信不疑。
從小,我成績就好,我一直以為是吃雞蛋的緣故。
外公外婆像父母一般,默默地關心我。
只要別的小孩有的東西,他們也盡可能滿足我。
有段時間,村里流行用種布料做衣服。
平日里,外公外婆靠種地積攢些微薄收入。
為讓我和別的小姑娘一樣,也能穿到漂亮衣服。
他們拿著積攢兩個月的錢,去街上買布,找人給我做新衣裳。
我一直以為,我和別的姑娘一樣,會得到別人很多偏愛。
后來我發現,缺少父母參與的童年,注定內心和大部分孩子不一樣。
有年,我被父母接回家過暑假,表弟表妹們也來我家玩。
因為我姐姐性格隨和,他們很喜歡和姐姐玩。
晚上,我被母親安排和表妹們一起睡。
他們和我搶被子,我搶不過他們,就和她們吵。
她們突然指著我,大聲對我說:
“趕緊回你外婆家吧,你爸媽沒把你送人,你應該高興才對。”
那晚,我哭著哭著睡著,被凍醒后接著哭。
那時,我雖然還是孩子,但我第一次深感自卑和憤怒。
仿佛大家都不喜歡我。
我越想越憤怒,為什么被送走的偏偏是我?
就因為我是第二個女兒,就應該受到這樣的對待嗎?
都說原生家庭會影響我們一生的價值觀,我很認可這個說法。
因為小時候的經歷,我變得敏感,不自信。
每當別人討論自己的家庭時,我會刻意逃避。
我很在意外界的看法,我怕他們不喜歡我。

十歲那年,父母把我接回家,我和家人團聚的夢想終于實現。
然而,我內心卻很“喪”。
那時,姐姐已經12歲,弟弟也五歲多。
我們彼此很陌生,生活習慣也不一樣。
很多時候,他倆總在打打鬧鬧。
而我獨坐在一旁,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我跟父母之間也很生疏,很多時候我想去跟他們談心,卻不知從何說起。
每天放學回到家,我只能用學習打發時間。
所以,我的成績從小到大都很優秀。
無論是小升初,還是初中生高中,我都沿著既定的軌跡,踏實的往上努力。
可生活就是那么猝不及防,人倒霉時,喝涼水都塞牙縫。
高中三年,我成績一直很好,高考升一本肯定沒問題。
但意外來的太快,就像龍卷風。
高三上學期,我突然生病,每天持續低燒。
我只能經常請假去治療,由于白天不停往醫院跑,落下很多課程。
晚上身體支撐不起熬夜,長久下來,課業上落下很多內容。
最后,我雖然憑努力考上大學。
但是,我只考上普通的二本,離預期的重點大學差距很大。
那段時間,我心情很失落。

(路邊的野花)
我辜負父母的期望,我甚至把這一切歸結于運氣,為什么老天偏讓我在高考前生病。
然而,父母非但沒有失望。
我考上大學,他們甚至很開心,還一起幫我選專業。
高考填報志愿時,由于父母文化水平不高,思想也很傳統,選專業的事也不懂,就覺得女孩子當老師不錯。
在父親的提議下,我選擇數學專業。
從這一刻開始,我的人生注定在考編的路上走到黑。
大學四年,我努力學習。
但凡有用的資格證,我一個不漏的考下來。
偶爾,我也憧憬浪漫的戀愛,卻始終沒有遇到對的人。
雖然有點遺憾,幸運的是,我身邊還有女閨蜜陪著我。
我們一起去自習,互相帶飯,一起加油打氣。
我性格內向,朋友很少,我很看重這份友情。
我覺得挺慶幸,終于有人可以聽我“訴苦”。
然而,我的閨蜜情也很“喪”。
大四下學期,當同學們都在找工作時,我一頭茫然,每天呆在宿舍里,無所事事。
突然有天,我接到閨蜜電話,她激動的對我說,她成功應聘上海一家輔導機構。
我聽到這個消息后,自然替她開心。
接下來的半個月,她每天跟我分享如何找房子,公司福利情況。
她口中的一切都很美好,甚至邀請我去上海。
我當時滿心歡喜,因為從小到大,我沒有出過安徽省。
去上海的話,雖然人生地不熟,但起碼有個依靠。
一周后,我帶著身上僅剩的一千塊錢生活費,去上海投奔好友。
然而,一切并沒有想象的美好。
剛出站臺,我感覺到她臉色不好。
我也沒多想,或許她是工作太累的緣故。
晚上,我暫時在她那里落腳,因為我要養活自己,白天必須找工作。
我那時沒有錢,出門做公交需要投幣,身上沒有裝很多硬幣。
閨蜜不想讓我刷她的公交卡,特意帶我去辦卡。
大概一周左右,我一直沒有工作。
每當我和她一起買菜時,她會特意抱怨菜多貴,生活成本多高。
本來之前我跟她約好AA制,所以我很少在出租屋吃飯。
為省錢,我幾乎餓得饑腸轆轆,才會買點東西填飽肚子,那段日子過得莫名心酸。
更過分的是,她怕電費不好和我清算,大夏天寧愿熱死,也不讓我開風扇。
后來,她看我遲遲沒有找到工作,主動提出讓我去她的輔導機構面試。
整個投遞簡歷的過程很順利,我的面試也很輕松。
兩天后,人力經理打電話說我已經被錄取,讓我去拿通知函。
我準備把這個好消息分享給她,為給她驚喜,我悄悄去公司找她。
然而,當我走近她的工位時,出現一幕狗血的辦公室劇情。
她跟鄰座的同事說:“我那個朋友,真不夠意思,好端端的跑到上海跟我搶飯碗,白吃白住,跑來坐享其成,等著天上掉餡餅。”
我滿心歡喜,瞬間變成一場空。
為什么她會如此看我?
曾經美好的時光,仍然歷歷在目,卻不堪現實的輕輕一擊。
第二天,我給人力回電話,放棄入職。
電話那頭,人力經理還把我臭罵一頓。
我眼淚噼里啪啦地往下流,立刻收拾行李,踏上回家的路。
我唯一留給閨蜜的東西,就是我身上剩下的五百塊錢。
我一直以為,我對別人好,別人就對我好。
后來我才明白,這個世界沒那么多理所當然的情誼。
從那以后,我再也沒有和她聯系。
我們的友情,早已被她那些話碾成渣、碎成土。

2015年底,距離我畢業將近半年。
因為我的專業是數學,我有教師資格證,于是,我去很多學校應聘。
果不其然,找工作的路就是越走越黑。
我面試很多私立學校,從小學到高中幾乎全跑一遍。
市區的面試都被刷下來,能進去的,幾乎都是在偏遠農村。
從家里坐車去上班很不方便,我只能作罷。
有時候,我經常在想,究竟是我不夠努力,還是我不夠幸運。
然而,我找不到答案。
幾經波折,我終于面試成功一所高中。
雖然不帶編制,但最起碼讓我有落腳之地。
說來就是倒霉,我白天代課,晚上不停刷題看書,就為進體制而時刻準備著。
讓我大失所望的是,我工作第一年,家鄉沒招編,一年努力就等于白費。
沒有辦法,我只能等。
生活繼續平靜如止水,我唯一的方向就是趕緊成功上岸。
終于等到第二年教師編制考試,結果讓我很崩潰,竟然差0.1分進面試。
我只能繼續考。

(旅游時的照片)
從上海回來的兩年間,我不停努力找工作。
白天工作壓力大,晚上熬夜看書。
我真的很累,我渴望來自家人的關心。
然而,我爸那段時間確實經常給我打電話,總是不停“慰問”我。
“書看得怎么樣?”
“招聘公告出來沒?今年招幾個人?”
高考前父親都沒有如此關心過我。
所以,我把這種關心理解為,他急于希望我考上體面穩定的工作。
這樣他就圓滿完成任務,另一方面我也可以養活自己。
我的父母都是農民,他們沒有太多文化,并且思想非常傳統。
每次掛上電話,我的心情都會很失落。
我多么希望他們說一句:“孩子,別熬夜,對身體不好。”
然而,他們很難做到。
我壓抑著失落,無辜,迷茫,用時間自我消化。
我一遍遍對自己說,一定要爭氣,唯有靠自己,才能改變現狀。
然而,發生一件事,讓我心態大崩,瞞著父母辭職。
有天,我接到陌生電話,我剛說“您好”,就聽到電話那邊傳來一系列辱罵。
原來她是學生家長。
我從來沒遇到這種情況,一下腦子嚇懵圈。
我也從沒被人辱罵過,我不知道自己做錯什么,會讓她這樣不分青紅皂白罵我。
后來,我把這件事,反應給教導處,教導處聯系學生家長。
原來她家孩子,每次數學作業做的都很好,期中考試卻只考80分。
家長把怨氣完全發泄在我身上,認為是我沒有照顧她家孩子,導致孩子數學才考這么差。
家長甚至還要我道歉。
我滿肚子委屈,那段時間我過得很壓抑。
在別人看來體面的工作,卻布滿狼瘡。
晚上,我糾結很久,決定辭職。
雖然這個工作也來之不易,但我決定要離開這個城市。
離開亂七八糟的生活,一切從頭開始。

2018年,我拋棄家鄉的一切,帶著兩萬塊積蓄,只身前往安徽省黃山市。
我一個人獨立慣了,到哪都不會孤獨。
我本來是想旅游散心,沒想到我卻愛上這座小城。
空氣清新,藍天白云讓我很自在。
我決定在黃山落腳。
我按部就班先租房,白天去做一些兼職,晚上抓緊時間學習。
可能是老天被我的執著打動,復習三年,終于成功上岸,我被黃山市一所中學錄取。
彼時,我才敢打開手機,撥通父母的電話,告訴他們我離開懷遠縣,在黃山扎根。
電話那頭彌漫著怒火。
但畢竟我也是成功考入體制,父母對我離家也不好再多說什么。
或許,在他們看來我有些任性。
但對我而言,我只是選擇過自己的生活。
自從工作有著落后,我原本以為,我與父母的關系會慢慢緩和,他們不會再繼續數落我。
然而,作為思想極其傳統的家長,等我工作安穩后,我就是他們的催婚對象,他們恨不得我原地結婚。
過去我一直覺得,我的童年,沒有父母陪伴不幸福。
后來發現,我的愛情之路也不幸福,找對象比找工作還要坎坷。
我的感情開竅晚,當別人都在戀愛時,我一點都不憧憬,甚至認為不能早戀。
大學時,我們宿舍六個人,唯獨我沒有男朋友。
畢業后,也有人給我介紹對象。
但我一門心思考編,從不想感情問題,就這樣一直到我27歲。
我到黃山后,經同事介紹,收獲第一份愛情。
我開心極了,我覺得既然戀愛,就要好好走下去。
剛開始戀愛的時候,我倆總想把好的一面展現給對方。
然而,時間就是照妖鏡。
隨著相處時間增多,缺點也就暴露的越多。
戀愛中總有小矛盾,我盡量避免跟他爭吵,我總認為愛情中就應該遷就對方。
然而我的遷就沒有換來幸福,反而換來不斷算計,我們倆矛盾越來越深。

(我旅游時的照片)
我們剛相處一個月左右,他突然跟我提出買房,房本加我名字。
本來我心里挺高興,畢竟房本加我名字,說明他很在意我。
然而話剛落音,他接著加一個條件,就是用我的公積金還貸款。
我跟他說:“我要自己買房子。”
他不同意,仍然堅持自己的打算。
后來他對我說:“房子反正我也得買,你不如買車吧。”
我一直聽說,很多愛人因為房子、彩禮、等金錢原因分手。
但我堅信自己不會,因為即使沒錢的話,兩個人慢慢掙就好。
那時,我們才認識一個月,但這畢竟是我第一段感情。
即便我有懷疑有委屈,我也依然選擇相信他,我心理很舍不得這段感情。
于是,我答應他,我來買車。
但感情里最容易遭受背叛,因為背叛的代價太小。
我們相處一年,我無論如何都沒想到,狗血劇情會在我身上上演。
有天晚上,我們出去吃飯,他去衛生間時,手機落在桌上。
恰巧我的手機電量不足,于是等飯間隙,我拿起他的手機玩游戲。
游戲結束時,我剛關掉軟件,突然彈出一條新消息,昵稱是“寶寶”。
女人的直覺真的可以殺死自己。
我望向衛生間的方向,尋找答案的欲望,讓我不得不打開聊天界面。
結果和我預感的一樣。
這個被他備注寶寶的人,他們使用同款情侶頭像,我的心臟幾乎停止跳動。
即便我不愿承認,但事實就是我被劈腿。
我不知所措,但我也無法當做無事發生。
他來到座位后,我打開聊天界面,把手機拿給他。
他支支吾吾,解釋說她心情不好,只是安慰她,并沒有做其他越距的事情。
他一直辯解。
然而,我不是三歲小孩,想起“寶寶”和情侶頭像,我的腦子就已經要爆炸。
這一段被算計、被劈腿的初戀,在痛苦中落下帷幕。
那時正值暑假,我立馬返回老家。
最起碼有家人陪伴我身邊,心里能好過些。
回到家的日子,我總是莫名發呆,情不自禁的流淚,又怕父母看見擔心。
我不記得自己哭多久,可能幾個星期,也可能兩個月,總之我度過一段很消沉的日子。
然而,父母完全不在意我的情緒,母親只是淡淡地說:“你想清楚就行。”
而父親仿佛就像沒事人一樣,一句安慰的話也沒有。
在他們眼里,我分手這件事無關痛癢。
此時我才明白,有人天生足夠幸運,可以得到很多人偏愛。
而我,總想從別人那里得到關愛,卻如何也無法擁有一段真摯的感情。
我只能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所謂的安全感,我只能自己給自己。

分手之后,我決定買房。
我把這個想法告訴母親,母親在電話那頭無數次埋怨我:
“你一個女孩子家,買房干什么?”
然而,這次我不是和母親商量,而是告知。
畢竟,我花自己的錢,不依賴任何人。
半年后,我貸款買下一套小房子,我按自己的喜好自由裝修。
當我拿下房本時,終于感覺自己像漂泊已久的小船,找到屬于自己的岸。
接下來的日子,我想努力過好自己的生活。
然而還是抵不過父母、同事的催促。
我一直走在相親的路上,而且搞笑又辛酸。
有次相親,我感覺對方還不錯。
當我想試著和他相處時,結果他告訴我,他有遺傳病。
以后生孩子也會被遺傳,不過我們可以考慮試管。
我聽到這個說法,真的差點就地暈厥。
還有次相親,接觸以后發現他情緒悲觀。
他也跟我坦白,爺爺和父親都有抑郁癥,他也有抑郁體質傾向。
我跟他聊一個月,剛建立起的正能量持續減少。
以至于后來,我感覺自己需要看心理醫生。
現在,我對待感情也不敢抱希望。
除工作以外,我對其他事情沒有任何熱情。
我可以獨立生活,但我無法擁有獨立獲得快樂的能力。
我一直以為離開原生家庭,就能重頭開始。
后來我發現,父母對我的影響伴隨一生。
我很久不和爸媽聯系,我想努力擺脫他們對我的負面影響。
但是,前幾天我看到一句話,我覺得很有道理。
“但凡你覺得凡事都受原生家庭影響,那你就陷入一個死循環。
如果你看到別人的優點,看到自己的不足,你努力的去像他學習,不去想跟原生家庭有無關系,你就會越來越好。
你的信念、行為、想法決定你的后半生。”
是啊,與過去和解的過程中,我需要很多掙扎和自我消化。
雖然父母給我帶來很多負能量,但他們其實很愛我,只是方法不對。
而我的問題根源在于內心不夠強大,總是被外在情緒影響。
情緒就像一個巨大的磁場,它能吸附好與不好的一切。
我一直覺得自己已經很努力。
然而,我忽略一點,不是努力決定命運,而是情緒改變命運。
沒有人可以左右自己的人生,雖然我還處于一片迷茫,不知道如何從“喪”字中走出。
但我相信心若改變,人生的圈也會越來越大。
你可以為我指點迷津嗎?
口述:心圓
編輯:朱小鹿&徐羊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