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了,單個人的力量越來越弱小,個體能做的事情也越來越少。這種競爭也越來越復雜了,已經由原來的單打獨斗,轉變為一個家庭和另一個家庭的角力,一個群體和另一個群體的對抗,一個階層和另一個階層的博弈。
于是,很多有識之士開始想方設法的找圈子,建圈子,投靠圈子。
對于圈子問題,筆者首先認為,圈子的本質是個利益交換的場所。圈子里的人,要么有可供交換的資源,要么有一致的目標追求,要么有共同的興趣愛好。總之,你一定要有被人利用的價值,否則,圈子對你來說就是一個電話號碼本,就是一個個的人名而已。
前幾天,在電梯里聽到幾個陌生人聊天:一個患病的孩子,居然被自己的親生父母哄騙,在他上廁所的時候,把他遺棄了。我們痛恨這種滅絕人性的行為,也不得不發出這樣的感嘆,一個毫無價值的人,連他的父母都容不下他,還能指望誰呢!面對人性丑陋的另一面,我們能不好好努力么,能不削減自己的毛病,讓自己不斷的強大起來嗎!
其次,對于圈子文化,個人覺得,人生在世,如果凡事都要算計,凡事都要謀劃,凡事都要苦心孤詣,那樣活得太累,就算是有所收獲也得不償失,失去了人生的樂趣。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這個世界上,只有自己才是最可靠的。所以,人脈的建立,圈子的經營,盡量順其自然。
何況,有的圈子,是你無論如何都加不進去的,有的圈子是生出來,有的圈子是靠上代人經營出來的,有的圈子是靠命運安排出來的。我們能做的事情,是靠人力可以改變的圈子。
最后,談主題,我們如何經營自己的圈子,如何將強大自己和經營圈子統一起來,結合起來。
一、繪制一張人際關系關系圖譜。
以自己為圓心,從近到遠,從親到疏,從低到高,從家庭到單位,按照幾條線索,梳理出你認識的所有人。
二、明確圖譜中所有人與自己的利害關系。
以對自己的價值為準繩,梳理出四大類,一類是有助于自己,可以借力的,二類是與自己競爭,需要警惕的,三類是與自己分歧較大,需要疏遠的,四類是有過節,需要防備的。
三、摸集豐富圖譜中所有人的信息。
一是通過道聽途說,察言觀色等各種途徑,找到他們的愛好、興趣、特點,以及與圈子中其他人(或者圈外大人物)的或親或疏、或好或壞的關系;二是找到自己和這些人的共同點、差異點;三是找到自己可以為這些提供的資源、這些人看重自己的資源,可以是能力,可以是性格,可以是興趣,可以是優點,等等;
四、根據利害關系圖譜,結合自己的需要和目標,采取或加強,或弱化自己和這些人的關系的對策,假以時日,必能見效。
當然,隨著年齡日長,筆者越來越相信,冥冥中自有天意,我們人能做的就是盡人事聽天命,凡事順其自然,順勢而為,要等到合適的機會才能出手,凡事不可強出頭,如果上天眷顧你,時機成熟,就當仁不讓,果斷出擊,把你改做的事情做到位就可以了,至于結果如何,就讓老天爺來主持公道吧!