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
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0個
11月22,太陽到達黃經240°
此時稱為小雪節氣
小雪
外文名稱:Light Snow
氣候特點:氣溫逐步達到0℃以下
代表喻義:由于天氣寒冷,降水形式由雨變為雪
屬 性:二十四節氣之第二十節氣
農事活動:貯藏蔬菜、農閑副業
三 候:虹藏不見;天氣上升;閉塞成冬養生:合理飲食、溫補益腎
山西的今天下雪了,
就是小雪作為一個節氣在刷存在感,
周一早晨
山西果然銀裝素裹
其實!你們不把小雪當個節氣過的人,
就太不會玩了,知道小雪這天
全國各地有多少有趣的習俗嗎?
民間有:“冬臘風腌,蓄以御冬”的習俗。小雪后氣溫急劇下降,天氣干燥,是加工臘肉的好時候。小雪節氣后,一些農家開始動手做香腸、臘肉,腌制、風干各種蔬菜,把多余的蔬菜、肉類用傳統方法儲備起來,等到春節時正好享受美食。
“十月朝,糍粑碌碌燒”。在南方某些地方,還有農歷十月吃糍粑的習俗。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搗爛后所制成的一種食品,是中國南方一些地區流行的美食。
小雪時,臺灣中南部海邊的漁民們會開始曬魚干、儲存干糧。烏魚群會在小雪前后來到臺灣海峽,另外還有旗魚、沙魚等。臺灣俗諺:“十月豆,肥到不見頭”,是指在嘉義縣布袋一帶,到了農歷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魚”。
刨湯,指的是剛宰殺、經開水煺掉毛的新鮮上等豬肉,趁著熱氣尚存時,精心烹制而成的美味鮮肉大餐。小雪前后,土家族群眾就開始了一年一度的“殺年豬,迎新年”民俗活動,給寒冷的冬天增添了熱烈的氣氛。
小雪節氣是天地轉折之時
暗含天地之大道
所以
咱北方的娃
按小編所說去養生!
暗藏天時,事半功倍!
小雪節氣,北方地區開始變冷。冷熱交替,常會出現感冒、咽干、嗓子痛、皮膚干、頭暈、胸悶等“暖氣病”癥狀。在極端情況下,“暖氣病”會導致支氣管炎、心血管疾病。
①通風:暖氣房內空氣干燥,給病菌滋生和傳播提供“溫床”,天氣晴朗時應定時開窗通風。
②花草有“濕”意:經常拖地、在室內安置水盆、濕毛巾或者往地面灑水等方法增加室內濕度。
③控制室溫:溫度不宜過高,以室溫18℃-20℃、濕度50%-60%為宜。
冬天是藏精固精的好時機,應季養護腎臟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養腎,有一個既有效又簡捷的方法--揉按太溪穴。
太溪穴是腎經的原穴,每天堅持按揉刺激,能夠調動生命的原動力,氣血會上達于面,下行于足。
方法:用手指按揉,一次按30下,力度以有酸痛感即可。揉按最佳時間在每晚9點。
話說,下雪天的冬季和什么最配呢?
“都說下雨天和咖啡最配!”
“下雪天和各種湯最配哦”
在冬季進補的食材中,一定少不了羊肉。羊肉味甘而不膩,性溫而不燥,具有補氣益血、滋養肝臟、改善血液循環的功效。再配上大棗、蘿卜,味道和營養都更豐富。天冷的日子,喝上一碗讓人從里到外暖透透,絕對寒冬必備。
羊肉500克、胡椒粉適量、白蘿卜500克、大棗7-8顆、蔥姜適量、香菜適量、青蒜適量、黃酒適量、鹽適量、油潑辣子適量
1、羊肉切塊用涼水浸泡1-2小時,再放入涼水鍋中,燒開焯出血沫,然后取出用熱水將浮沫沖洗干凈;
2、白蘿卜去皮切成滾刀塊備用;香菜、青蒜苗洗凈切碎備用;
3、取砂鍋,放入羊肉、姜、蔥、大棗和足量的水,開大火燒開后,撇去浮沫,淋入黃酒,改小火燉1小時以上;
4、把白蘿卜塊放入砂鍋,大火燒開轉小火繼續燉30分鐘左右,至蘿卜軟爛,加適量鹽和胡椒粉調味即可;
5、上桌時,根據自己喜好再加入香菜、青蒜以及油潑辣子一起享用。
菌類+雞湯,經典搭配啦,再加上馬蹄,解膩又提鮮~燉湯的時候不加鹽,喝湯前撒鹽調味是要點!!偷懶人士使用整雞燉湯的,時間比較久,燉了將近3小時,如果用斬塊的草雞來燉,2小時差不多了。
草雞、馬蹄、雞腿菇、金錢菇、木耳、蔥、姜、啤酒、鹽
1、金錢菇和木耳提前泡發后洗凈,木耳撕成小朵,雞腿菇洗凈撕開,馬蹄削皮后切半、泡在涼水中待用;
2、草雞處理干凈后放進砂鍋,加姜3片,蔥結一個,啤酒小半碗靜置20分鐘;
3、砂鍋中加入足量水,大火燒開后撇去浮沫,沸煮20分鐘后撈去蔥結,加啤酒兩勺;
4、加入雞腿菇、金錢菇和木耳,轉文火,燉1小時;
5、撇掉浮油,加入馬蹄,再燉1~2小時即可,喝湯前撒鹽調味。
小雪做到這些,您將會輕松過好這個寒冷的冬天,每一個節氣都是預防疾病的好時候,主要看您怎么去面對,小編為大家準備的這些養生知識,是很有利用價值的哦,希望大家看后互相傳閱,為朋友帶去福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