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水痘
水痘是指因感染時行邪毒,蘊于肺脾,發于肌膚而皮膚出現紅色丘疹,中有水皰的傳染病。
27.1 診斷依據
27.1.1 初起有發熱、流涕、咳嗽、不思飲食等癥,發熱大多不高。在發熱同時的1~2日內,即于頭面發際及其他部位出現紅色丘疹,以軀干部較多,四肢部位較少,疹點出現后,很快變為皰疹,大小不一,內含水液,周圍有紅暈,繼則結成痂蓋脫落,不留瘢痕。
27.1.2 皮疹分批出現,此起彼落,同時丘疹、皰疹、干痂往往并見。
27.1.3 起病2~3周前有水痘接觸史。
27.1.4 白細胞計數大多正常,偶可輕度增高。
27.2 證候分類
27.2.1 風熱襲表: 發熱輕微,鼻塞流涕,偶有噴嚏及咳嗽。疹色淡紅而潤,皰漿清亮,點粒稀疏,軀干為多,二便如常。舌苔薄白,脈浮數或略數。
27.2.2 熱毒熾盛: 壯熱煩渴,面赤唇紅,便秘溲赤,痘大而密,疹色紅赤或紫暗,皰漿較混,根腳較硬,口、眼等處亦見皰疹或潰瘍。舌苔黃糙而干,脈數。
27.3 治療方案
27.3.1 辨證施治
27.3.1.1 風熱襲表證: 疏風清熱解毒,方如銀翹散加減。
27.3.1.2 熱毒熾盛證: 清熱涼血解毒,方如清胃解毒湯或犀角地黃湯加減。
27.3.2 其他療法
27.3.2.1 中成藥: 可選用疏風清熱利濕解毒類中成藥。
27.3.2.2 外治法: 用青黛散外涂以防皮膚感染。
27.4 注意事項
27.4.1 水痘皰疹病毒傳染性很強,發現患兒應立即隔離直至全部痘疹結痂。
27.4.2 勿使皮膚被抓破以防繼發感染,患兒治療期間禁用腎上腺皮質激素,以免病情加重。
27.4.3 水痘須與膿皰瘡相鑒別。
27.5 療效評定
27.5.1 治愈: 皰疹全部結痂,干燥,體溫正常,無合并皮膚感染。
27.5.2 未愈: 發熱不退或合并有皮膚感染。
27.6 病名注釋
本病證屬《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行業標準?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第1.4條,第14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