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么多重要的事情可以做,為什么我偏偏把冥想放在了第一位?
很多人聽說過冥想,但很多人可能又并不知道冥想究竟好在哪里?
很多年前冥想對我來說,是神秘的也是神圣的,仿佛跟宗教有關。
后來我發現,冥想并沒有那么神秘。很多名人都會做冥想,比如喬布斯、瑞·達利歐他們把冥想當做一個習慣,像走路睡覺一樣,每天都會有固定的時間來冥想。
再經過深入研究后發現,冥想有很多好處。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好處是能夠增加大腦灰質。
大腦皮層是就是大腦半球表面的一層灰質,由各種神經元、神經膠質及大量出入皮質的神經纖維所組成。
人類皮質內神經元數量很多,約140億。神經元之間構成復雜的聯絡系統。大腦皮質是人類思維活動的物質基礎,又是調節機體所有機能的最高中樞。
灰質 是中樞神經大量神經元聚集的地方。神經元之間通過突觸通信,從而形成復雜的神經回路。如下圖:
而神經元中還有一個叫軸突的部分,如果把軸突比作電線,那么突觸就好比接頭。軸突表面會有一種叫做髓磷脂層的物質。髓磷脂層(髓鞘)越厚,信號傳遞越快。
這一段話是不是看懵了。
上面的這兩段話,建議你多看幾遍,實在看不明白,就去查一查神經元、突觸、軸突、髓磷脂層這些名詞。
我們繼續分析。
如果大腦中的灰質變多,意味著神經細胞變多,從而神經元也會增多,那么能夠連接的突觸就會更多。
科學家通過研究已經發現,冥想能夠增加大腦灰質。這就意味著,堅持冥想能夠改變大腦結構,從物理上提升大腦的智力。
說白了就是冥想能夠讓人變得更聰明。冥想有這個好處,是不是有點意外和驚喜。
我正是明白了這個道理后,決定認真堅持做冥想。
當然,冥想除了能夠增加灰質之外,冥想還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好處。比如改善睡眠、調節情緒、增強注意力等。更多的好處,見下圖:
(摘自李笑來《財富自由之路》P62)
冥想有這么多好處,那么究竟如何冥想呢?在回答冥想的方法之前,請容許我先把讓大腦變聰明另兩個辦法先說一下。
先說簡單的,那就是多讀書讀好書。讀書能夠讓人變聰明,其實是我們認識了更多的概念。本質上是大腦中的詞匯量在增加,這些詞匯越多,互相發生的關聯就越多,也就越容易理解新的知識。于是大腦的理解力提升了,變聰明了。
還有一個稍稍難一點的方法,那就是刻意練習。神經元中包裹在軸突表面的髓磷脂層會隨著刻意練習的次數的增加而增厚。
于是練習的越多,對這個動作的熟練程度就越高。換句話說,如果你學習樂器,動作會越做越標準;如果你學習打球,球技會越來越好,本質也是大腦變聰明了。
現在我們來說說如何冥想。我向你介紹的是我正在做的兩個冥想的方法,都比較簡單。
第一種是關注呼吸,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當然呼吸的時候可以用鼻吸嘴呼,盡可能地用腹式呼吸。當我們關注呼吸的時候,身心是合一的,這個時候我們活在當下。但即便是關注呼吸,也很容易走神,走神很正常,走神的時候就馬上把注意力拉回來。
第二種是掃描身體,放松地坐著或者躺著,把注意力集中在身體上,然后用注意力掃描身體。具體的方法如下圖:
(摘自李笑來《財富自由之路》P64)
我在屁孩很小的時候,就在陪他睡覺的時候,跟他玩在身體里劃線的游戲。他只是覺得好玩,并不知道這就是冥想。但只要他喜歡玩就可以了,相信他以后會知道的。
以上介紹了冥想的好處以及冥想的方法。
除了以上的這些好處,冥想可能是訓練我們活在當下最好的方法了。
仔細想想,我們每時每刻大腦中都有雜念。這些雜念讓我們的身體在當下,而思緒在過去或未來。
這些雜念要么是在思考已經無法改變的事實,要么是在想象未發生的事情。
往往焦慮就是這么產生的,感覺過去做的不夠好,自己很糟糕;感覺未來無法掌控,迷茫焦慮。
實際上如果把這些雜念變成刻意思考,就不一樣了。
如果刻意回顧過去總結經驗教訓,那其實就是在復盤;若是刻意思考未來,則是在很好的規劃或者定目標。
而活在當下則是用行動去實現目標,去修正過去做的不好的地方。一旦開始這么做了,時間就成了我們的朋友。
未來一點點變好就是確定的事。然而活在當下真的太難了,太多事情容易讓我們分心,于是我們的注意力變得越來越糟糕。
甚至刷五分鐘的視頻都沒耐心了。冥想恰好可以訓練我們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活在當下其實我們都體驗過,當我們沉浸在某件事情中,忘記時間時,那一刻就進入心流狀態了,那一刻就是身心合一的,我們當然希望能多一些這樣的體驗,可那是一種無意識的活在當下,是一種被動的身心合一。
而冥想則是主動的讓我們的注意力集中,主動地活在當下,并且可以通過冥想能夠訓練注意力的持久力。
好了,總結一下:
1,冥想的好處:能夠增加大腦中的灰質,從而改變大腦結構,讓大腦變聰明;
2,聰明的方法:堅持做冥想、多讀書讀好書和刻意練習;
3,如何做冥想:用注意力關注呼吸或者把注意力集中在身上掃描身體。
4,活在當下:冥想是主動活在當下,心流是無意識活在當下。
相信,到這里,你應該能夠明白,我為什么要在新年這么重視冥想了吧。
參考文章:
上一篇文章:
愛積累的磊
向他人學,與自己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