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我們呢介紹了斑禿的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及預后,這篇我們看看斑禿到底怎么治療。
避免精神緊張,緩解精神壓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充足的睡眠,均衡飲食,適當參加體育鍛煉,如并發炎癥和免疫性疾病,則應積極治療并發的炎癥或免疫性疾病。
2.1外用糖皮質激素 外用糖皮質激素是輕中度斑禿的主要外用藥物。常用藥物包括鹵米松、糠酸莫米松及丙酸氯倍他索等強效或超強效外用糖皮質激素,劑型以搽劑較好,乳膏、凝膠及泡沫劑也可選用,用于脫發部位及活動性區域。對于面積較大的重度斑禿 患者可使用強效糖皮質激素乳膏封包治療。如果治療 3~4 個月后仍未見療效,應調整治療方案。
2.2 皮損內注射糖皮質激素 脫發面積較小的穩定期成人患者,如輕度或中度的單發型和多發型斑禿,首選皮損內注射糖皮質激素。常用的藥物有復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和曲安奈德注射液。注射時需適當稀釋藥物 ;如3 個月內仍無毛發生長,即應停止注射。
2.3 局部免疫療法 本療法可用于治療重型斑禿(S2以上者多發性 斑禿、全禿和普禿)患者,適用于病程長及其他治療效果不佳者。國內外研究均報道本療法應至少堅持治療 3~6 個月后評價療效,有效率大約為 30%~50%。
2.4 外用米諾地爾 適用于穩定期及脫發面積較小的斑禿患者,常需與其他治療聯合應用,避免單用于進展期斑禿。
3.1 糖皮質激素 對于急性進展期和脫發面積較大的中、重度成人患者(S2 以上者多發性 斑禿、全禿和普禿),可酌情系統使用糖皮質激素。口服一般為中小劑量,毛發長出后按初始劑量維持 2~4 周,然后逐漸減藥直至停用。也可肌內注射長效糖皮質激素(如復方倍他米松等),每 3~4 周 1 次,可根據病情連續注射 3~4 個月,多數患者可取得良好療效。系統使用糖皮質激素常可在短期內獲得療效,但減量過快或停藥后復發率較高,應緩慢減藥。有時小劑量糖皮質激素需維持數月,若病情需要可在密切隨訪下小劑量維持更長療程。治療中應注意監測藥物的系統不良反應并及時調整治療。若系統使用糖皮質激素 3~6 個月后無明顯療效,應停止使用。對于兒童斑禿患者,應根據病情酌情謹慎使用系統糖皮質激素治療。
3.2 免疫抑制劑 部分患者免疫抑制劑治療有效,但因其不良反應相對較多、費用相對較高及停藥后復發率高等,臨床不作為一線藥物使用。當患者病情重或不宜系統應用糖皮質激素或對糖皮質激素無效的患者可酌情使用。
4.1 新藥及老藥新用 近年來,國內外有研究報道一些新的藥物或治療方式對斑禿有一定療效,如口服JAK抑制劑、抗組胺藥物(如依巴斯汀和非索非那定等)和復方甘草酸苷,外用前列腺素類似物,以及應用補脂骨素長波紫外線(PUVA)、窄譜中波紫外線(UVB)、308 nm準分子激光、低能量激光及局部冷凍治療等,但這些治療的療效及安全性還有待進一步評估。
6.4.2 中醫辨證施治 可作為斑禿的替代治療。
6.4.3 不治療及遮飾 約30%~50%斑禿患者可以在1年內自愈,因此并不是所有患者都需要藥物治療。但斑禿的病程具有不確定性,若選擇不治療,需要和患者充分溝通并密切隨訪。此外,對于許多重癥 斑禿 患者,脫發面積大、病程長、無自愈傾向,且對藥物治療效果差,考慮到長期藥物治療不良反應大,放棄藥物治療也是選擇之一。可建議患者戴假發和發片進行遮飾,紋眉術可用于模擬缺失的眉毛。
中國斑禿診療指南(2019)
作者 | 汝婷婷
審核 | 張軍娣
編輯 | 王 倩
主編 | 吳新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