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沙最古老的圣約翰大教堂,始建于十五世紀。二戰時教堂被夷為平地,1966年重建,它曾經是波蘭國王舉行加冕儀式的地方。
首先看到這座粉紅色墻面的是耶穌會教堂,始建于1609-1629年間。
巴洛克風格的耶穌會教堂
和耶穌會教堂相鄰的是圣約翰大教堂
紅磚外墻、階梯式的屋頂,第一次看到教堂屋頂可以如此設計
圣約翰大教堂門口
走入教堂里
圣約翰大教堂內
教堂的花窗玻璃
短暫參觀后離開,再看一眼兩座教堂
教堂旁的商店外墻雕塑
街邊的小難民拉手風琴,聽出是電影《教父》主題曲
繼續行走
街邊餐廳紅白相間的座椅很搶眼
波蘭浪漫主義詩人亞當·密茨凱維奇雕像
街景
加爾默羅教堂,紀念耶穌母親瑪利亞和父親約瑟夫的教堂。這座教堂是少數幾座在二戰中沒有被破壞的建筑,保存了十八世紀的原貌。
拉茲維夫宮始建于1643年,最初是貴族拉茲維夫家族私人宅邸,從十九世紀開始成為政府建筑,現在是總統府官邸。騎馬的雕像是波尼亞托夫斯基親王,他是波蘭歷史上戰功卓著的軍事將領。
總統府庭院一側持槍的衛兵
鐵鏈上的十字架和鮮花是悼念2010年因參加卡廷慘案紀念活動飛機失事的卡欽斯基總統
路遇戴橘黃色領巾的孩子,看過不同顏色的領巾,不知代表什么
總統府附近的人物雕像
來到位于老城區附近的勝利廣場,勝利廣場也稱畢蘇基廣場,是以波蘭民族英雄約瑟夫畢蘇茨基的名字命名的,華沙最大的廣場
勝利廣場上豎立一個很大的十字架,曾經的社會主義國家如今很多人轉信仰天主教
位于廣場上的無名烈士墓
無名烈士墓建于1925年,二戰期間被毀壞,后得以重建。
無名烈士墓中存放著從戰場上收集來的泥土,墓上刻著戰斗過的時間與地點。
無名烈士墓是波蘭舉行各種活動的重要場所,其他國家領導人來訪會來這里獻花
無名烈士墓后面的薩克森公園,公園有鮮花草地、雕像、噴泉
只停留幾分鐘拍個照就離開
重回勝利廣場集合
廣場上的波蘭國旗高高飄揚
街的對面是于1901年開張的布里斯托酒店,100多年來多次改變用途,如今還是華沙最好的酒店之一
洛可可風格建筑的維茲特克教堂,建于1664-1761年,肖邦在華沙上學時,曾經在這座教堂擔任周日彌撒的管風琴演奏
經過華沙大學門口,華沙大學是波蘭最大的公立大學,也是歐洲著名大學,創建于1816年。200年來,華沙大學有五位杰出的校友獲得諾貝爾獎。 音樂家肖邦也在華沙大學就讀。
二戰前華沙大學建筑系的師生對老城主要街道、重要建筑都做了測繪記錄,將圖紙資料藏入山洞,這些寶貴資料為戰后重建華沙老城起了重要作用
華沙大學對面這座建筑外墻牌子上有肖邦的名字
當年肖邦的父親在華沙大學教學,全家住在這棟房子里
街道上的音樂椅子,椅子上有這條街道的主要景點,按Play鍵,可以聆聽肖邦鋼琴曲
與華沙大學主校園隔街相望、高聳的巴洛克式雙塔是圣十字大教堂,因安放音樂家肖邦的心臟而出名
圣十字大教堂是華沙最著名的巴洛克風格教堂,建于1682年,1757年完工,1944年被毀,戰后重建
走入圣十字大教堂
教堂的這根柱子里埋葬著肖邦的心臟,柱子上有肖邦的雕像,還刻有《圣經》中的話 語:”因為你的財寶在哪里,你的心也在哪里”
肖邦(1810-1849)生于波蘭,后移居法國,一生創作大量鋼琴曲,歐洲十九世紀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俄國鋼琴家魯賓斯坦說“肖邦是鋼琴的靈魂,是鋼琴的吟游詩人。究竟是肖邦把那樣絢麗的音樂裝入鋼琴中,還是鋼琴把那樣迷人的生命給予肖邦?總之,肖邦與鋼琴原是一體”。
肖邦在巴黎去世,按照遺愿把他的心臟帶回祖國,安放在這里
教堂里的管風琴
王導在介紹肖邦心臟安放的柱子
肖邦的心臟安放在圖片左側第二根柱子里
圣十字大教堂門口身背十字架、手指前方的耶穌雕像
圣十字大教堂前的廣場上一幅戰前教堂與街景的油畫
站在油畫所描繪的地方
圣十字教堂斜對面白色建筑是波蘭科學院
科學院前面廣場上是華沙另一個地標—波蘭天文學家、日心說理論的發明者哥白尼(1473-1543)
哥白尼經過長達30年的天文觀測和研究,創立更為科學的宇宙結構體系-日心說,并撰寫了《天體運行論》,從而否定了在西方統治達一千多年的地心說,揭穿宗教神學偽造的謊言,從根本上動搖了歐洲中世紀宗教神學的理論支柱。
(背光,哥白尼雕像拍不清晰)
游覽了老城,將去華沙最后一個景點瓦年基公園。
在大巴上,安娜讓大家看路中央有棵椰棗樹,不是沙漠地帶怎么也有椰棗樹,原來這是假的樹啦
肖邦雕像前的露天音樂會場,每年6-9月的周六周日,肖邦協會在這里舉行露天音樂會,吸引音樂愛好者前來聆聽
巨大的肖邦雕像安置在淺褐色的花崗巖石上,坐在大樹下的肖邦,眉頭緊皺,流露一絲淡淡的哀愁
二戰期間雕像被納粹破壞,1958年5月,肖邦雕像重新在瓦年基公園立起。
公園里有座水上宮殿—瓦年基宮,我們沒有安排游覽
大半天時間行走華沙老城,下午將近2點才到這家廣東酒樓用午餐
中國風格的餐廳
有醬鴨、獅子頭,飯菜做得很不錯
博友周明陶在評論里說他1991年曾在廣場邊上的歐羅巴酒店(白色建筑)住過四天。(謝謝博友分享,17.08.25補充)
分享團友林先生在華沙勝利廣場的航拍。
戰后的華沙按圖重建,浴火重生,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破例評出的唯一新建的世界文化遺產。世界遺產一般是拒絕重建的東西,但華沙是個破例。華沙人民自發起來保護自己民族文化和歷史傳統,為世界所有古城做出榜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這樣評價華沙:二戰后,華沙人民用長達5年時間重建古城、他們修建了教堂、宮殿和貿易市場。華沙的重生是13世紀至20世紀建筑史上不可抹滅的一筆,因此將其作為特列于1980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華沙被載入世界文化遺產,當之無愧。
聯想起我們身處的城市,不知拆掉多少有代表性、不可復原的老建筑。行走華沙,你會為這座城市的執著精神而感動。
下午將前往波蘭另一個城市弗羅茨瓦夫。
(部分文字來自網絡和旅游書籍,圖片攝于2017.06.07,除署名外,其余為先生拍攝,博文于2017-08-24 06:41:54發布在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